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制度改變管理模式規范財務管理
時間:2022-02-18 07:13:00
導語:完善制度改變管理模式規范財務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十一五”期間,在省水利廳和滁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為大力推進“百億糧倉”、“千億滁州”建設,滁州水利人克難奮進,緊緊抓住國家拉動內需加大水利投入的機遇,持續開展了以大中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行蓄洪區安全建設、沿淮支流及洼地治理、農村人口飲水安全等為主要內容的水利建設,水利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民生水利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據統計,“十一五”期間全市完成水利投資39.56億元,其中:水利基本建設投資29.2億元、農田水利基本建設10.36億元。
為管好用好水利基本建設資金,多年來我們結合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實際,認真研究,細心摸索,在加強財務制度建設、建立監督機制、轉換財務管理模式、公開招標審計、配合審計稽查及加強財務人員培訓等方面做了大力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現匯報如下:
近幾年來,我們依據國家及省市有關水利基本建設資金及財務管理辦法,結合我市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情況,先后制訂了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堤防加固工程、治淮重點工程等項目《工程財務管理辦法》、《工程價款結算管理辦法》、《工程建管費使用管理辦法》、《工程財務人員崗位管理辦法》、《工程項目資產管理辦法》、《工程項目工地食堂會計核算辦法》及《關于加強水利工程項目財務管理的意見》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辦法。通過制訂以上制度辦法,做到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理資金,為加強財務監管,確保工程資金安全,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二、建立監督機制,做到內外督查相結合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兩個方面工作:一是主動搞好內查,即自查。財務人員參加市局組建的水利工程項目督查組,經常不斷地深入施工現場檢查工程管理、工程質量及財務管理情況,發現問題,現場辦公,剖析原因,明確整改時間節點,并對整改情況進行跟蹤監督,促進基層單位財務行為規范化。二是積極配合外查,即配合發改、審計、財政、紀檢、監察等部門的監督檢查。即查即改,促使水利資金使用日趨規范化、合理化,有效保證項目資金的安全。通過上述措施,逐步使水利工程項目基建財務管理工作內部財務檢查與外部監督雙管齊下,形成合力監管的良好局面。
三、轉換管理模式,實行財務“報賬制”管理
2009年8月,我市對總投資額6.7億元的20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實行統一的“報賬制”財務管理模式。按照“統一領導、統一監管、統一核算”的原則,各水庫加固工程項目現場建管處一律實行“報賬制”,真正做到專戶存儲、按項目核算、專款專用。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是嚴格審批程序,明確審批權限。市中型水庫建管局對相關責任人的審批權限做了明確規定,做到既要嚴格控制,又要相互信任,充分調動了相關人員的積極性。二是核定周轉金,明確資金支付形式。實行“報賬制”的現場建管處,由市中型水庫建管局財務科核定周轉金,用于支付現場管理機構的符合現金支付的零星費用,原則上一個項目現場建管處不得高于3萬元,各建管處只能指定一名報賬員到市中型水庫除建管局報賬,對不符合現金支付的各項資金支出由市中型水庫建管局統一轉賬結算給施工、設計、監理和供應商等單位。三是規范資金撥付和費用支付程序,做到每個環節都有人員負責把關。支付工程價款按以下程序:施工單位申報→監理審核→項目現場建管處審核(工程負責人、財務負責人、建管處處長)→市建管局工程部門審核(項目經辦人、工程負責人)→市建管局財務部門審核(財務稽核、財務負責人)→市建管局領導審批(分管局領導、局領導);建管費費用支付程序:經辦人填制報銷單→經辦部門負責人意見→建管處財務部門負責人意見→建管處處長審批→市建管局審核(建管處審批權限內財務科、綜合科審簽后付款)→市建管局領導審批(建管處審批權限外)。四是使用統一的結算憑證。為規范報賬制,我們統一制作了支出費用報銷單、工程價款結算單、車輛維修申請單、會議預算表等各種統一表格格式近20張。五是統一實行會計電算化。結束傳統的手工記賬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為中型水庫加固建設財務管理提供了優質高效的服務。一年多的運行實踐表明,實行“報賬制”財務管理模式從源頭上有效避免了由于資金層層轉撥而造成的挪用、擠占、截留等現象的發生,已初步取得了明顯成效。
四、公開招標審計,把好竣工決算審計關
竣工決算是水利基建項目資金管理的最后一個環節,為此我局非常重視,要求所有水利基本建設項目在工程竣工之前必須按照水利部頒布的《水利基本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編制規程》要求,組織計劃、建管、資產、財務等各個部門集中會戰共同編制竣工決算。為提高審計質量,確保竣工決算審計工作扎實有序進行,我們積極創新機制,2010年我局對29個水利項目總投資達7.9億元劃分六個標段面向全國進行公開招標審計,擇優選擇承擔過水利審計業務、實力強、信譽好的審計隊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審計后的竣工決算由項目主管部門組織審查,下達審計決定或審計意見書,審計報告、審計決定(審計意見書)作為竣工驗收的必備資料。未經過審查的竣工決算不得出具竣工驗收鑒定書和辦理資產移交手續。
五、抓好學習培訓,提高水利基建財務人員業務素質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我們每年至少舉辦一次業務學習班,整個“十一五”期間,我們采取了短期培訓、以會代訓、互審互查互學等不同形式,共舉辦了七期培訓班,培訓150余人次。為提高學習質量,保證學習效果,我們還邀請了省水利廳、市財政局、市審計局等部門的專家及業務骨干來授課,同時積極組織動員財務人員參加省水利廳、市財政局等部門舉辦的學習班。通過學習培訓,基本達到了參學的財務人員能熟悉和掌握水利項目建設財務管理方面的規定和會計核算知識,拓寬了知識面,全面提高了業務素質。
六、正確認識審計工作,重視協調配合,贏得審計部門的理解和支持
審計工作是對水利項目建設管理工作的檢驗,也是對單位內部財務管理的全面檢查,更是對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水平的整體促進。在配合審計、財政評審和發改委稽查的過程中,我們堅持做到:一是能正確認識審計、評審及稽查等和單位財務管理的關系。
每接受審計一次,我們的財務管理水平就會提高一次,同時也為財務人員業務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最佳學習機會。二是高度重視審計的配合工作。在充分理解審計人員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態度的前提下,加強交流與溝通,耐心細致的做好解釋工作,爭取理解與支持,把問題消化在審計、檢查的過程之中。三是認真落實整改工作。對審計、檢查中提出的問題,我局都給予高度重視,認真分析、總結和反思,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整改。針對2009年審計署南京辦提出的滁州市城西水庫大壩防滲、沙河集水庫溢洪道遺留尾工加固事宜,我局積極制訂實施方案,爭取落實資金1300萬元,較好地處理了審計提出的問題,得到了審計部門的充分肯定。
七、下一步打算與建議
今年中央1號文件出臺了操作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明確了進一步加大水利建設投入,我局搶抓機遇,積極謀劃,研究政策,專題匯報,滁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及時出臺貫徹中央1號文件的具體實施意見,為我市今后5到10年全面加強水利建設明確了資金來源和投入方向。面對持續高額的水利建設資金投入,扎實做好資金監管工作,我們是責無旁貸。
(一)完善配套制度。針對政策制度不完善、不配套,執行中政策界限難以掌握的問題,如竣工檢測費、蓄水安全鑒定費等費用列支及建設單位開辦費購置交通工具等問題,建議加快相關配套制度建設,使資金管理使用制度日趨規范完善,從制度上杜絕違紀違規問題的反復發生。
(二)拓寬監管范圍。從項目招投標文件、施工合同、廉政合同、農民工工資承諾等入手,結合工程項目實際情況,針對薄弱環節,選準切入點,做到資金使用與監管相結合,確保資金撥付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蹤到哪里。
(三)加強財務隊伍建設。一是要加強基層基建財務管理機構建設,選配好合格的財務人員,提升水利項目財務管理能力。二是加大對基層縣一級項目建設單位財務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三是組織財務人員到省水利廳直管項目及其他兄弟單位考察學習,拓寬視野,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 上一篇:提高陜西高校財務管理的策略
- 下一篇:有關加強樂都基層財務管理探索
精品范文
3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