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建設財務管理影響探析
時間:2022-12-24 11:04:21
導語:高速公路建設財務管理影響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財務部提出的“營改增”計劃,對國家經濟持續發展有著現實意義。作為國民經濟發展重要組成部分,高速公路建設具有工期長、工程量大、管理難度大等特征。做好資金管理,降低建設成本,減少稅務風險,不僅需要嚴格貫徹營改增政策,還需要加強新稅改下的納稅籌劃規劃,以確保公路建設利潤收入可觀。
關鍵詞:營改增;工程造價;成本控制
“營改增”是完善現代建筑業稅收制度的重要舉措,是建筑行業健康發展的必然。雖然新稅改政策能夠減少企業稅負,但在高速公路建設領域的應用,其減輕稅負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發揮,甚至引起了計稅方式改變、影響業主方發票開具等財務管理負面影響,致使項目建設利潤空間逐漸變窄。面對新稅改的挑戰,承建商、業主還需認真對待,不斷完善落實優化增值稅工作流程等措施,以實現更高效的財務管理。
一、營改增稅改概述
“營改增”是指將營業稅到增值稅的轉變,主要目的是實現增值稅,對服務行業、貨物的全面覆蓋,以及完善現行的稅務管理模式,強化稅務工作效率,以促使增值稅稅制更加完善。對財務管理、資金運營管理有著重要指導作用。新稅改下的建筑企業,要想提高財務管理可靠性、實效性,還需結合新稅改具體要求,順應稅務新政策的時代潮流,力求管理流程、監督管控措施,最大程度的貼合實際,以實現最少投入、最大化經濟效益的項目開展目標。“營改增”的提出,雖然避免了依據營業稅重復課稅問題,但由于企業稅務管理模式缺乏系統性,稅務風險作用下建筑企業的稅收增長等現象普遍存在[1]。
二、營改增對高速公路建設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計稅方式改變。高速公路建設對推動我國城市經濟發展有著現實意義,尤其是在國民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高速公路儼然成為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先行產業,以及拉動內需的基礎產業。營改增政策提出后,對高速公路建設事業的發展,尤其是財務管理,產生了巨大影響,最為明顯的使得計稅方式、計稅依據出現了調整。高速公路建設工程量大、勞動密集,在運行成本中,農民工工資、施工成本占據較大比重。大型企業,農民工工資在運行成本中所占有的比例較大,施工成本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傳統的計稅方法儼然不能滿足新環境下企業成本項目高效測算的要求[1]。(二)增值稅工作流程復雜化。新稅改下的增值稅工作流程更加復雜、繁瑣,首先是根據合同規定,決定是否對預付工程款項,及時開具增值稅發票。滿足合同規定開工條件,業主會支付1/10施工款項,即預付工程款。新稅改政策未提出前,則無需開具增值稅發票,新稅改政策實施后,需要根據營改增政策具體要求,及時并準確開具增值稅發票。其次,新稅改政策實施后,質保金增值稅發票,不再依據本期計價金額開具,而是將預付工程款、質保金扣除后的金額,作為發票開具依據,可見其工作流程的復雜性。除此之外,新稅改政策下的發票開具,仍存在諸多位問題,業主方不能及時獲取相關票據,致使其進項稅額抵扣無法展開,承擔的稅務風險也隨之增加。(三)稅務項目抵消局限性。在高速公路建設中,材料費、人工費、機械裝備使用與維修占據的支出比重較大,尤其是在機器維護費、人工費。營改增政策提出后,減稅范疇將工人的獎金、工資與加班費等剔除在外;減免范疇將機械使用、維護保養等費用剔除在外。材料消耗費,能夠以進項費,作為稅額抵消,但需要具備材料供應商提供的證據,缺乏此票據,材料消耗費將不被準予抵消。即使有此類票據,也只能按照常規的13%或17%進行行稅額抵扣,承包商的利潤空間仍相對狹小[2]。
三、“營改增”下高速公路建設財務管理的對策
(一)完善計稅方法。營改增政策對高速公路建設事業,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首先應當完善現行的計稅模式。在制定企業招標單價時,應當將企業成本項目核實、測算作為工作重點,明確掌握可獲得進項稅的成本項目,合理計算進項稅稅率以確保計稅精確度。其次引入新計稅方法,彌補原有計稅方法、依據的缺陷,確保稅務工作順利展開,同時強化稅務工作的質量、效率。(二)調整增值稅工作流程。首先在開具預付款增值稅發票時,應明確掌握項目建設實際情況,根據合同規定、業主方工作流程等,規范開具發票。若業主要求根據增值稅發票付預付款項,實際支付數額應為扣除預付款、質保金后的金額。當承建方不具備增值稅專用發票時,或是不能及時提供,主管稅務機關可接受業主方申請。除此之外,業主方也需要明確掌握新稅改的各項要求,作為稅務管理人員,應具備識別、開具增值稅發票的業務水平,以實現發票科學管理,為公路建設事業的良性發展助力。其次在合同履行期間,出現了獎懲金額、違約金等額外支出費用,按照新稅改政策規定仍需納稅。部分承建方不會記錄此類額外費用,更不會為其開具票據。此時,業主方需加強與其協商,要求承建方按照政策規定為其開具票據,確保新稅改政策對其稅務減免的認可性。為貫徹新稅改管理規定,項目施工企業財務管理方面,也應當意識到完善發票管控機制、運行體系的重要性,優化管理流程,制定行之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施工方、業主方應加強聯系與溝通,嚴格履行合同規定的同時,對工作流程制定符合實際的約束體系。施工方應當主動向業主方提供準確、完整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以便業主方及時交付工程預付款,繼而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為提高合同管理項目的可靠性,實效性,應及時制定獎懲機制,并將其納入報價稅內,業主方需實施督促施工方開具相應票據,以確保工作順利展開[3]。最后在稅務核算中,應當嚴格執行核算質量責任制,貫徹新稅制政策的同時,確保數據核算的精確度。除此之外,利于核算等工作人員的職責理念轉變,以提高數據核算工作效率與質量。或是引入第三方稅務部門,以規避建筑企業稅務核算的差錯。第三方稅務部門會通過介入稅務核算內容,或介入突發問題兩種途徑幫助企業稅務核算。統一核算模式提高稅務核算質量有著積極促進作用;對此,企業應當積極貫徹新稅制政策要求,合理設立稅務核算中心,以便解決稅務風險管理矛盾、規避財務管理缺陷。(三)注重可抵扣進項稅務項目。營改增政策明確規定,材料費可當作抵扣稅務項,鑒于材料采購方式分散,票據收集混亂,導致施工成本無效有效控制。這就要求建設單位在采購建材時,應盡量選擇可出及時具建材采購有效票據的生產公司。部分材料供應商,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選擇逃稅,通常會逃避發票開具;對此,材料采購前,應加強與材料供應商溝通。面對營改增新,高速公路建設財務管理,應當盡可能的降低不可抵扣的成本額,以減少稅收負擔。業主方、承建方等各利益方,應當明確掌握營改增政策內容,順應新稅改時代潮流的同時,不斷強化使用、出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理念。為減少稅收負擔、降低風險,業主方應盡量合理選擇材料供應商、承建方等合作方,確定其及時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能力,促使稅額抵扣等政策作用最大程度發揮,提高自身財務管理水平的同時,提高市場占有率。
四、總結
稅務改革是復雜且繁瑣過程,我國營改增政策的實施,仍處于摸索性前進的階段,還需要高速公路建設財務管理的多磨合與調整,進一步優化項目管理模式與財務核算流程,以切實發揮新稅改政策,對公路建設的正面影響。作為財務管理相關人員,應當一轉傳統財務管理理念與成本控制意識,完全按照營改增規定測算成本,使新稅改政策更好的惠及公路建設,以推動公路建設利益最大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志婕.實行全面營改增后對鐵路建設財務管理的影響和相應措施研究[J].時代金融,2017(14):196-197.
[2]胡靜.營改增的推行對公路施工公司財務管理工作影響與對策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6(11):333-333.
[3]丁開軍.營改增過渡政策對建筑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15).
作者:高瑾玉 單位:內蒙古高等級公路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
- 上一篇:地質勘查行業財務管理研究
- 下一篇:公益二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和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