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外匯管理服務實體經濟的實踐

時間:2022-04-15 03:32:45

導語:略論外匯管理服務實體經濟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略論外匯管理服務實體經濟的實踐

新形勢下外匯管理服務實體經濟應關注的問題

(一)外匯管理服務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一是跨境資金異動和不確定性對我國造成潛在風險,外匯管理難度加大。從國際經驗來看,新興市場經濟體發生危機時,除實體經濟受損、經濟增長放慢外,通常還出現資本大量外逃、貨幣急劇貶值、外債問題集中爆發、外匯儲備大幅下降等現象。國際金融危機不可避免地對我國產生負面影響,部分資本可能通過貿易預付貨款、高低報進出口價格等方式向境外轉移,外商投資企業也可能將長期留存境內的利潤集中匯出境外。此外,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仍很突出,經濟增長下行的壓力和物價上漲的壓力并存,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一些領域風險隱患不容忽視。二是企業與貿易投資相關的外匯業務的外部環境惡化,外匯服務要求更高。隨著世界經濟增長普遍下滑,外部需求萎縮,全球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可能加劇。許多國家金融市場流動性緊缺,一些國家的進口商資金鏈斷裂,導致外方惡意拖欠、拒付貨款、違約毀單、申請破產等情況增多,我國企業出口收匯風險凸顯。這些情況也對外匯管理部門和外匯指定銀行如何落實中央提出的“穩中求進”方針,切實提高外匯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外匯管理服務特色化尚存在不足。在當前國際金融經濟動蕩和異常跨境資金流動加劇等背景下,要實現工作理念和方式的改變,更需要外匯管理干部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工作。但目前還未建立起特色化的服務體系,基本局限于為企業發展提供便利措施,服務“同質化”突出,未對轄內各地的服務特色做法進行歸納匯總,有特色的服務體系有待完善。(三)外匯管理服務效果評估工作欠缺。服務效果評估是依據一定標準,考察服務過程的各個階段和環節,對服務的效率、效能、效益及價值進行檢測和評價,判斷服務目標的實施效果。外匯管理服務作為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適當與否直接關系到貨幣政策目標及宏觀經濟目標的實現,影響到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度。從現實情況看,目前尚未建立較完善的服務效果評估體系,對服務效果也無法進行科學分析和判斷,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進程。

推進外匯管理服務實體經濟工作的措施及建議

(一)構建長效機制,努力提升外匯管理服務水平。一是努力為企業排憂解難,對于企業時間要求急的業務,要真正做到“特事特辦”,開通綠色通道,盡可能地幫助企業擺脫困境、解決困難,而不能一味地強調行政許可所給出的法定辦理時限的規定而耗費企業的生機和有限的時間。對于特殊業務,在本著具有真實性交易背景的條件下,即使和現有操作規程有所出入,也要積極地幫助企業及時地向上級反映或視管理權限予以辦理。二是暢通信息,大力提高政策透明度。積極開展針對企業行業、個體特色的個性化政策輔導,幫助企業不斷改進貿易運作、資本運作和資金運作來適應政策環境的變化。三是拓寬思路,加強溝通協調工作。通過向政府職能部門了解經濟結構調整規劃及規劃完成情況,明確服務的重點;通過向外經部門了解外資引進審批情況,做好外匯管理工作的有效銜接,保證招商引資工作渠道的暢通。四是推進數據整合,建立企業外匯信息檔案數據庫,實現基礎檔案和業務數據的集中管理共享使用,探索建立外匯收支分析監測體系,實行電子政務,大力發展網上服務,加強與涉外經濟管理部門合作,推動與其他部門的信息交換和共享,共促實體經濟健康發展。(二)建立健全外匯管理服務效果評估體系。面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確定因素驟然加劇,各級外匯管理部門應將外匯管理服務評估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盡快組織實施,以增強政策的科學化。具體可執行以下幾類評估:一是服務影響評估,是指外匯服務對其對象產生的作用及各種制約因素對政策產生的作用所進行的分析評估;二是服務效率評估,是指對外匯服務在其運行過程中的速度、范圍等功能效力的分析評價;三是服務效益評估,指對外匯服務運行中或運行程序結束后所產生的有效的結果、成果、收益等進行分析、評價和認定。

本文作者:呂玉安工作單位:中國人民銀行白城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