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金融服務體系研究論文

時間:2022-02-28 11:58:00

導語:汽車金融服務體系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汽車金融服務體系研究論文

1海南省汽車金融服務體系發展現狀及經驗

1.1借助中小企業融資平臺支持汽車行業發展

目前,海南省汽車廠商的上下游均以中小企業為主,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缺乏擔保或抵押,往往不符合銀行的一般風險授信政策,融資渠道不暢、融資成本高、融資難度大一直是制約其發展壯大的瓶頸。為探索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海南省政府和國家開發銀行海南省分行(以下簡稱國開行)積極開展合作,在全省范圍內構建中小企業融資平臺,分別以信用協會、政策性擔保機構、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中小企業貸款的信息操作平臺、擔保平臺和貸款平臺,將地方政府的組織優勢、群眾的民主監督優勢和金融機構的融資優勢加以結合,收效良好。截至2008年末,國開行借助中小企業融資平臺,已授信扶持6家中小汽車經銷商、2家中小零配件生產廠、1家小型汽車修配廠,通過發放中小企業貸款支持海南省汽車行業發展。

1.2積極開展汽車金融服務產品創新

在傳統汽車信貸業務模式基礎上,海南省各金融機構從授信、融資營銷模式著手,積極開展創新,豐富汽車金融服務產品體系。以深圳發展銀行海口分行為例,一方面針對海南汽車經銷商融資需求和風險特征。采用“汽車質押+合格證監管”的先票后貨業務拓展海南本地汽車金融業務,已取得初步成效。另一方面,以汽車生產廠家為核心。對其下游眾多經銷商進行“1+N”鏈式融資支持。該業務模式開創了國內企業金融業務集中化處理的先河,提高了業務處理規模和效率。在汽車金融業務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2海南省汽車金融服務體系發展存在的問題

2.1汽車金融市場主體單一,業務規模小

目前,海南省汽車金融市場的主體仍為商業銀行,截至2008年末,商業銀行汽車貸款余額占比高達72%。而商業銀行主導的汽車金融體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商業銀行的最終目的只是獲得存貸款的利差,缺乏同制造商的利益關系,不能保證對汽車業連續和穩定的支持。海南省汽車金融業務規模一直較小,截至2008年末,海南省汽車貸款余額僅占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的0.6%,金融機構發展汽車金融業務的內在動力不足。另外,商業銀行的汽車金融服務也多限于傳統的信貸業務,無法為制造商提供風險管理、市場營銷等多層次服務。

2.2汽車金融業務風險控制及處置難度大

一方面,由于我國個人收入報告和征稅體制的欠缺,金融機構難以對借款人的財產、收入的完整性和還款能力作出準確判斷和監控,加之惡意逃債、金融欺詐等社會失信行為時有發生,加大了金融機構的風險控制難度。另一方面,由于欠缺發達的二手車市場,大部分汽車經銷商沒有二手車經營權,風險處置能力受限。另外,金融機構與政府相關部門的聯動作用薄弱也加大了汽車金融業務的風險處置難度。以查扣抵押車輛為例,常有發生車主不按時還款,仍能辦理年審、照常使用的情況出現,金融機構與車輛、交通管理、司法部門的溝通協調存在較大困難。

2.3宏觀形勢變化對汽車金融業務影響明顯

2008年,隨著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汽車產業遭受強烈沖擊,汽車市場出現罕見的下滑和萎縮,汽車行業經濟效益增速明顯減緩。就外部環境來看,市場觀望氣氛濃厚,購買力下降導致內銷受阻;受全球經濟衰退及人民幣匯率升值等因素影響,國內車企出口受到很大抑制;資本市場融資渠道受限,后續發展面臨資金瓶頸,都將制約未來一段時期汽車行業的持續發展。另外,現階段發達城市汽車市場趨于飽和,經濟欠發達地區需要一段市場成長期,農村購買力尚未得到有效開發,客觀造成汽車市場發展速度趨緩。而汽車行業和市場發展速度減緩將對汽車金融業務的發展直接產生不利影響。

2.4汽車金融相關法律制度環境有待健全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汽車金融服務機構穩健經營的重要保障,是汽車金融服務機構防范風險的基礎。目前我國現行的法律、法令和相關的政策文件盡管為汽車金融業務的開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政策框架,但是可操作性和完備性仍有待加強。如我國目前還沒有專門的分期付款銷售法律。缺乏相應的配套制度來規范分期付款銷售行為,難以全面保障交易主體的利益。在動產抵押方面,盡管工商總局出臺了動產抵押登記辦法,但是目前法律界對于動產抵押登記的效力優先性仍存在爭議,以汽車質押轉為抵押存在不確定因素,同時,各地工商局對于動產抵押登記的執行尺度不一,加大了實務操作難度。3推動汽車金融服務體系發展的對策建議

3.1培育專業汽車金融服務機構,加強汽車金融機構建設

借鑒國外成熟汽車金融市場經驗,應建立以汽車金融公司為主導,銀行、信托租賃、信貸聯盟、保險公司等多種金融機構為補充的汽車金融機構體系。但就現階段而言。由于汽車金融公司在國內剛剛起步,在政策和自身層面都受諸多約束,對市場的把握和運作專業金融機構的經驗有限,可首先考慮積極培育汽車金融公司等專業汽車金融服務機構,在促進其與商業銀行競爭的基礎上,探索建立廣泛的合作關系,綜合銀行的資金優勢與汽車金融服務業對行業的信息優勢和對經銷商的控制能力,逐漸形成合理的專業分工格局。

3.2建立健全汽車金融業務的風險分擔機制,降低風險處置難度

由于汽車具有“動產”的性質,風險管理難度較大。目前,海南省通過中小企業融資平臺、借由政策性擔保機構,對于中小汽車企業授信的風險分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涉及范圍有限。應借鑒國外成功經驗。組建專門的汽車貸款信用擔保公司來分散風險。其次,應大力發展二手車市場,加強對二手車市場的管理力度,調整、充實、完善相關的政策規范交易行為;放寬對交易主體的限制,主推以汽車經銷商為二手車市場經營主體;建立科學的二手車評估體系,以有效降低金融機構的風險處置難度。再者,應推動建立金融機構與車輛、交通管理、司法部門的信息聯動和快速反應機制,減少金融機構的風險處置成本。

3.3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汽車產品創新力度,支持汽車產業良性發展

目前,海南省乃至全國汽車金融產品品種較為單一,僅有作為信貸品種的汽車信用貸款,與國外豐富的汽車金融產品體系相比相距甚遠。通過深入市場調研,吸取國內外金融機構有關產品設計和產品營銷的成功經驗,推出適合區域汽車融資需求特點的汽車金融產品。隨著汽車金融機構體系的完善和汽車金融服務的專業化,汽車金融服務不僅覆蓋汽車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全過程,還應延伸到汽車消費及相關領域,包括為廠商提供維護銷售體系、整合銷售策略、提供市場信息的服務;對經銷商的庫存融資、營運資金融資、設備融資、財務咨詢及培訓等服務;為用戶提供的消費信貸、大用戶的批售融資、租賃融資、維修融資、保險等服務等。

3.4完善相關法律制度,構建良好的信用環境

為保證汽車金融業務的穩健運作和發展,應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基礎。首先,應盡快對信用立法,以此規范信用行為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明確信用管理機構、執行機構、執法機構設立和職責,建立失信懲罰機制,規范失信行為的內容、法律衡量標準及處罰標準等,為汽車金融業務的發展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再者,應完善汽車金融相關法律制度。建議盡快出臺與分期付款銷售有關的法律,規范市場行為,保護操作主體的利益;對動產抵押的法律效力予以明確,統一、細化各地工商行政機關動產抵押執行標準;建立全國聯網汽車登記制度,以便于金融機構貸中監控;完善二手車管理制度和融資租賃相關的配套制度等。

摘要:構建完善的汽車金融服務體系是推動汽車產業發展、促進汽車消費的有效途徑。以海南省汽車金融服務體系發展現狀著手,總結經驗、剖析問題,提出進一步完善現有汽車金融服務體系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汽車;金融服務;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