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專業分崗位課程改革研究

時間:2022-12-07 03:10:26

導語:財務管理專業分崗位課程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務管理專業分崗位課程改革研究

【摘要】目前許多高職財務管理的課程在課程定位和教學內容上存在著許多問題,許多高職教育是以中小企業就業為目標的。這就需要在課程教學時要結合崗位需求,為企業提供符合要求的人才,應該打破傳統根據教材來進行教學的方式,采用新的分崗位的課程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只有通過分崗位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才能夠更好地實現中小企業對財務管理崗位人才的需求,本文將對財務管理專業崗位課程改革進行改革方向、存在的問題以及推行方法等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財務管理;專業分崗位;課程改革

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有超過了四千萬家中小企業,這些企業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些中小型企業已經成為我國發展的中堅力量。雖然這些企業發展迅猛,但是這些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問題,財務管理能力普遍較弱、抵抗市場波動的能力很差并且容易受到外界經濟因素的影響。此外,我國很多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大多都是來自于高職院校,這些問題就側面體現出了我國高職財務管理教育中存在著一些漏洞,對此本文將以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中的問題為載體,對這些問題的原因進行研究,并且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案。

一、高職院校財務管理課程中的問題

(一)課程內容存在的問題。從許多中小企業的實際經營中可以看出,許多高職院校培養的財務管理人員在部分業務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經過相關研究發現,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高職院校在進行財務管理課程的設置時存在很多的缺陷,教材所講解的內容與今后工作崗位的實際需求不能做到相互吻合。很多教材與課程內容都是按照本科院校的教學標準制定的,很多的課程內容都是站在大型公司的業務與發展的角度進行的,忽略了高職教育的定向性由于這種教育方式教育出的學生對于中小型企業的業務涉及很少,這就使很多學生畢業之后在進入中小企業的工作崗位之后,所學的知識很難滿足崗位的需求。從而使得企業財務管理存在問題,也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后續發展。例如許多現有課程講解方向都是銀行信貸、債券、購票等籌資方式,由于這些籌資方式都是一些大型公司的籌資方法。所以這些方法在今后的畢業生進入到中小型企業之后,很難運用到所學知識來進行財務管理,然而對于中小型企業常用的籌資方式又知之甚少,使得許多學生在就業之后對工作中的問題無從下手。(二)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除了課程內容存在一定的問題,在教學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漏洞,那就是教學形式十分單一。教學形式單一是很多專業和學校都面臨的共同問題,然而在高職院校財務管理課程當中具體表現為理論為主案例為輔。這種教學方式之下教師的講授會很簡單,并且教師能夠將更多的知識與經驗講授出來,這種教學方式雖然知識密度大,但是學生并不能充分理解,即便教師講解了很多的知識干貨,學生沒有做到充分理解消化無疑是一種無效的教學。同時由于許多高職院校的學生在知識理解能力上存在一定的欠缺,這種高密度的教學會讓學生產生恐懼心理,從而很難有效地去學習。甚至會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進而嚴重影響學習的效率與進度。一旦學生對課程產生了抵觸情緒,在后續教學中學生就會很難接受新知識,導致教學出現問題。對于這種情況應當適度改變課程內容,減小知識密度多引用實際案例,通過對案例的分析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讓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更好地運用理論知識去解決問題,而不是簡單的套用理論知識去解決,真正實現對學生全方位的能力培養。(三)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最后現有的許多課程在評價方式上存在問題,許多評價方式很難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作出全面、準確、有效的評估。例如很多高職院校多采用筆試和案例分析結果為評價標準,這些評價方式沒有真正地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不能夠真正地表現出學生每一個學習過程的問題,導致評價結果不具有針對性。此外,很多學生都以考前突擊復習的方式來提高成績,這些評價方式的不足,就很難激發學生學習的持續性,由于這些不科學的評價方式,使得許多學生鉆了空子,不利于學生對于專業知識能力的學習。

二、改革建議及相關措施

(一)教學目標的制定。針對教學內容存在的問題,應當根據崗位的技能要求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從而推動分崗位的課程改革。根據相關的調查發現,許多企業需要的是賬務核算以及稅務申報等基礎能力,然而許多高職院校在教學時并未注重這些技能的培養,因此許多高校畢業生并不能很好地適應工作需求。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明確所要求學生掌握的基本技能,明確基本技能之后對學生擴展知識和擴展技能培養加入到教學計劃。要對學生就業崗位的技能需求進行相關的調查,明確了學生所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技能之后,在實際的教學計劃之中要著重培養這些技能。并將這些知識技能進行分解與擴充,將其精確地分解到每一節課程之中,根據這些技能要求來選取合適的教學案例和相關教材。只有做到明確崗位需求,將崗位需求轉化為教學目標,才能真正地實現分崗位的課程改革。(二)教學方法的完善。由于傳統教學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因此就應當對財務管理課程進行分崗位的課程改革,在改革過程中要完善教育方法來實現教學效果的優化。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引進新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完成課上的教學,教師在課前將所講授的內容轉化為PPT的形式。并且在PPT中加入許多動畫元素或者其他的新鮮元素,利用這些元素來不停地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能夠始終積極的聽講,以此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優化。此外還可以將近些年來的大中小企業數據通過動畫的形式來進行放映,讓學生能夠在課上了解到企業的發展趨勢,為學生今后的就業起到指引作用。此外,還可以讓教師利用相關的網上學習平臺一些案例和相關理論知識,讓學生能夠在可與豐富自己的知識面,真正地將崗位需求落實到教學中,實現分崗位的課程改革。(三)完善教學評估體系。教學中一旦缺少有效的評估體系,就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懈怠的心理,從而使得學習質量大打折扣。針對傳統評估體系的相關缺陷,應當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革,一是將平時的課堂表現加入評估體系中,很多學生認為只需要在期末考試之前進行突襲復習便可以通過考試,因此在平時懈怠散漫不能真正地學到知識。二是加大對考試的重視程度,很多高職院校對考試并不重視,導致很多學生對考試不以為意,也會讓學生產生懈怠心理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三是提高評估的全面性,要在最終的考核之中全面地對學生的各項能力進行考核,不能只是片面地考核理論知識,要對崗位所要求的各項能力進行考核。只有完善了相關評估體系,才能夠將分崗位課程改革的效果展現出來。

【參考文獻】

[1]于靜嫻.基于崗位能力培養的高職高專財務管理專業畢業設計分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5,0(16)

[2]張俊林.農業科研單位財務助理制度探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29):149~150,165

作者:劉洪秀 單位: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