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影響及對策

時間:2022-10-16 05:06:31

導語: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影響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影響及對策

【摘要】近些年,互聯網金融在我國得到飛速成長,理財通、網易寶等產物不斷呈現,對商業銀行產生了重大影響。本文從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面對的機會與威脅、以及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對策

一、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

隨著本國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的使用范圍的持續增加,截止2017年12月,本國的網絡使用者數量達7.72億,普遍率抵達55.8%,互聯網的生活方式已經化為人們的生活與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互聯網金融應運而出,在本國得到飛速成長?;ヂ摼W金融是將傳統業務與互聯網相結合,其產品為第三方支付、數字貨幣、P2P網貸等。

二、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促進作用

(一)利用技術建立健全自身信息體系

互聯網企業具有信息優勢,其所掌握的客戶交易的信息記錄明顯高于商業銀行,所以其銷售工作也更加具有針對性。相對于互聯網金融而言,商業銀行對于交易信息的利用程度較低,因此,商業銀行必須要加大改善此缺點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對數據的利用程度,并且要建立培養專業的數據處理人才的機構,而且根據客戶群體的差異要實施差異化的銷售方案。

(二)拓寬商業銀行的銷售渠道

互聯網金融企業可以在網絡上實行銷售,打破銀行在銷售渠道時空上的界定,也減少了它的業務量。商業銀行的實體銷售渠道因各種因素的限制,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因而客戶愿意接受互聯網金融的產品與服務,所以加大對電商平臺的建設力度尤為重要。

三、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模式沖擊

(一)互聯網金融沖擊商業銀行的經濟地位

商業銀行在金融系統中是以中介的角色存在的,其既能完成支付結算業務,也可以改善在市場中信息不對稱的能力。因為網絡技術的不斷成長,互聯網金融企業可以在網上進行結算交易,甚至其在商場中日臻完善訊息不對稱的能力也遠遠超過商業銀行。因此,這對于以中介角色存在的商業銀行造成了重大沖擊。

(二)互聯網貨幣基金吸引存款

互聯網金融企業提供種種的理財產物,例如余額寶,用戶可以將存款直接轉入到余額寶的貨幣基金中,用戶能直接從中獲得收益。并且在存在余額寶內部的本金能直接提取。以余額寶為主的產物打破了常理的金融理論,余額寶的收益明顯高于銀行提供的理財產物,甚至在收益、風險等多方面都有著明顯的上風。因此,余額寶們從銀行中吸引一定數量的儲蓄。

(三)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信息安全產生威脅

互聯網金融最大的優勢是大數據與云計算技術的應用,這些技術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降低獲取信息的難度與減少成本。通過大數據與云計算技術的應用,互聯網金融可以迅速的獲得客戶的信用狀況、消費習慣以及偏好需求等信息,因為獲取信息的難度較低,所以互聯網金融企業并不在意對于客戶信息的保密措施。而網絡平臺成長時刻不長,且在技術有一定的不足,因此容易發生客戶信息泄露的情況。由于客戶的重疊性,一旦發生客戶信息泄露,不僅互聯網金融企業會產生危機,而且商業銀行也會面臨威脅。

四、商業銀行的應對策略

(一)積極轉變經營理念

商業銀行要重視網絡技術的變革,在與金融企業的競爭過程中,既要做好傳統業務,又要增強傳統交易與網絡技術的融合,努力推動銀行交易的轉型升級,積極面對互聯網企業的挑戰。

(二)以顧客為中心創新金融產物

商業銀行的核心對象是顧客,因此,銀行的所有業務與服務都要以顧客為中心,通過顧客在被服務的過程中的要求與反饋,設立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以此分析顧客的需求制定相應的銷售策略。甚至發行有針對性的業務和金融產物進行面對面的銷售,既要使顧主滿意,也要提高自身利潤。

(三)加強風險防范方式與監管力度

1.加強風險防范方式。商業銀行應該利用自身的客戶信息以及自建平臺來進行構建風險模型,以此來完善基于自身的信用評級的風險管理,達到線上線下的全平臺覆蓋,加大對于信用違規客戶的處罰成度來提高信息違規的資本,實現對風險進行控制、降低風險的目的。

2.健全監管法律法規與監管力度。監管部門應該健全在監管互聯網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規,并且制定相對應的市場準入與準出規則,因此進行實時監控。甚至建立相應的監管機構,防止風險外溢造成連鎖反應。

參考文獻

[1]楊海燕.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的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2016(09).

[2]姜兆輝.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當代經濟.2017(14).

作者:楊孟學 金環 單位:沈陽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