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研究
時間:2022-05-21 09:14:11
導語:成本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目標成本管理”這個名詞日益普遍地出現在企業市場經營的活動中。經濟發展越來越迅速,市場競爭就會越來越激烈,所謂的企業目標成本管理就是在企業成本預算的基礎上,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預測、決策和對比已制定的目標,從而發現企業經營的不足,及時彌補或者改正,實現效益最大化,因而受到了企業管理者的青睞。
關鍵詞:目標成本;經濟管理;應用分析
在當前的市場經營活動中,每個企業對于目標成本的管理不僅局限于簡單的預測,還需要對整個企業的運營進行全面的考量和分析。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根據前期成本對當期的生產活動成本進行預測,并且考慮了各種能夠影響企業生產活動的因素,將其考量在內,制定一套合理的預算。當然,使實際成本趨近計劃成本并不是盲目降低成本,還要確保所推出的產品能夠獲得消費者的喜愛,為企業取得經濟效益。
1.目標成本管理出現的背景
目標成本管理的概念起源于美國,后來由于文化的交流和碰撞逐漸傳入到東亞和西歐的一些國家。這些國家因地制宜,將本國的實際情況與目標成本管理的理論相結合,創造出了一套適合本國發展的體制機制,使得國內經濟效益在短時間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直到20世紀的八九十年代,目標成本管理的概念才被引入國內,首先在機械行業內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極大地促進了我國鋼鐵工業的發展,而后又逐漸擴散到其他行業領域,推進了我國經濟的整體發展。
2.目標成本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優勢
2.1有效地對企業的經營成本,進行預算目標成本管理與傳統成本管理有所不同。傳統成本管理包括成本方針、目標、策劃和控制,主要集中在企業生產活動發生時。目標成本管理與傳統成本管理都是企業經營管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在現代企業中,企業管理者則把目標成本管理作為主要的成本管理方式。因為,與傳統成本管理相比,目標成本具有簡便、準確、貼近市場、能夠為企業打好提前量等優勢,不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產管理的成本,還兼顧消費者的市場需求,從而生產出適銷對路的商品,無形之中提高了企業在行業內的競爭力。反之,如果只局限在傳統的成本管理之中,企業必將因為成本管理不當和片面化的運營機制,逐漸被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淘汰,走向衰落。
2.2有利于企業實施成本管理目標成本管理作用,在企業從生產到銷售的整個過程之中,不僅可以幫助企業縮減成本,減少營業外支出,還能夠滿足市場上多樣化的需求,為企業增加凈利潤。使用目標成本管理企業的過程,也是企業的管理者全方位了解企業的過程。它將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機會,深入研究當前市場上消費者各式各樣的消費需求,對消費者的消費心理進行探究、分析和概括,針對消費者的具體訴求生產出具有吸引力的商品,制訂一套合理的生產銷售方案。
3.我國企業目標成本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1缺乏完善的目標成本管理體制機制,我國企業在進行目標成本管理的過程中,缺乏一套完善的體制機制作為確保企業正確完成目標成本管理活動的前提。現下,我國大部分行業都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使得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沒有合理的規章制度進行有效的約束和引導。因而,許多企業由于經營管理不善而無法取得經濟效益,甚至走向破產。例如我國的建筑行業,受傳統的生產經營觀念的影響,大多數管理者單方面追求項目是否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管理者并沒有忽略工程的質量,企業最根本的經營目的是利潤,沒有實現進行合理的目標成本管理,最終取得的利潤也并不是本次工程中本應該擁有的最大化的那部分利潤。由此看來,每一個企業管理者都應當強化本企業在目標成本管理方面的意識,這樣才能夠在合理合法的范圍內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的規模效益最大化。
3.2目標成本管理過程失誤,目標成本管理本應是以企業管理者為主導,企業內部相關人員共同參與的企業管理方式。各方面互相配合,在企業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各個方面,通過以成本預算為基礎完成事后的利益最大化。然而,當參與人員變多時,錯誤也隨其增多。因此,在目標成本管理實施的過程中,企業管理者要制定一套有效地調動企業內部積極性的方案,獎懲分明,這樣才能利用各方面的生產積極性,使員工得以認真完成企業內部布置的任務,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順利完成各項生產活動中的目標成本管理,積少成多,逐漸取得更高的企業經濟效益。
4.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的解決辦法
4.1樹立良好的企業管理意識,一個優秀的企業管理者必須具有長遠的企業經營管理意識和領導意識。在紛繁復雜的市場活動中,企業管理者需要能夠準確地判斷出市場的發展方向,生產在當前市場上最具有競爭力的商品。這樣企業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不斷建立屬于本企業的生產經營優勢。而目標成本管理作為這一切目標的基礎,更是需要企業內部所有相關人員一絲不茍地完成。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當企業進入低迷期時,企業管理者應當最先發現企業管理的問題所在,并帶領企業內部人員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培養新型經濟形勢下的競爭意識。具體如下:一、建立完善的企業管理制度,進行明確到員工個人的管理,調動企業各個層面的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分工合作、明確責任,爭取將企業的目標成本管理順利實施在每一個企業事項中。二、獎罰分明,對失誤的人進行教育和批評,情節惡劣者采取開除處分;對做出成績的人實施獎勵,以此調動企業內部的積極性,更有利于企業內部的穩定團結,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打下良好的基礎。
4.2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將理論與現實條件下的企業經濟水平相結合才能發揮目標成本管理制度的最大優勢。這就需要我們深入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同行業的不同企業的生產經營條件和運營現狀,再與自身的條件相結合,建立一套與市場實際狀況相適應的管理制度,然后才能更好地進行企業生產經營。其次,在進行企業成本預算時,要盡量使用前一時期或當前時期的市場價格,以免與最后的實際成本相差過多,這樣就使目標成本管理失去了意義,流于形式。同時,針對企業預算偏差應當設置可承受范圍,使誤差保持在這個范圍內,事先制定一套處理誤差的方案,當企業成本預算出現不可避免的誤差時可以根據事先準備的處理方案進行調整和糾正,從而保證企業目標成本管理的順利進行。
4.3對企業目標成本管理進行考察監督,根據自身企業目標成本管理的模式,企業管理者應當建立一套有效的監督機制,避免權利的行使者以權謀私。例如,在每一個企業的經營期間,將各部門所有的花銷和費用進行詳細的記錄,定期將各部門的開銷記錄進行交換,各部門互相監督,可以較為有效地防止產生不明確賬目和公款私用等阻礙了企業生產經營的行為。除此之外,將各部門的生產費用進行羅列還有利于培養企業內部之間的競爭意識,有助于各部門在競爭中不斷取得進步,使企業在市場中獲得優勢,在市場競爭中取得成功。結束語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已不可逆轉,不論是國家、企業還是個人都不能在故步自封的條件下取得進步。反之,一個經濟體,如果想要在復雜多變、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步,必須有一套明確的管理體制作為企業的根基。倘若內部的管理混沌不堪,企業就失去了競爭的基礎。而良好的目標成本管理就是企業運營機制中重要的一環。即使現在各行業對于目標成本管理還存在諸多的不足,但只要企業管理者和內部人員愿意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取長補短,終有一天可以解決目前企業目標成本管理存在的種種問題,將企業目標成本管理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吳云英.目標成本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
[2]楊陽.淺析目標成本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論道.
[3]張福亮.目標成本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6.042
[4]王琴.目標成本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分析.1673-291X(2015)02-0022-02
[5]盧海濱.目標成本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作者:徐雪筠 單位:焦作市水資源管理辦公室
- 上一篇:綠色設計理念在室內設計的運用
- 下一篇:當代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