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及費用分配探索
時間:2022-04-02 08:39:07
導語: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及費用分配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我國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步伐逐步推進,事業單位的成本核算成為事業單位成本控制與管理的重要內容。成本核算是檢驗事業單位成本信息質量,避免財政資金浪費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優化成本管理體系加強成本控制的重要途徑。文章對當前我國事業單位成本核算中的重要意義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提出相應的成本核算與費用分配的合理措施,為事業單位的成本管理制度優化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事業單位;成本核算;費用分配
成本核算一般是指一個企業對其生產運營費用、產品成本等進行的會計核算,它是成本管理的基本環節。事業單位由于其非營利性的特點,一般不進行成本核算或只對內部收支進行成本核算。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市場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許多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正逐步朝著企業化管理的方向發展。為使自身在這樣一種大的發展環境下獲得相對優勢的地位,事業單位的成本核算逐漸被提上日程,同時也顯示出其重要性。成本核算在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強事業單位的成本核算和費用的合理分配與控制,降低事業單位運營成本,是推動事業單位長久健康發展的基礎。事業單位應當認真審視自身在成本核算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找出根本的原因,進而采取相應的完善措施。
一、事業單位成本核算的意義
事業單位成本核算不僅是其向企業化管理轉變中產生的市場競爭的需要,更是加強事業單位內部自律建設的迫切要求。事業單位作為政府行政機構之一,既受制于政府管理監督,又具有相對獨立性。因而,事業單位必須加強自身的成本管理與核算,將各項事務、項目的收支進行合理規劃與核算,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事業單位進行成本核算的重要意義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有利于政府資源的配置。如果缺少了成本核算,事業單位在資源分配上必將面臨混亂的局面。成本核算的一個優點是能夠有效和高效地使用資源來節省社會資源。其次,它有助于提升社會和經濟利益。成本核算可以使人們更加清楚的了解事業單位的財務收入和支出,知曉事業單位在這一過程中所產生的社會與經濟效益,有利于兩者的和諧統一。第三,能夠促進事業單位本身的健康發展。事業單位要想長久健康的發展與成長,必須有足夠的資金作為后盾。但國家的財政撥款遠不能滿足事業單位實際公共服務的需要,需要事業單位自身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效益。因而,事業單位必須要對成本進行核算,以降低各項目支出,并提高資本利用率,創造更高的效益以服務社會。
二、當前我國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及費用分配問題
(一)成本核算意識淡薄。長期以來,我國事業單位在資金劃撥上都是統一由中央財政供給。這就給諸多地區的事業單位提供了“懶惰”的溫床。一些事業單位不及成效,在經費的利用效率上極低,致使經費浪費嚴重。加之,我國事業單位在獎懲與激勵制度上不夠重視和完善,導致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普遍缺乏成本管理的意識,在成本預算上沒有預見性,致使后續成本管理不受控制,產生諸多浪費。此外,有些事業單位暫時沒有按照國家制度收取所有款項,但隱藏部分收入,使其成為單位內部的自由資金。一旦被發現就上交這部分款項,若沒有被發現,則成為事業單位自身的自由使用資金,完全無視國家的相關規定。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事業單位內部的工作人員沒有一個良好的成本管理和會計意識,對成本的控制意識淡薄。一旦事業單位出現財政危機,就無法應對。(二)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是阻礙當前我國事業單位成本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國事業單位在會計核算中的模式相對簡單,會計人員的管理意識和控制力較為薄弱,且對資金的使用沒有嚴格的監督和控制,導致成本過度分配以及成本核算不準確等問題,嚴重影響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因此必須加大力度完善成本核算制度。近年年,事業單位在成本核算制度的建設中雖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在會計核算制度上仍存在核算與實際不符的情況。例如有的事業單位雖然對固定資產的計價、增加、轉出、毀損、報廢等具有較為詳細的制度規定,但是實際使用中,往往對固定資產的價值損耗沒有進行明確,使得固定資產的凈值與原值產生偏差,導致凈資產、盈余的虛增等虛假現象。另外,有的事業單位在的會計核算權上采用的是收付實現制,而不是權責發生制。這樣一種財務管理制度雖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預算管理考核支出的會計需求,但不適用于成本核算,可能導致核算費用負擔與實際的受益情況不符,不利于成本的比較與核算。(三)內部會計核算體系不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本身在會計核算中存在不完善之處。首先,固定資產核算體系不健全。固定資產僅按初始價格計算,忽略折舊成本。因固定資產的使用與維護需要使用額外的資金來進行。但折舊費用本身又不包括在單位成本里面,這就導致在核算固定資產時不能對其進行全面的評估計算。一些會計項目,如專項資金,維修資金等的產生可能造成事業單位的成本虛高。其次,在事業單位的成本核算中,固定資產的核算沒有考慮計提折舊,這在無形當中降低了事業單位的收入成本,產生虛假利潤,使得成本核算出現偏差。這些漏洞都存在于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核算體系中。
三、加強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及費用分配的措施
(一)加強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成本核算意識。實施成本核算是嚴謹、繁瑣且具備較強專業性的工作,需要對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成本集約化的培訓與學習,使其認識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形成普遍的成本節約意識和成本核算意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將成本核算與正常本職工作聯系起來,并與獎懲制度掛鉤,建立起及時有效的激勵機制,在事業單位內部形成全員性的成本核算與成本節約意識,從根本上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二)合理進行費用分配。成本費用的分配又稱為分攤。采用成本分攤法可以按一定的系數將產品的成本進行分配。成本分攤的方式使得產品數量作為一個衡量的基準。作為基準的這類產品應當具有較大的銷量以及相對穩定的價格,以確保基準的穩定性。系數的確定也基于與其他品種的比較。該方法具有非常顯著的穩定性,非常適合事業單位的成本核算。(三)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是保障事業單位資金合理分配和利用的前提,也是保障事業單位長久健康發展的需要。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有必要從標準成本核算方法切入,增加預算目標的靈活性,并重新分配事業單位的經濟收入和支出。在成本計劃中,應以均衡的方式對項目的經濟價值進行比較和分析,同時,應對事業單位的績效情況進行評估考核。在思維轉變的同時將關鍵點從經濟效率轉移,并充分發掘事業單位在業務水平上的優勢潛能,實現多渠道效益收入。(四)優化內部會計核算體系。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核算體系的優化首先應制定固定資產折舊制度。可以嘗試累計折舊的方式,客觀、真實地記錄和核算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價值的損失。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折舊費用可包含在成本核算中。其次要建立成本考核制度,以保證事業單位內部成本核算組織體系有效運行,并將該項制度落實到個人,促使單位的每一個工作人員都能主動關心成本核算與管理事務。
四、結語
成本核算與費用分配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主要內容之一。事業單位的領導人員以及相應工作崗位的人員必須提高成本核算的意識,努力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成本核算與控制制度,并在實踐中落實到位,如此一來才能保證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全面性與真實性,為事業單位的長久持續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鞠騏丞,韓梅.事業單位會計成本核算的問題及加強對策[J].統計與管理,2017(8):86-87.
[2]馬秀臻.試析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成本核算管理與控制[J].經營管理者,2017(22).
[3]楊雪梅.試析事業單位成本核算管理問題及對策[J].經貿實踐,2018(12).
作者:溫慶遠 單位:外交部釣魚臺賓館管理局
- 上一篇:醫院財務管理成本核算分析
- 下一篇:化工企業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