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措施

時間:2022-05-05 04:03:03

導語: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措施

摘要:伴隨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以及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建筑施工企業間面臨的競爭壓力日漸增多,企業能否做好風險防范,降低或者規避資金與效益風險意義重大。本文將依據當前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的主要財務管理風險,探究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望給予同行業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財務管理;建筑施工企業;風險防范;措施對策

近幾年來,建筑行業發展十分迅速,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是受到企業內部管理以及外部市場等因素影響,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同樣面臨著一定的風險因素。企業要想更好地穩固社會市場地位,增強企業的經濟效益,加強對財務管理風險的防范至關重要。現分析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的主要財務管理風險,探討防范財務管理風險的措施對策。

一、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的財務管理風險

1.墊資風險

實施建筑項目建設不能朝夕完成,其施工周期相對較長,建筑市場中多采用按月辦理結算的方式,由施工企業預先墊付資金進行施工建設,待工程竣工驗收后回收墊付資金。當前建筑施工企業采用墊資施工的趨勢日漸顯著,對于建筑施工企業而言,資金大量被占用將增大財務管理風險,并對施工企業的生產與經營造成一定的阻礙,影響企業的競標能力[1]。與此同時,墊資施工也將增大資金不能按期收回的風險,若合作企業不能依據合同要求,不講信譽,建筑施工企業將因資金周轉困難而致使財務狀況發生惡化。

2.合同風險

財務管理往往貫穿于建筑項目建設的始終,在工程招投標階段也不可忽視財務管理的作用,若財務管理意識淡薄,必將阻礙今后的財務管理工作,帶來財務管理風險。工程招投標階段主要的財務管理風險則為合同風險,顧名思義,合同風險主要指因為合同簽訂、變更、續訂等環節帶來的各項財務管理風險,常見的有合同簽訂過于盲目,沒有依據實際的施工情況;施工過程中出現設計變更,相關的管理人員沒能及時續訂合同,致使合同雙方責權不明,出現各種財務糾紛。

3.稅收風險

新時期,建筑工程項目建設普遍采用項目責任制加以管理,施工企業承擔的項目管理有所弱化,然而項目部往往在工程竣工驗收后解散,項目建設過程中的責任難以再向項目責任人加以追究。在此情況下,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的稅收風險明顯加大,由于當前的建筑材料市場不夠完善,稅收違規現象時有發生,比如說購買材料開具假發票,甚至不給予發票等,加大了施工企業的稅務檢查風險。

4.市場風險

受到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影響,建筑行業的市場環境日新月異,加之我國自然資源的相對匱乏,造成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企業財務管理面臨更大的市場風險。其一,惡性市場競爭,在建設項目的招投標階段,存在部分施工企業不擇手段中標現象,通過大幅度的降低標價,或者是縮短周期等形式承攬項目,造成實力相對較弱的企業不得不退出建筑市場[2];其二,存在較多的不規范市場行為,比如說地方性保護、下浮、讓利,甚至“暗箱操作”等行為時常發生,嚴重導致建筑市場價格出現扭曲,加大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風險。

二、防范財務管理風險的措施對策

1.加強對風險的識別與預警

防范財務管理風險,首先要加強對風險的識別與預警,對風險危害性加以分析,依據風險對企業可能造成的危害,有重點地采取防范措施。為此,建筑施工企業應加強對風險的識別與預警,構建相關的系統機構,對潛在風險加以控制。一方面,識別施工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通過采用現場觀察方式對業務活動加以了解,分析各項生產經營中存在的財務風險,與此同時,對財務報表加以對比分析,盡早發現企業存在的財產損失因素;另一方面,為更好地加強對企業資本運營的監管,企業應設定風險預警指標,通過對資本運營情況的調查與監督,判斷財務管理是否出現異常,若發現了財務管理風險信號,需加強對預警分析,并上報主管部門,最后由企業領導作出決策。

2.做好合同審查,防范合同風險

作為法律文件,施工合同將是維護企業利益的最有力的依據,由于合同的各項條款較多,在簽訂過程中必須做好審查工作,尤其是對合同中涉及到的價格計算、付款日期、付款方式、結算、索賠等方面,必須要保證其內容的完整性,并對雙方的責任加以明確。簽訂合同過程中,最忌諱的莫過于粗心、盲目,這樣是增大合同風險的主要原因,施工企業應加強警惕,堅決拒簽設計不達標、資金不到位、審查不合格的合同[3]。如果施工過程中出現了設計變更,應根據實際情況追加合同價款,做好施工現場的簽證工作,保證索賠工作合法、公正。

3.完善稅收籌劃管理

建筑施工項目往往存在分包與轉包,施工企業多進行外地施工,企業的管理尤其是涉稅管理難度大,若不能加強稅收核查,將帶來一定的稅收風險影響財務管理效率。基于此,施工企業應完善稅收籌劃管理,首先稅收申報工作應由專人負責,避免稅收申報不及時,尤其是避免增值稅的維修、加工等業務延誤;其次,以票控稅,加強對發票的管理,為成本核算提高合理依據;最后,針對聯合分包的項目,施工企業應安排財務主管加強對成本的核算,對納稅申報加強審核。

4.構建風險分散機制

由于部分財務管理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建筑施工企業應構建風險分散機制,將其轉移或者分散,盡可能減少財務風險對企業造成不利影響。第一,回避風險,依據財務管理目標要求,制定多種理財方案,對其加以對比分析,選擇財務管理風險相對最小的方案;第二,轉移風險,建筑施工企業可將自身財務管理風險分擔給其他合作伙伴,在風險轉移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要保證風險轉接合法。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面臨的風險因素較多,其中最為主要的有墊資風險、合同風險、稅收風險、市場風險等。由于各項風險因素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建筑施工企業應加強對風險的防范,制定科學的防范措施,比如說加強對風險的識別與預警;做好合同審查,防范合同風險;完善稅收籌劃管理;構建風險分散機制等。

作者:董水平 單位:陜西建工機械施工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徐桂蘭.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與風險防范問題探討[J].時代金融,2014(,36):131,135.

[2]陳華永.淺議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風險及防范措施[J].中國市場,2015(,45):129-130.

[3]施愛紅.財務風險的防范措施——以建筑施工企業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3,(1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