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流通類企業財務績效架構設計
時間:2022-05-15 08:44:27
導語:商貿流通類企業財務績效架構設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商貿流通類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價原則
商貿流通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價指標的確定規則。商貿流通企業建立的財務績效評價系統的有效性直接取決于評價指標選取的合理性與精準度。為提升指標選取質量,指標體系建立者應當遵循如下規則:一是明確系統性規則。這要求指標體系建立者應當針對企業內外部影響企業財務績效的各類情形來統籌設計各級指標,以確保指標體系能夠揭示商貿流通企業的運營全貌,實現對商貿流通企業的科學、客觀評價。按層次性規則來設置指標體系是系統性的內在要求,指標體系設計者應在各層指標中突出重點,詳述關鍵績效指標論述的重點。二是強調指標的經濟性原則。指標體系設計者應當考慮指標操作成本,選擇具有強代表性的指標以降低對商貿流通企業財務績效評價成本,提升財務績效評價體系運作效能。三是強調指標的實踐性原則。在選取指標時,指標體系設計者應當突出指標的普適性特征,確保在理論上成立的指標體系可以切實指導商貿流通企業強化財務管理實踐活動??杀刃允菍嵺`性的內在要求,即指標體系應當從統計口徑、財務內涵等方面都具有橫向與縱向可比性。指標體系設計者應當廣泛吸收國內外商貿流通企業的指標體系設計經驗,擇優選用指標。
(二)商貿流通類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
根據前述指標體系設計規則,本文設計出商貿流通類企業財務績效指標評價體系,該財務績效綜合評價體系的一級指標可細分為四類即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及成長能力。下面對指標體系各構成部分進行分析,并指明采用其中若干關鍵要素的具體依據。其一,商貿流通企業的償債能力(X1)可以由流動比率(Z11)、速動比率(Z12)和利息保障倍數(Z13)等指標來度量。選取流動比率作為衡量商貿流通企業償債能力的核心指標,其原因在于商貿流通企業的資產運作效能受流動資產利用效率的影響,提升企業的流動資產利用效率可以增強企業的短期內償債能力。利息保障倍數通常作為揭示商貿流通企業獲利值對企業所需償付債務額度的覆蓋能力。該指標值可以衡量企業償付其長期債務的能力,故通常作為金融機構給商貿流通企業定制授信額度的依據??紤]到該指標易于受到企業的短期盈利能力的影響,故為穩妥起見,通常選擇五年期利息保障倍數作為該指標值。其二,商貿流通企業的運營能力(Z2)則可由總資產周轉率(Z21)、存貨周轉率(Z22)、股東權益率(Z23)和應收賬款周轉率(Z24)來度量。這是由于部分商貿流通企業通過提供商業信貸服務的方式來增加其業務規模,由此產生的不良后果是導致企業的應收賬款規模擴張。為此,商貿流通企業需要加強對外部應收賬款總額的控制力度,及時回收應收賬款,以此來提升其資金周轉效率。利息保障倍數系指商貿流通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息稅前利潤比上利息支出之值,該值可以揭示商貿流通企業的盈利能力對本期所需償付的債務的覆蓋程度;該指標值的增加可以提升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其三,企業的盈利能力(Z3)可以用凈資產收益率(Z31)、總資產收益率(Z32)及銷售凈利率(Z33)等指標來度量。商貿流通企業的銷售凈利率優劣之標準取決于同行平均水平,并受企業所在地區的環境因素影響,故商貿流通企業在采用該指標時將具體的物流功能和主營業務所在地域來分析該指標值??傎Y產收益率指標可有效揭示資產運用效率和資金利用效果之間關系;在資產總規模指定條件下,總資產收益率指標反映商貿流通企業盈利穩健性水平。其四,企業的成長能力(Z4)可以由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Z41)、凈利潤增長率(Z42)、總資產增長率(Z43)等指標來衡量。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可用以衡量企業的產品與服務所處生命周期的具體階段,商貿流通企業可以據此來針對企業所處的特定階段來制定相應的財務運營戰略。總資產增長率可以揭示商貿流通企業所能控制的總資產規模擴張水平,它代表著商貿流通企業的總體財務運營實力。但在分析該指標時,商貿流通企業應當特別關注于企業資產規模擴張與企業質量提升之間的關系,要在確保企業的后續發展能力基礎上來制定相應的商貿流通企業的財務總規模擴張速度,嚴防規模的低質量擴張問題的滋生與蔓延。
(三)商貿流通類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價模型設計要點
其一,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商貿流通企業財務績效評價。由于商貿流通企業的財務績效評價問題屬于針對多目標系統的有限評價目標的評價問題,故商貿流通行業中的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價模型主要選用層次分析法。該方法適合于分析商貿流通企業這類定性問題,它通過將財務評價目標分解為若干評價指標的方式來解析式研究商貿流通企業的財務績效問題;在財務績效目標分解為指標基礎上,評價模型通過對既有指標進行線性加權的方式來將其中信息提煉為對企業財務績效水平的總評價值。由于層次分析法中缺乏對指標值的量綱進行有效處理,故模型設計者需要運用諸如閾值法、指數法、標準化方法、比重法等直線型無量綱化方法,或凸折線型法、凹折線型法、三折線型法等折線型無量綱化方法,或曲線型無量綱化方法,以此來消除不同量綱級指標值之間的相互影響效能。其二,以財務成果為依據來檢驗商貿流通企業財務績效評價結果。商貿流通企業的財務運營成果最終反饋為企業的盈利質量(EarningsQuality),盈利質量系對企業盈利指標的本質的揭示,它通過多視角來審視企業的盈利能力,以此來測度企業盈利指標的真實性與可靠性。作為較早展開盈利質量研究的學者,Beaver(1982)認為,現金流指標比會計利潤指標更能揭示企業的盈利真實狀況。除去衡量企業盈利質量的傳統指標外,商貿流通企業應當更多地關注那些非量化型財務信息對企業財務盈余質量的影響。例如,商貿流通企業與關聯方之間的交易、企業決策層主要成員變更、突發性企業訴訟事件、會計政策大幅調整、特定專利技術的突破等事件,都會導致商貿流通企業財務盈余水平的大幅波動。針對這類特殊會計事項,商貿流通企業應當在財務報告附注中加以詳細披露,財務績效綜合評價者則應對該報告附錄做深入分析,厘清財務報告中影響企業會計盈余質量的要素,據此來修正前述的財務績效量化評估結果,保障財務績效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公允性。
商貿流通類企業財務績效綜合評價結果分析要點
(一)強化商貿流通企業的財務績效指標信息披露
其一,強化財務績效指標信息披露制度以強化同行評價結果的指導性。從行業角度來分析,對單一的商貿流通企業進行財務績效評價結果分析缺乏足夠的指導價值,加強對商貿流通行業的多企業財務績效評價有助于客觀分析特定商貿流通企業在本行業中所處的地位,以此明確該企業的財務系統在商貿流通行業內的競爭能力,并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策略來提升該企業的財務績效水平。其二,加強跨部門協作來強化商貿流通企業財務數據披露效果。由于當前多數商貿物流企業并非上市公司,在缺乏市場投資者要求企業公開財務數據的壓力下,既有的商貿流通企業的財務數據信息公開存在著信息不及時、信息不完善等諸多弊病有待改善。再者,雖商務部、統計部門對于商貿流通企業內部財務數據的披露有硬性要求,但各家企業出于維系本企業的核心財務數據機密考慮而盡可能降低其財務信息披露的深度和強度。為此,針對當前諸如稅務部門、工商質檢部門、金融監管部門等各類行政職能部門都掌握了關于商貿流通企業的部分財務數據的事實,政府商貿流通行業主管部門應當協力打造商貿流通行業財務信息平臺,將分散在政府各職能部門的財務數據匯集在統一平臺上,形成一個完整的商貿流通行業財務數據查詢系統。
(二)優化商貿流通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配套制度
其一,財務預算管理優化資金配置的指導思想。財務預算管理是支持商貿流通類企業的財務績效管理戰略目標實現的有效工具,為此商貿流通企業需要建立涵蓋預算方案制定、預算計劃執行及預算結果考評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這一體系不僅應當包括商貿流通企業的預算支出模塊,還應當將預算前的融資計劃和隨后的資金運用階段的統籌來考慮,實現以提升企業整體財務運作績效水平最優化為目標的全局戰略最優化結果??紤]到商貿流通企業財務部門所面對的主要財務預算風險是企業財務部門對潛在的財務風險的識別能力不足,以及與之配套的財務風險預警能力不足問題。為此,商貿流通企業應當積極引入外部財務智力,運用諸如會計師事務所等第三方財會人才來幫助商貿流通企業壓縮預算風險敞口。其二,強化商貿流通企業財務預算定制策略。商貿流通企業的財務預算制定活動主要包括如下內容:一是財務預算制定的基礎,商貿流通企業應當在考慮企業內外部財務環境的基礎上,并考慮到企業的前期財務預算執行情況來統籌制定企業的財務預算方案。此舉有助于規范商貿流通企業的融資渠道、確保企業的資金利用效率,確保企業的資金鏈運作效能,為保障企業財務績效目標的實現提供基本保障。二是當前我國政府正運用產業政策來鼎力支持商貿流通產業,為此企業應當從政策、市場、金融和技術等方面來統籌考慮企業的核心能力,通過財務績效考評來挖掘企業的財務績效問題,以此來提升企業的財務能力并進而促進企業的營銷能力、創新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三)規范商貿流通企業的現金資源管理制度體系
其一,商貿流通企業應當強化對企業現金流資源的動態調配策略。由于當前商貿流通領域的產業發展速度較快,商貿流通企業在基建、裝備、技術升級等方面的投資力度較高,這嚴重威脅了商貿流通企業的現金流安全。為嚴控商貿流通企業出現的現金流短缺風險,一般的做法是增加商貿流通企業的現金流資源的預留量,以此來平抑現金流風險。但該策略在降低現金流缺口風險的同時亦將同步增加商貿流通企業的資金運用成本。為有效協調商貿流通企業的現金流配置水平和企業資金利用效率等雙重目標,商貿流通企業應當根據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業務類型和資本結構特征來確定企業的現金流需求水平,并通過對現金流的動態配置策略來提升資金運用效率。其二,加強對各財務項目的資金占用成本管控力度。商貿物流企業的項目資金占用成本系指企業為維系其運營系統而支付現金的融資成本。這部分資金成本可用商貿流通企業為獲得不同投資品的投資收益而需支付的機會成本來衡量;為計算的便利化考慮,以銀行業基準年貸款利率來計算該項成本。商貿物流企業若想提升其資金占用成本管理效能,首先需要破除傳統的資金管理理念,將資金占用成本管理工作的各方面都納入到企業的日常財務管理體系中,建立具有可操性的資金成本管理系統。其次,商貿流通企業應當建立對資金占用成本相關活動的績效考評體系,對于嚴格執行績效考評制度的部門及其員工要給予有效激勵,有效調動全體員工積極參與企業財務資金占用成本管理活動。最后,商貿流通企業應當加強財務活動的過程管理,對企業運作過程中需要耗費的各類工料、輔料及相關人工費、管理費用等項目進行分析,從中發現影響各項目資金占用成本的關鍵要素并對其展開有針對性的財務治理。商貿流通企業還應當對不同時期的同一業務的財務資金占用成本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導致當期財務資金占用成本升高的主因,并通過完善財務制度的方式來及時消除該威脅。
作者:楊 敏 單位: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
參考文獻:
1.沈子蘭.移動互聯網時代經濟型酒店網絡營銷策略研究[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16,36(2)
2.孫寧遙.酒店在線預訂的雙渠道定價策略模型[J].現代經濟信息,2016(21)
3.王智娜.延遲服務導向的酒店營銷業務流程優化策略[J].商業經濟研究,2016(13)
- 上一篇:試論電力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 下一篇:當代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論文8篇
精品范文
10商貿實訓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