混業經營與金融監管法律制度研究

時間:2022-06-13 04:18:55

導語:混業經營與金融監管法律制度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混業經營與金融監管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近年來世界局勢的不斷變化導致金融業的發展出現深入變化,混業經營現如今已經成為世界金融業中發展的主要方式。并且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金融業經濟方式的改變,必然會帶來金融監管法律制度和監管模式的改變。在我國金融業向混業經營發展過程中,金融監管法律制度的建設已經成為重要的發展方向。在金融監管法律制度的探討中,要注重借鑒國際金融監管的理念和原則,并且要充分的結合我國金融業現狀以及混業經營發展階段,實現金融監管機構和法律制度的建設和發展。

【關鍵詞】混業經營;金融監管法律制度;探討

一、引言

近些年來說,世界上金融業中混業經營的發展越來越迅速,金融業的快速發展帶來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金融監管會帶來挑戰和風險。一些金融危機的發生會給經濟造成巨大的沖擊,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就是由于金融監管中存在問題。在現代金融行業發展的過程中混業經營的普遍發展導致金融監管風險的提升,面對這樣現象要加強對金融監管的力度,提升重視程度。金融監管主要是指在金融管理中從金融規劃出發對金融活動進行監管管理。

二、金融監管體制創新發展的重要性

近年來我國分業監管體制中存在的問題逐漸顯露,新型經營模式承擔了重大的收益性,混業經營方式在我國也進行了實際性的應用,并且給我國的金融監管帶來相應的挑戰。“混業經營”是金融業經營模式中分業經營的一種模式,目前國內外對混業經營的概念并不統一,并且缺少直接的概念含義。近年來國內外混業經營的模式已經成為有足夠的經驗,并且發展也逐漸成熟,但是對于模式的概念還缺少明確的界定。這樣會對我國經營模式的理解產生影響,從而影響我國混業經營中金融機構監管模式的的探討。

三、我國金融混業經營的現狀

金融分業的含義是指銀行業務以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業務相分離,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業務,是與工商業部門的業務脫離的體制。金融混業主要是指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機構業務之間相互交叉但是有不局限在自身營業范圍內,并且實現混業的比較利益,從根本上能夠提升金融業的運行效率以及競爭水平。主要分為兩個層次,一種屬于業務上的混業,另一種屬于金融控股權混業。近年來隨著國際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步伐也逐漸深入。傳統中分業經營的條件已經產生改變。我國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發展,監管水平的有效提升,實現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并且近些年來我國金融經營體制的理念認識也不斷發展,金融監管也發生了變化,由此可見分業經營會提升金融安全理念受到了質疑,并且制度中的效率優先已經代替價值有限目標。發展現狀表明,分業經營的方式已經阻礙了金融業的發展,在這時期,分業經營的方式開始逐漸向混業經營轉變。目前世界金融行業處于分業經營向混業經營的背景下,由此可見,分業經營會導致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失去聯系,阻礙了金融機構的創新發展,會制約我國金融企業的發展。近年來。我國金融業的發展已經把混業經營當成金融業經濟體制發展的重要目標。在我國金融體制發展的大背景下,已經放寬對金融機構混業經營的管理,根本的意義在于實現金融機構的效率和價值的提升,提升我國金融行業應對風險的能力。目前我國金融監管法律制度面對的主要問題在于,要適應世界金融市場的發展,建立適合我國情況的金融混業經營監管制度。

四、我國金融監管法律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我國傳統的分業監管模式不能夠實現對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行業的有效監管,并且現階段實行的監管模式不能對外資金融機構進行全面、適合的管理和監管。其次我國目前還沒有相關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這就會造成金融控股公司中混業經營的風險得不到有效的預防,要盡快實現相關的立法。對于目前進行混業經營的金融集團的監管法律方面存在法人管理和內控制度的空白。目前我國金融機構的法人治理中存在較大的差異,并且相應的內控制度還存在區別,這就需要建立起更嚴謹的法人治理制度以及治理機構的內控制度。

五、完善我國金融混業監管法律制度的措施

(一)要建設統一的金融監管機構

要想實現長期發展,要改變我國監管體系現狀,調整目前的金融監管體系。首先要實現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三會合一”,改變多方運作的現狀,建設統一的金融監管機構。金融監管的具體實行中,要保證“三會”合一發展,建設“三會”之上的金融監管機構,進行統一管理,并且利用“三會”職能繼續實現對銀行、證券機構以及保險公司的管理。在實際的管理中要保證“三會”之間實現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保障信息流暢。面對兩種不同經營模式,相關監管方式也要實現不同的監管。

(二)建設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制度

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現導致出現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立法是保證混業經營順利發展的重要條件。在現代我國對混業經營的法律管理的管理,導致出現金融機構控股和非金融機構控股的遐想,同時公司發展的狀況也不同,存在監管交叉和空白的現象。立法的落后會導致我國金融機構混業經營的發展受到影響,并且也會影響金融行業。要保證立法的完善,在法律的影響下實現市場選擇混業經營的發展。

(三)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近些年隨著我國金融混業經濟的不斷發展,存款保險制度的缺失會導致越來越多問題的出現,并且會對我國金融業的發展帶來消極影響。面對這樣的現象我國要建設在市場經濟體制上包含存款保險制度的預防措施。

六、總結

綜上所訴,金融行業發展環境的發展,對金融業的市場環境造成影響,改變了我國金融結構體制。混業經營是當下金融業發展的主要趨勢,是在市場競爭中穩定發展的重要條件。在我國金融業發展過程中,不能夠全面實行混業經營,也要結合我國實際市場情況,選擇適合的金融監管模式和完善金融法律制度。要保證制度建設的穩定發展,以此來實現金融防范風險體系的建立,提升監管法律制度建設水平。

作者:季冬俊 單位:上海大學悉尼工商學院

參考文獻

[1]胡照青.金融混業經營與中國金融法律制度建設[J].中國發展,2006,03:30-35.

[2]羅瑩,王子立.我國金融混業監管法律制度探析[J].河北金融,2011,05:36-38+42.

[3]張涵.金融混業經營與金融監管創新———轉軌時期金融監管制度的選擇[J].湖北農村金融研究,2012,12:34-37.

[4]戴典.我國金融監管體制轉型建議及其法律框架———以混業經營趨勢為視角[J].管理評論,2008,08:8-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