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應用現狀問題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15 07:04:00

導語:企業應用現狀問題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應用現狀問題管理論文

摘要:21世紀以信息技術為特征的制造業革命正在全球范圍內展開,信息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地滲透到制造業的各個領域中,使制造業的產品、研發方式、生產模式和精英管理的理念都發生了深刻地變化。中小企業信息化對整個制造業的發展乃至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筆者深入研究了管理信息系統在國內外中小企業的應有現狀,并總結出其問題所在。

關鍵詞:管理信息系統中小企業

一、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

管理信息系統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計算機用于管理領域以來,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從單機到網絡,從功能單一到功能集成、從傳統到現代的演化。根據MIS發展的時序和特點,可將MIS的發展歷程大致分為電子數據處理系統(EDPS)、管理信息系統(MIS)、決策支持系統(DSS)三個階段。

1面向業務的EDPS

EDPS是利用計算機處理代替人「操作的計算機系統,如!資結算、報表統計等。特點是面向操作層,以單項應用為土,數據資源不能共享,以批處理方式為土。EDPS是較少涉及管理問題,它是管理信息系統發展的初級階段。

2面向管理的MIS

20世紀70年代初,隨著數據庫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的發展,計算機在管理上的應用日益廣泛,從而使MIS逐漸成熟起來。MIS的特點:(l)能夠將組織中大量的數據和信息高度集中起來,進行快速處理,統一使用。有一個中央數據庫和計算機網絡系統是MIS的重要標志。MIS的處理方式是在數據庫和網絡基礎上的分布式處理。(2)利用定量化的科學管理方法,通過預測、計劃優化、管理、調節和控制等手段來支持決策。

MIS由EDPS發展而來,與EDPS相比,MIS更強調信息處理的系統性、綜合性,除要求在事務處理上的高效率外,還強調對組織內部的各部門以及各部門之間的管理活動的支持。早期的MIS是指面向中層管理控制的信息系統,主要應用于解決結構化問題。于是人們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研究解決管理中的平結構化決策與非結構化決策問題的決策支持系統DSS。

3面向決策的DSS

DSS以幫助高層次管理人員制定決策為目標,強調系統的靈活性、適應性。決策者和決策分析人員可以充分利用系統的引導,詳細了解和分析其決策過程中的各主要因素及其影響,激發其思維創造力,從而在DSS系統的幫助和引導下逐步深入地透視問題,最終有效地作出決策,即通過人機互助完成最終決策。

DSS作為一個獨立的系統,不具有管理控制的功能,但是作為管理信息系統的重要部分時,它使MIS具有了將數據庫處理和經濟管理數學模型的優化計算結合起來為管理者解決更復雜的管理決策問題的能力。它雖然不是管理信息系統,但是使得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更加完善。它與早期的MIS結合,成為管理信息系統發展的高級階段。

從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及其內容的擴展可以看出,它始終是以中小企業的管理活動為核心,不斷綜合新的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來改善系統功能,以提高更完善的服務或滿足新的需求。這一發展過程也體現出管理信息系統不斷集成新技術并擴展系統功能的發展特點。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概念,它將朝著智能、集成和網絡等方向的趨勢不斷發展。

二、管理信息系統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現狀

中小企業是管理信息系統主要的應用領域,中小企業復雜的管理活動給管理信息系統提供了典型的應用環境和廣闊的應用舞臺。

20世紀50年代中期,計算機作為強有力的數據處理工具與手段,開始在中小企業管理中應用。50多年來,中小企業應用管理信息系統經歷了從簡單、局部應用到高級、全面解決管理問題的發展過程。任何一個中小企業MIS都蘊含著管理體制和管理模式,由于系統中信息的處理和輸出方式都與管理方法、管理體制密切相關,因此,任何一個MIS都是其具體管理思想的縮影。

中小企業應用的管理信息系統,其實質就是各種管理思想的信息化實現。

2.1國外中小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現狀

1954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安裝的第一臺商業用數據處理計算機,開創了信息系統應用于中小企業管理的先河。二十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EDPS在中小企業中得到廣泛應用,主要是用計算機部分地代替手工勞動,進行一些簡單的單項數據處理工作,如計算工資、統計產量等。

上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各類信息報告系統應運而生。這類系統的特點是按事先規定的要求提供各類報告。如能反映庫存數量的庫存狀態報告,反映生產進度的生產狀態報告。這一時期,為了解決生產中庫存控制的問題,1965年,美國的管理專家提出了物料需求計劃(MRP)的新的管理思想,即根據產品的需求情況和產品結構,確定原材料和零件數量及訂貨時間,在滿足生產需要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庫存。這一思想對以后中小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這一管理思想借助于計算機這一強有力的工具,發展成為一種有效的管理方法。

70年代后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管理信息系統在中小企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管理信息系統將中小企業中的數據和信息集中起來,進行快速處理,還可以利用定量化的科學管理方法,通過預測、計劃優化、管理、調節和控制等手段來支持決策。這一時期研究者在MRP的基礎上增加了能力需求計劃,使系統具有生產計劃與能力的平衡過程,形成了閉環MRP。

80年代在中小企業中開始使用一種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統-MRPⅡ(制造資源計劃)。MRPⅡ于1977年提出的,它以MRP為核心,將生產制造、財務會計、市場營銷、工程管理、采購供應以及信息管理等各個部門納入整體管理之中,構成了完整運作體系。

90年代以來MRPⅡ也逐漸發展成為新一代的中小企業資源系統(ERP)。ERP在MRPⅡ基礎上將供應商和中小企業內部的采購、生產、銷售以及客戶看作一個緊密聯系的供應鏈,通過信息技術和管理理論對中小企業的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進行全面的集成管理,以提高供應鏈的運行效率,追求中小企業資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提高中小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能力。以MRPⅡ/ERP為代表的現代中小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主要支持中小企業內部管理業務。

隨著網絡的迅猛發展,出現了各種管理思想和模式的管理信息系統,如客戶關系管理(CRM)、供應鏈管理(SCM)、商業智能(BI)、電子商務(EC)和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MIS)等。中小企業管理信息系統逐步會發展成為一種融合各種管理思想和信息技術的面向產品生命周期的集成系統,以實現資源共享、數據共享、適應網絡經濟的充分柔性的中小企業管理信息系統。

目前,在歐美等發達國家,ERP的應用已經比較普及,多數大中型中小企業已經采用ERP系統和先進管理方式多年,目前正在推行全球化供應鏈管理技術和敏捷中小企業后期系統,許多小中小企業也在紛紛應用ERP系統。

2.2國內中小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現狀

我國中小企業MIS的應用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中期,主要是以單機操作為主進行單項業務的數據處理輔助管理為主。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許多中小企業都建立了諸如人事、工資、庫存、生產調度、計劃等管理子系統。80年代后期尤其是進入90年代以后,隨著系統集成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國內一些大中型中小企業紛紛把過去獨立存在的子系統集成起來,形成統一的管理信息系統,較好地解決了信息“孤島”問題。中國中小企業引入MRPⅡ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目前約有上千家中小企業建立了自己的MRPⅡ系統。近年來,國內很多大中小企業已開始實施ERP。

從國家軟件工業應用現狀統計分析,目前我國大型中小企業使用管理軟件的比例高達95%以上。其中,財務軟件占98%以上;業務/商務軟件約占60%;ERP占40%左右。中小企業使用管理軟件的比例約45%,絕大數都是財務軟件。上述軟件應用項目的成功率小于56%(中國學術期刊物大拇指中心)。

這些數據反映了我國中小企業應用管理信息系統的總體情況,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大型中小企業的應用情況要好于中小企業,大型中小企業的管理信息系統應用已逐漸的從單項業務管理系統向集成的管理系統轉變,而中小型中小企業由于資金短缺,信息基礎薄弱等原因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情況不理想,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出,中小企業實施管理信息系統存在風險,由于中小企業個性的存在以及管理軟件業務流程的固化,不是應用了管理軟件就能實現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統,就能為中小企業帶來效益。中小企業應用管理信息系統離不可中小企業的環境和條件。

三、中小型機械制造企業應用管理信息系統存在的問題

(l)行業特點帶來的問題

機械制造業是離散的加工裝配烈行業,其生產管理的基本特點是產品結構復雜、生產周期長、不同產品制造工藝流程不同和多產品混流生產。由于這個特點,機械制造業的管理相對于其他行業更復雜、更困難,管理的復雜性也為管理信息系統的實施帶來了相當大的困難。目前,MRPⅡ/ERP是針對制造業的典型中小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它是以解決生產管理難題為核心功能的管理思想和模式,但是實施效果卻不盡人意,在全球都受到廣泛質疑。據研究數據表明,全球的ERP實施失敗率一直高達60%以上,約有50%的項目半途而廢,就連ERP發展較早,技術相對成熟的美國目前ERP的成功率也不到30%。

我國近兩年ERP市場增長迅速,目前市場現有的ERP產品從總體上看,在滿足用戶需求上存在不足,對于財務、人力資源等通用型業務,市場上現有的ERP軟件模塊相對成熟,但針對生產制造環節信息化的軟件模塊與用戶需求存在差距,由于生產環節的復雜性,生產環節的管理信息化是許多軟件廠商都回避的問題。

(2)中小企業規模帶來的問題

中小型機械制造中小企業信息化受到中小企業規模的限制,主要表現在資金不足、管理不規范等。而這些問題直接制約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制約管理信息系統在中小企業的應用。

機械制造行業是一個微利的行業,資金不足是中小企業在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最大問題。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包括方案的咨詢與規劃費用、硬件和網絡建設費用,軟件費用和軟件的實施、服務、升級、維護等費用。硬件和網絡建設風險相對較小。軟件選型風險最大,不僅包括一次性購買標準的或定制的管理軟件費用,還包括后期維護、升級以及二次開發等持續追加費用。中小企業受資金限制只是選擇一些價格便宜,通用型強的管理軟件,而這些軟件往往不具有系統性,對機械制造類中小企業復雜的生產管理和業務處理方法存在明顯地不足。另外,中小企業在應用管理信息系統時,除了考慮資金情況以外,還要求系統能盡快創造效益,但是信息化建設是一項很難產生直接收益的投資,投資的收益更多地間接來自于管理效率、生產效率的提升及成本下降,所以在短期可能使中小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甚至危及中小企業生存。

這些規模較小的中小型機械制造中小企業還普遍存在業務流程隨意性大,管理不規范等問題。正是這種管理的不規范造成許多中小企業應用管理信息系統的失敗,中小企業若想應用管理信息系統必須先規范業務流程和管理。

(3)中小企業個性帶來的問題

中小企業個性是指中小企業為實現其經營目標的需要在生產和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特有的價值觀、自我意識及獨特能力。中小企業經營理念、管理機制、管理方法及其市場形象等從不同側面展示中小企業個性。現代中小企業越來越強調個性的發展,認為中小企業個性是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而管理信息系統固化了管理思想和模式,如果應用不好束縛了中小企業個性化的發展。目前,市場上的管理軟件對滿足中小企業的個性化發展存在不足。

參考文獻:

1侯有利.2005.對當前企業ERP實施高失敗率的探討[J].中國科技信息.20:46-47

2黃梯云.2002.管理信息系統[M].高等教育出版社.33-45

3方志梅,葉飛帆等.2005.中小型制造企業信息化現狀調研與發展對策[J].中小型制造信息化8: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