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械制造業發展信息化論文
時間:2022-09-27 10:58:00
導語:中國機械制造業發展信息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機械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美國68%的財富來源于制造業,日本約49%的國民經濟總產值由制造業提供。在整個制造業中,機械制造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因為機械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裝備部,國民經濟的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機械制造業所提供裝備的技術性能、質量和可靠性??v觀世界各國,任何一個經濟發達的國家,無不具有強大的機械制造業。
二、我國機械制造業信息化現狀分析
國內機械工業信息化狀況還比較落后,發展狀況也不是相當令人滿意。2002年,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對全國166家中型以上核心企業的信息化狀況作了調查,調查范圍包括:企業在IT方面的投入,CAD專項應用以及生產過程和管理系統的狀況等。就調查結果來看,總體發展狀況還是比較快,但在具體項目上仍然差距很大。大體情況如下:機械工業70%的重點骨干企業基本普及應用cAD,而國家示范企業達到了90%,主導產品CAD的出圖率達98%,但是相當一部分企業停留在出圖上,三維CAD、CAD/CAM、仿真設計等應用很少。被調查的166家企業中進行結構優化計算的只占l6%,進行仿真設計的只占6%。有63家已經應用MRPII/ERP軟件,應用MRPⅡ/ERP較成功的企業,取得明顯的效益。但從制造企業整體情況看,MRPⅡ/ERP的應用還不廣泛,即便已開始應用,與現代企業管理模式還有脫節,成功率還不夠高。cIMS應用在部分企業取得成效,在全國201家CIMS應用示范工程企業中,機械企業約占1/5;應用CIMS比較成功的企業,綜合競爭力明顯提高。但目前仍有不少企業CIMS應用未取得預期效果。
三、機械制造業信息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
一方面,企業信息化水平不高,涉及面不廣。大部分機械企業實現二維CAD應用,基于三維模型的CAD/CAM技術的企業還不多,實現CAD/CAPP/CAM一體化應用的企業更少。計算機輔助管理更是相對落后,雖在財務、人事等管理中取得一定成效,但成功實現MRPⅡ/ERP的企業為數很少。另一方面,實施企業信息化的效益還不夠明顯。盡管不少企業通過實施信息化取得了可觀的效益,但總體上與所投入的資金、人力、物力相比,收效仍不夠大。在實施信息化過程中,企業缺乏信息化整體的需求分析和可行性研究,沒有與業務流程優化組合,也沒有適應企業的生產管理模式,因此企業信息化的綜合效果不佳。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企業信息化的應用規模、范圍、深度還有較大差距。機械工業信息化的差距對企業國際競爭力影響很大。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其開發產品的周期是3到6個月,我國是1到2年。在開發過程中,發達國家技術研發更新比例是90%,我國只有40%。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直接影響市場經濟的新陳代謝速度。在機械工業領域,我國每年進口大約1400億美元,其中80%購買生產設備和自動化裝備,而出口的1800億美元中,90%都是原材料和初級產品。加工手段和工藝水平都比較落后,高質量、低能耗生產線只占10%,裝備成套能力也不強。
四、我國機械制造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經過近60年的發展,我國機械制造業有了很大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充分利用國內外的資金和技術,做大規模的技術改造,使制造技術水平、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有了很大提高,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我國機械制造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技術、資金,資源、管理體制等方面存在許多問題,急需改進和完善。由于物料品種規格多,多數企業屬于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生產斷斷續續,給企業管理帶來很大難度。生產控制模式復雜多樣,客戶需求也多變。市場需求品種規格繁多,生產、采購復雜。需要一個完整的供應鏈管理,才能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滿足市場需求。由于機械產品結構復雜,工藝路線長,成本核算需要采集大量信息。因此成本核算也難做到準確。
但另一方面,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為我國機械制造業的振興和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當今世界,制造業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經形成,有學者預言:21世紀,中國將是世界的制造中心。所有這些又給我們帶來了難得的機遇。挑戰與機遇并存,我們應面對挑戰,抓住機遇,以振興機械制造業為己任,奮發圖強,使我國的機械制造業早日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五、機械制造業的發展趨勢
先進的制造業是將物料、能源、設備、資金、技術、信息和人力等制造資源通過先進的制造技術,先進的管理技術和先進的制造過程轉變成人類需求產品的行業。因此,面向21世紀的機械制造技術的發展趨勢是:(1)精密化。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技術、微型機械是現代化機械制造技術發展的方向之一。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術包括精密和超精密切削加工、磨削加工、研磨加工以及特種加工和復合加工三大領域。納米技術己在納米機械學,納米電子學和納米材料技術得到了應用。目前各國科學家正研究微型機器人。微型機器人可以潛入人體血管、臟器擊疏通血管,診治疾病。據國外預測,21世紀將是微型機械電子技術和微型機器人的時代。(2)自動化。自動化技術不但提高效率,保證產品質量,還可代替人去完成危險場合的工作。在末來的自動化技術實施過程中,將更加重視人在自動化系統中的作用。同時自動化開始面向中小型企業,滿足不斷發展的產品多樣化和個性化需要。(3)信息化。信息、物質和能源是制造系統的三要素。產品制造過程中的信息投入,己成為決定產品成本的主要因素。制造過程的實質是對制造過程中各種信息資源的采集、輸入、加工和處理過程,最終產品就是信息的物質體現。公務員之家
六、企業推動信息化發展
一方面,企業領導層要高度重視信息化,充分認識其重要性。要組建領導班子,專門抓這項工作,要給予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大力支持。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狀況,揚長避短,量力而行,制定發展計劃,逐步實現信息化。例如:長江液壓氣廠的領導人自身就是計算機科班出身,對信息化有足夠的了解和重視,因此對信息化的推動成為這個廠發展戰略的重心。廠長親自參與到企業的IT系統設計中,同時還請來了重慶大學來給他們做規劃和項目實施,信息化上馬相當順利,并且也符合他們的實際需求。
另一方面,企業要廣泛宣傳,深入人心。要每一位員工參與到信息化改造的工作中,集思廣益,群策群力。例如:湖北三環車身廠,這家企業采用金蝶管理軟件之前,宣傳力度比較大,工作相當到位,企業人員人所共知,甚至連門衛都知道企業正在實施金蝶的企業管理軟件。
總之,我國機械制造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已開始啟動,并已顯示出一定效果,但其應用規模、范圍、深度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為了使我國機械企業盡快實現產業與產品的調整和升級換代,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必須加快和加大實施企業信息化的力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 上一篇: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教學研究論文
- 下一篇:計算機網絡服務的概念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