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成因與應對措施
時間:2022-06-16 09:46:39
導語: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成因與應對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難這一問題一直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由于受到規模小、不規范等方面的因素影響,中小企業的信用問題一直無法解決,這也影響到其向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及資本市場融資的能力。從長遠來看,中小企業的發展需要資本的推動,中小企業必須打通其與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通道,并且可以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這需要加強民間信用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利用民間融資的力量,引導民間融資合法合規地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難;資本市場
中小企業是我國現代市場經濟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現代市場經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內容,但就目前整體發展而言,中小企業的發展又面臨著新的挑戰。通常企業解決自身發展的資金問題而經常采取的方式就是企業的融資,它不僅可以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注入活力,還可以擴大企業規模。而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是不容樂觀的,這個情況的出現有很多方面的原因,艱難的融資方式給我國的中小企業發展帶來了很不好的影響,不解決這些問題,在今天如此開放的市場中,要使所有中小企業百花爭鳴,共同開放的良好局面很難見到。
1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成因分析
1.1自身原因
第一,中小企業因為自身資金有限,其在股票上市方面很難滿足上市資格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股權融資就會很困難。另外,少部分中小企業的產權所有者對企業的控制能力權限有所顧慮,也會過分疑慮中小企業上市后的融資收益會低于充分披露會計信息的成本,導致企業所有權管理者的積極改制性不高。因此,發行債券的難度也很大。中小企業的資金管理能力比較薄弱,所以規模較大,技術復雜的融資方式不宜采用,融資方式單一。第二,企業本身的經營風險較大地影響了銀行放貸的意愿。由于我國的中小企業創始人本身掌握了所有權和經營權,放權的意識不強,企業激勵不夠,很多企業缺乏必要的人才,創始人的理念也極大地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很多企業缺乏必要的人才和戰略,經營風險大,壽命短,這些都導致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了規避風險,無法對其進行放貸。另外,許多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高級管理人員對財務管理知識儲備不夠,導致企業財務賬本不規范和財務信息失誤,對外提供的財務會計報表缺乏有效的說服力。金融機構對企業的風險承受能力無法真實辨認中小企業的財務制度是否可信,另外對貸款的監督也無從下手,從而使金融機構的信貸決策抑制了金融機構的放貸積極性。第三,中小企業規模不大,沒有一流的設備和精湛的技術,也沒有強有力的后備資金的支持,還有較大的市場風險。在中小企業市場中,往往更多的時候都是因為經營管理不善的原因導致企業倒閉,也很難使用信用融資方式,也正因為信譽度低,中小企業很少使用商業信用。從中小企業自身的競爭能力和對社會責任方面的考慮,銀行都無法支持那些競爭乏力的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在信貸投放的競爭中,很難得到銀行的信任。
1.2金融信貸機構擔保制度不完善
第一,目前我國央企、國企及國家直屬企業單位的借貸金融關系都是由我國銀行直接借貸的關系,直屬企業的融資困難程度遠遠小于其他私營個體的中小企業,所以,單從這個方面來說的話,直屬企業融資的政策能夠讓利一些給私營個體的中小企業的話,那么融資困難的問題基本就會好轉。第二,中小企業在金融機構的貸款確實存在著形不成“規模效益”,主要問題是因為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要求的每筆貸款數額不大,但每筆貸款的發展流程與大企業的貸款流程大致相同,而金融機構的經營性成本費用是逐漸上升的。作為經營性的金融機構,在成本和利益方面,更愿意去考慮機會成本,賺取更多的利益。第三,金融機構只是資金的提供者,由于他們不參加企業的日常經營生產管理所有,就會導致有些信息失真,作為企業管理者來說,他們參加一線的生產活動和日常經營管理活動,在掌握更多的信息方面的優勢遠遠大于金融機構的提供者,所以,能把提供資金的金融機構和經營管理企業的機構聯合起來,大大提高監督資金的使用效率。
1.3中小企業融資環境不完善
第一,跟國外相比較,我國對于中小企業融資行為和相關的事項得不到法律的支持,一些問題就沒辦法解決。在20世紀初,我國相應出臺了中小企業的相關法律制度,在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較快的情況下,法律也并不能夠及時得到完善。缺乏法律的支持,使得中小企業在面對融資難問題的時候求助無門,使得中小企業在融資的時候沒有可以參照的標準,找不到解決融資問題的路徑,這些相關問題都直接導致融資難的問題。第二,銀行對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疑慮較多,這主要受到我國的經濟環境、政企關系、中介和擔保體系等還不完善等影響。近年來,我國政府已經通過多種方式,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上對中小企業進行融資支持,但是具體的落地措施跟進不到位,效果也沒有真正體現出來,很多銀行都考慮到自身的風險和發展,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沒有真正完全地支持,導致全社會的中小企業融資和貸款難仍然沒有得到解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體系沒有真正形成。
2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對策
2.1整合中小企業產業集群,提高中小企業信譽
第一,整合中小企業產業群,實現資源共享。中小企業主要用來專業化協作配合和完善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積極調動中小企業發展,增強區域經濟發展的活力。俗話說“:船小好調頭。”中小企業能跟著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逐漸改進方向,有效注入新鮮血液,進一步進行資源整合,積極優化資源配置,促使中小企業融資得到更好的發展。第二,之所以建立中小企業產業群,是因為可以給他們確定明確的目標,大部分中小企業生產產品相似,金融機構對本區域內中小企業的發展情況比較熟悉,產業群內可以相互了解,互相掌握合理的信息。銀行是眾多小企業的貸款來源,從經營管理本身來說,銀行主要是想獲取更多的利益,在與大企業合作的時候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中小企業信貸的信譽。所以,切實解決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還是金融機構的利益作用。第三,以單個企業規模小的經營特征為主體的企業群,積極擴大整個企業的外部規模經濟,提高市場競爭力水平和服務水平,加大力度進行規模效益的發展,不斷獲取更有利的資源,促進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任,在以后的經濟發展工作中能更有利于對公共服務的技術、水平等占有優勢。
2.2建立專門的政策性和商業性銀行
第一,國家需要建立起相應的政策性銀行以支持中小企業融資。在資金的進入方式上可以通過多種市場方案進行組合,例如可以通過擔保機構的擔保、委托借款、合資借款等方式,優化資金進入的渠道,商業銀行也應當創新理念,對一些中小企業以技術專利和無形資產進行融資和抵押進行嘗試,通過融資租賃等方式對中小企業進行融資的支持。第二,建立和發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因為地方性的中小機構在地理位置、信息等方面比大企業獲得更多的優勢,而大的金融機構擁有交易成本比較高、監控效率低下、經營機制和適應性方面不強。在這些方面,中小企業相對來說具有更大的優勢,突出表現為產權關系明確和責任義務明確等。另外,中小企業的發展經濟、有序的管理、經營者的領導水平等因素也是體現企業經營發展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小企業呼喚小銀行,是我國目前經濟生活中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2.3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
2.3.1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規
國家需要在《公司法》的基本方針下,建立健全中小企業法律體系,保護中小企業的合法權益,推動一些明確鼓勵與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措施出臺;相關的政府應制定和實施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各地的金融機構等單位需要制定指導中小企業發展的產業規劃和具體計劃,國家要從轉變政府職能、規范政府行為入手,為中小企業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
2.3.2大力發展我國創業板市場
根據國家層面上同意的多層次資本市場方案,我國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已經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由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等不同板塊組成的資本市場,現在新三板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對于一些盈利規模較小且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可以鼓勵其先從新三板融資發展后再到創業板等進行公開發行。中小創新型企業的多元化融資需求有助于創業板的發展,投資者多樣化的投資需求也不能跟創業板相分離,這一系列的措施是推進我國多層次市場體系的重要舉措,不僅有利于擴大資本市場服務的全覆蓋,而且積極完善了市場功能,不斷提高市場資源配置效率。
2.3.3融資渠道多元化
融資難的問題之一就是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單一,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辦法,積極拓展市場。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融資渠道多元化是中小企業發展的必然需求。筆者提出以下幾點看法:第一是大力宣傳邀請企業員工入股,主要目的是讓企業員工進行合法化合理化地為企業想辦法,齊心協力把企業的事情做好。即鼓勵企業內部進行融資,這種融資渠道不僅可以解決企業的資金問題,還可以把企業員工的閑置資金集合起來創造規模效益,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第二是積極吸收民間資本進行融資,來解決中小企業發展中資金的一部分問題。第三是直接進行融資,就是讓企業直接進入舉債,選擇最佳方案進行直接舉債,提供最好的利益分配方案,讓更多的投資者看好中小企業的發展,加大力度進行投資和發展。中小企業在更多社會投資者的幫助下,會取得更大的成功。總之,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一個長期需要關注的問題,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融資受到其自身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面臨較大的困境,這需要從多個方面和角度入手,提升企業自身的信用水平和盈利能力,強化市場和社會對中小企業重要性的認識,從銀行等金融機構及資本市場入手,探討具體的解決方案,把我國政府部門的相關金融機構聯合起來,不斷地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更多的有利政策,爭取公平的市場環境,使得中小企業有序、健康和可持續地發展。在政府的扶持下,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會得到更好地解決。
作者:周亮 單位:南通海陵技工學校
參考文獻:
[1]李璞.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成因與對策[J].中小企業,2008(8).
[2]郭菲.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成因與對策分析[J].營銷管理,2012(26).
- 上一篇:國際金融危機傳導機制分析
- 下一篇:小微茶企業融資風控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