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區金融科技創新與實踐

時間:2022-05-29 09:23:22

導語:示范區金融科技創新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示范區金融科技創新與實踐

[摘要]深圳作為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近年迅速成長為全球領先的金融科技中心。在金融科技領域,深圳進行了頂層的布局與創新實踐。深圳科技金融創新的經驗有:金融科技產業規模超過百億元,打造全球領先的金融科技中心;搭建了本土金融科技支持政策架構與國家頂層設計支持;引進布局重要的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及頭部企業,大力扶持本土金融科技企業成長,金融科技產業群蓬勃發展;打造金融科技載體園區,扶持初創型金融科技企業集聚與成長;重視金融風險防控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先行先試;打造金融科技人才的專業體系,促進金融科技融合規范發展,行穩致遠。文章思考和總結了先行示范區的金融科技創新實踐經驗,以促進我國金融科技的發展。

[關鍵詞]先行示范區;金融科技;創新實踐

1引言

在短短的幾年間,作為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深圳一躍成為名列前茅的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深圳是如何進行了金融科技的戰略布局與創新實踐?2017—2018年,筆者在國內三大金融核心區的深圳市福田區金融署(目前已經機構改革為福田區金融局)掛職副署長兩年,參與了全國第一個由地方政府制定的金融科技政策,并提出了國內第一個金融科技指數的設想并推動付諸實施,對于深圳金融科技的創新發展,有了更切實的關注與體會。由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等為特點的新一輪技術革命,正深刻改變著金融市場和金融服務業,各種新模式、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與金融場景的融合下使金融生態出現了質的飛躍。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正在為金融的迅速發展提供連綿不絕的創新動力。2019年央行印發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簡稱《規劃》)指出,金融科技是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金融科技戰略部署與安全應用。

2深圳創新與實踐

2.1深圳金融科技產業規模超過百億元,打造全球領先的金融科技中心

在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雙區驅動”戰略下,2020年深圳市提出了建設“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和“全球可持續金融中心”的未來目標。深圳金融業發達,金融科技的生態發展豐富,頭部與中小金融科技創新型企業集聚,技術應用領先。根據2021年3月最新的29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中(該指數由英國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深圳金融科技排名全球第4名,排在前3位的是紐約、上海和北京。在2020年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中(該報告由浙大AIF、浙大ZIBS、浙江省IDR),深圳市排名第6名。深圳的金融科技產業規模超過百億元,已初步形成了產業集聚特征。2019年,福田一個區的金融科技產業營收規模接近160億元。

2.2搭建本土金融科技支持政策架構與國家頂層設計支持

深圳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與政府的頂層設計支持密切相關。在本地政策中,作為三大全國金融集聚區的福田率先發力。2017年3月,深圳市福田區出臺國內地方政府第一個金融科技專業政策———《關于促進福田區金融科技快速健康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在此政策中,福田區提出了在5年內打造成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科技中心發展目標,成為國內金融科技的研發核心、總部聚集、企業孵化、創新政策試驗四大區,充分發揮在金融科技領域試驗田、示范田、高產田的三大作用。2017年7月,福田政府出臺《關于促進福田區金融科技發展的扶持措施(試行)》;2020年5月出臺《深圳市福田區支持金融科技發展若干措施》。2017年6月,深圳市福田區政府聯合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深圳證券信息公司,開發全國第一個金融科技指數———香蜜湖金融科技指數(399699),在金融科技領域搶占了資本市場制高點,并將指數樣本的上市公司作為重點引入對象進行政策支持,指數覆蓋了云計算、互聯與分布式技術、區塊鏈、網絡支付、金融安全等產業領域。目前和煦智遠基金已經發行了國證香蜜湖金融科技指數證券投資基金LOF,首募資金5.32億元。深圳在全國率先設立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新獎,包括深圳的金融科技創新獎和福田區的香蜜湖金融科技獎,獎金總額超過1000萬元,用于獎勵金融科技領域的各種重大創新等應用項目。2020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深圳市政府了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行動方案,提出要“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助力將粵港澳大灣區建成全球金融科技的創新高地。深圳金融科技的發展也得到了國家層面的大力支持。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要求深圳“加強金融科技載體建設”。同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明確提出“積極發展智能經濟,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2020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出臺《關于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指出要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創新水平,深化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合作,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研究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及應用推廣,聚焦金融科技創新。

2.3引進布局重要的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及頭部企業,大力扶持本土金融科技企業成長,金融科技產業群蓬勃發展

2016年來,深圳市政府與福田等重要金融集聚區,引進了一批重要的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包括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建立的金融科技研究院;具有EID數字身份認證創新技術的中信網安,全國唯一的金融科技測評中心、中國人民銀行當時唯一批準設立的市場化個人征信公司百行征信等。深圳還具有國內兩大證券交易所之一的深圳證券交易所,已經成為全球排名靠前的交易所,在促進深圳成為創新資本中心上舉足輕重。這些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的布局,為深圳打造金融科技的全國數字經濟先行示范區奠定了金融生態基礎。得益于深圳金融業的雄厚實力和創新的市場氛圍,深圳本土已培養出一批由金融業龍頭企業轉型而來的金融科技領軍企業: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平安近年已經由傳統的金融機構轉型成為國內的金融科技龍頭企業;中國第一家互聯網民營銀行微眾銀行迅速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招商銀行在互聯網金融服務上不斷創新;另外平安系的平安科技、招商系的招商金科兩家新設立的金融科技公司也集聚在深圳。這些大型的市場化金融龍頭企業在科技革命中與時俱進,引領轉型,形成了深圳“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堅實基礎,是深圳金融科技的實質載體。以平安為例,在《2020年全球金融科技專利排行榜TOP100》(以下簡稱“榜單”)中,中國平安遙遙領先,擁有1604項金融科技專利申請,排名全球第一。截至2019年末,整個集團擁有8個研究院、57個實驗室,還擁有2600名科學家和超過10萬名的科技人才隊伍。中國平安在10年間在金融科技領域投入超過500億元,未來投入超過1000億元。在前十名排名中,平安系公司占了半壁江山,平安科技與金融壹賬通分別以681項和363項專利申請進入前三名,平安人壽、產險和醫保科技也進入了榜單的前十名。深圳市金融科技協會《2020年中國金融科技頭部企業調研分析報告》中,金融科技行業獨角獸公司基本分布于中國高新科技產業集群城市,主要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總部位于北京的金融科技頭部公司數量最多,共9家;深圳僅次于北京,共6家。企業的市場化創新+政府的有序引導,構成了深圳金融科技的前沿力量,在金融支付、金融信息、供應鏈金融、智慧金融、數字貨幣、跨境金融與個人征信等領域不斷創新應用場景,組成了以頭部企業為引領、中小成長型企業為基石的金融科技產業群。

2.4打造金融科技載體園區,扶持初創型金融科技企業集聚與成長

為了進一步優化金融科技生態,福田區在2019年、2020年先后推出金融科技專業空間載體—灣區國際金融科技城(以下簡稱“金科城”)國際金融科技生態園,前者重點引入初創期成長期金融科技企業,后者主要引入金融持牌金融機構設立金融科技公司和擬上市企業。行業協會為入駐企業提供優惠空間、產業政策、產融對接、行業培訓交流等,使園區成為金融科技企業成長賦能的載體。目前園區已經引進全國首家券商金融科技子公司—山證科技,金融科技發展重要基礎設施—國家金融科技測評中心等。

2.5重視金融風險防控,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先行先試

金融科技創新離不開金融風險控制,對于金融監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2020年4月,深圳被納入中國人民銀行的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對金融科技進行試點的創新監管是人民銀行為了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推動《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落地的實質性舉措。通過在試點先行先試、在局部進行探索設計創新試錯容錯機制后,再復制成功經驗,更富有包容與彈性,更容易打造既有國際先進水平又符合我國具體國情的金融科技領域創新監管工具,探索出更透徹、更專業的創新監管模式與路徑。2020年7月,深圳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首批創新應用公示,試點項目涉區塊鏈、云計算等。首批創新應用具有金融普惠、技術示范和風險可控等特性。第一批創新應用企業包括華為、招商銀行、微眾銀行、中信銀行、百行征信等金融機構與科技龍頭;創新應用通過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智能終端安全芯片(SE)等信息技術手段,驅動金融創新,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2020年10月,深圳羅湖區在全國率先開展數字人民幣外部可控試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后,深圳在羅湖、福田等區又進行了多次多場景的測試,已落地試點場景覆蓋生活繳費、餐飲服務、購物消費、公共交通等領域,深圳的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生態日趨豐富完善。在深圳開展金融科技試點,有利于發揮深圳金融及科技優勢,促進深圳探索金融科技創新的監管之道。

2.6打造金融科技人才的專業體系,促進金融科技融合規范發展,行穩致遠

深圳是科技創新型的年輕城市,這使得其在全球與全國人才集聚上更為年輕化、專業化,容易構建創新型專業人才體系。2020年,為進一步促進三地金融人才融合,促進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主導,與深圳市金融科技協會等合作,以國際CFA和FRM資格考試體系為參照,聯合港澳,率先啟動“深港澳金融科技師”專才計劃,首次參考人數超過1800人。同年,深圳市福田區政府了全國第一個金融科技人才專項獎勵政策,獲得“金融科技師”二級以上資格的相關人才,給予最高3萬元獎勵。深圳市2020年還創辦了“金融科技”人才節,率先創建金融科技人才認證中心的專業機構,使深圳在金融科技人才技術培養、資格考試、資質認證等方面進一步專業化。權威的行業認證培訓考試與專業性的獎勵政策,將進一步提升專才計劃的公信力,提升“金融+科技”復合人才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使金融科技專業人才在大灣區有了更受認可的標準。在2020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上,深圳市成立了全國第一個金融科技倫理組織———“深圳市金融科技倫理委員會”,并首個《深圳金融科技倫理宣言》,表明深圳不但重視金融科技的技術創新,也在金融科技秩序與道德上對創新進行規范與約束,促進技術、產業和道德的共同繁榮、共同進步。

3結論

雙區戰略下的深圳,正在金融領域提出了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包括粵港澳融互通、數字貨幣、移動支付創新、跨境金融監管、人民幣國際化等。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正在為深圳金融業帶來顛覆性的革命和變化。深圳是改革開放的前沿,是全球科技創新的領先城市,有中國最領先的互聯網企業扎根于此,也有中國在金融創新方面的優質金融機構集聚。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更是推動金融開放創新的前沿陣地,無論是技術創新還是應用場景,深圳都有著獨特的優勢,有助于實現金融科技資源要素高效流動和有效配置。在政策引領和市場主體充分發展的基礎上,深圳必然在金融科技創新領域發揮更大更強的作用,形成可復制的創新經驗,充分發揮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先行示范區的引領作用。

作者:黃曉寧 單位:深圳市全景網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