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型本科“機械設計”項目化教學探析

時間:2022-11-14 08:53:54

導語:應用型本科“機械設計”項目化教學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應用型本科“機械設計”項目化教學探析

一、課程的教學現狀

我校的機械設計課程包含機械原理和機械零件兩部分內容,96個學時。從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和畢業設計的反饋信息來看,由于傳統的授課方式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在教學設計上通常只孤立地介紹各種機械零件和機構的知識及設計方法。因此給學生的印象是該課程理論性強、內容多且各章節之間沒有聯系,設計校核內容復雜,且由于學生的工程意識差,沒有實踐經驗,沒有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無法綜合應用各先修課程的基礎理論知識來解決問題。而在該課程的實驗教學中主要以驗證性實驗為主,缺乏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己朔绞缴?,往往是通過筆試的方式進行,學生復習時只能死記硬背,并不能真正檢驗綜合能力。

二、課程項目教學的具體內容

1.教學項目選取的基本思路

以項目為載體對“機械設計”課程內容進行重新構建,其關鍵在于選擇合適的項目,用來教學的項目必須既能達到鍛煉學生工程項目的能力,又能覆蓋機械設計課程所授的內容。選擇一個好的項目需要認真理解本課程的培養目標和教學大綱,清楚每一章節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和能力,分析各章節之間的聯系,將項目的內容分布到各相關章節中去,讓學生掌握課程中所涉及的有關知識要點、方法和設計技能,以此提高學生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

2.教學項目的設計

根據上述基本思路,結合本?,F有的設備條件,設計了8個教學項目,項目由簡到難,層層深入,逐步增加各知識點的覆蓋。

3.項目的教學過程舉例

以項目4為例,該項目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多且瑣碎,要完成此項目必須掌握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傳動的設計計算、軸的結構設計和校核、平鍵的選擇與校核及軸承的選擇與壽命計算等相關知識。因此,在開始項目前,將原教學班分成一個個的教學小組,每個小組在接到項目后必須充分討論項目,明確項目要解決哪些問題,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識,查閱哪些資料并收集信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讓學生先拆裝、測繪單級齒輪減速器,初步建立感性認識,然后講解減速器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如齒輪、軸、軸承、鍵等,每介紹完一個內容,可將齒輪、軸、軸承、鍵的設計作為教學項目的子項目,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帶著任務在學習,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生做項目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對學生不完善的思路進行修正,以加強學生的能力訓練,提高任務完成的質量,最后要求學生課外進行討論總結,每組寫出設計報告。每一任務完成后,進行課堂交流,對項目中如何解決問題做相關介紹。在該階段,學生不僅回顧了自己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知道了如何改進的方法,還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課程考核方式

在課程的成績評定過程中,著重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采用多元化的成績評定方式。做項目的學生平時占20%,可以不做常規作業,在每一個項目學習結束后,以小組為單位用PPT展示其學習成果,各個小組再根據每位學生在小組中的綜合表現給予評分,項目成績占50%,期末考試成績占30%。項目成績分為過程成績和最終成績,在項目進行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設計方案、創造性、合理性等方面來評分,項目完成后,根據完成的實際情況給予評分,兩部分的評分總和即為項目成績。此外,鼓勵學生自己立項,自主設計,參加大學生創新設計,提升學生工程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促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三、結束語

機械設計項目化教學改革是將傳統課程中的知識點分散到各個項目中去,對培養學生的設計、計算和創新能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清楚如何應用所學知識,切身體會理論聯系實際,對培養應用型人才有重要的意義。

作者:張衛芬 遲英姿 李永梅 單位:東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