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業股權構造對績效的制約
時間:2022-09-09 11:37:18
導語:機械工業股權構造對績效的制約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械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干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大,和其他行業相關度很高,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深遠。其中,高端裝備制造又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選擇機械行業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
對于股權結構的理解可以從兩個層次考慮:第一是股權集中度,股東持股比例的集中分散程度;第二是指股權構成,即不同屬性的股東持股比例。
1.股權集中度與公司治理績效的關系。股權集中度是反映公司股權結構的重要指標,國內外對于股權集中度與公司治理績效關系研究的結論主要分四類,股權集中度與公司治理績效正相關、負相關、不相關及曲線關系。
2.股權構成與公司治理績效的關系。股權構成即各個不同背景的股東集團分別持有股份的多少。國外對于股權構成與公司治理績效關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內部持股比例和機構持股情況這兩個因素上。我國對于股權構成與公司治理績效關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國家持股比例、法人持股比例、管理層持股比例這三個因素上。
二、股權結構對公司治理績效影響的實證分析
(一)樣本描述本文數據主要來源于巨潮資訊網,以光大證券軟件機械工業板塊為研究對象,選擇過程還考慮了以下條件:
1.選取行業內報送2009年報的公司,剔除部分由于上市時間較晚,未公開2009年報的公司。
2.由于B股和H股發行流通對公司A股有一定影響,但信息不易取得,且國內投資者更關注A股上市公司,所以,剔除同時發行B股和H股的A股上市公司。
3.為體現研究的代表性,剔除了經營明顯有問題的ST股和績效為負的上市公司。基于上述條件,本文共選取80家機械行業上市公司為樣本。
(二)變量選擇
本文綜合國內外研究現狀的指標選擇標準選取變量,使實證結果真實可信。研究變量包括因變量、自變量和控制變量。
1.因變量的選擇。公司治理績效的因變量應反映出績效好壞。由于凈資產收益率最為綜合,不僅反映盈利能力,還體現公司資金周轉能力和公司償債能力。因此,本文選用凈資產收益率作為公司治理績效的因變量,其代碼表示為ROE。
2.自變量的選擇。(1)股權集中度相關指標。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第一大股東持股數/公司總股數。該指標反映了公司股權集中情況,比例越高公司股權集中度越高。其代碼表示為A1。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持股比例排在前五位的股東持股數/公司總股數。該指標反映了公司股權相對集中程度,其代碼表示為A5。第二到第五大股東持股比例=第二到第五大股東持股數/公司總股數。該指標反映了二到第五大股東對第一大股東的股權制衡效果。該指標比例越高,股權制衡效果越明顯;比例越低,則股權制衡效果越差。其代碼表示為A2。(2)股權構成相關指標:國有股比例=國有股數/公司總股數。其中包括國家股以及國有法人股。其代碼表示為SR。法人股比例=公司法人持股數/公司總股數。此處法人不包括投資機構。其代碼表示為LR。機構持股比例=機構投資者持股數/公司總股數。其代碼表示為IR。管理層持股比例=公司管理層持股數/公司總股數。其代碼表示為MR。3.控制變量。除了股權結構對公司治理績效有影響外,還有其他因素會影響到公司治理績效,為區分各自影響,本文選取以下兩種控制變量。(1)資產規模=公司期末總資產。其代碼表示為ASSET。(2)資產負債率=公司總負債/公司總資產。其代碼表示為DAR。
(三)模型建立本文根據回歸分析進行研究,根據上述對變量的解釋,建立多元回歸方程。股權集中度與公司治理績效實證模型:ROE=α0+α1A1+α2A5+α3A2+α4ASSET+α5DAR+ε其中,α0為常數項,αi為變量系數,ε為殘值。股權構成與公司治理績效實證模型:ROE=α0+α1SR+α2LR+α3IR+α4MR+α5ASSET+α6DAR+ε其中,α0為常數項,αi為變量系數,ε為殘值。
三、回歸分析
(一)股權集中度變量與公司治理績效的回歸結果與分析
根據上文所建立的模型,運用SPSS13.0軟件,對各股權集中度自變量與績效變量的關系進行回歸,結果如下:由表1可知,A1、A5、DAR與ROE的相關關系在0.05水平下是較為顯著的,A2、ASSET與ROE的相關關系不顯著。A1與ROE呈正相關關系,也就是說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越高,績效越好。A5與ROE呈正相關關系,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越高,績效越好。A2未通過顯著性測試,說明第二到五大股東持股比例與績效沒有明顯的相關關系。
(二)股權構成變量與公司治理績效的回歸結果與分析
根據上文所建立的模型,運用SPSS13.0軟件,對各股權構成自變量與績效變量的關系進行回歸,結果如下:總體來看,SR、LR、MR、DAR與ROE的相關關系在0.05水平下是較為明顯的,IR在0.1水平下與ROE的相關關系較為明顯,ASSET與ROE不存在顯著相關關系。SR與ROE呈正相關關系,也就是說國有股比例越高,公司績效越好。LR與ROE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說明法人股比例越高,公司績效越好。IR與ROE呈正相關關系,表明機構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績效越好。MR與ROE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表明管理層持股比例高能降低成本,公司績效較好。
(三)控制變量分析
根據以上數據顯示,資產規模與公司績效不存在顯著相關關系,體現出運營中要注重資產的使用效率而不是單純的規模大小。資產負債率與公司績效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反映出債務資金的杠桿效應。
四、優化股權結構的建議
1.優化股權集中度的建議。就我國目前現實情況來看,股權集中度不適宜太過分散。在金融市場機制及投資者權益保護完善的情況下,高度分散的股權結構可能有利于公司的發展,避免“一股獨大”的現象。但從金融市場機制不完善、對投資者利益保護尚不到位的現實狀況來看,高度分散可能導致對管理層監管不到位、股東“用腳投票”風氣盛行。而適當的集中有利于控制權的相對集中,大股東互相制衡同時也能避免內部人控制,從而提高公司治理效果,提升公司績效。因此,在我國適度集中的股權結構是合適的。
2.適當保持國有股比例。國有股雖然存在所有者主體缺失等負面影響,但結合實際看,機械工業保持適度的國有股比例對公司發展是有利的。首先,機械工業資金占用較多、投資回收期相對較長,國有股持有者以其財力保證了公司的用資需求。其次,保持國有股,能從一定程度上享受到政府支持,對于公司績效是有利的。最后,國有股也包括國有法人股,能發揮法人股的作用,幫助公司提升業績。這些優勢大部分情況下足以彌補國有股的缺陷,因此,機械工業上市公司不能一味減持國有股。
3.適度增加法人股比例。增加法人股比例能有效解決“內部人控制”問題,發揮股東“用手投票”的作用。但股權不能過于集中于某一股東,最好建立幾大股東共同控制的股權制衡機制,既有利于上市公司績效的提高,又有利于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
4.謹慎發展機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既可以解決股東“搭便車”的行為,同時,由于其專業性,又可以避免盲目投機,對公司治理提供正規的導向,也可利用其資金優勢,起到股權結構制衡的作用。我國目前機構投資者還存在運營機制不規范、市場違規操作、操控股價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機構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治理的功能就無法充分地發揮。因此,為強化機構投資者的作用,我們對其內部治理、信息披露、組織架構等方面要進行嚴格監管,遏制操縱股價等投機行為。
5.健全對管理層的股權激勵機制?,F代公司治理結構是兩權分離的結構,所有者與管理層之間的問題十分突出。管理層持股對其與股東的利益有一定的趨同作用,對解決問題、降低成本是有利的。另外,由于管理層決策存在風險、效果顯現存在滯后性,一味短期激勵不利于公司的長遠發展,股權激勵能避免管理層行為短期化的傾向,發揮其“金手銬”的作用。
- 上一篇:機械工業能源審計節能措施
- 下一篇:建委服務宣傳活動方案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