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發展公路交通系統論文

時間:2022-05-13 03:12:00

導語: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發展公路交通系統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發展公路交通系統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的概念和性質;“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的具體內容;“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的運行框架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的概念、“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的性質、“兩型”公路交通系統屬于社會系統、“兩型”公路交通系統具有系統復雜性、“兩型”公路交通系統具有開放性、“兩型”公路交通系統具有差異性、創新公路交通消費模式,減少公路交通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公路交通系統與社會經濟系統的交互作用、公路交通系統與資源、環境利用之間的協調、公路交通系統與政府行為之間的協調、一定區域發展趨向將對公路交通發展方式的選擇產生重要影響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本文描述了“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的性質,根據“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基本內涵,提出了“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的概念,闡述了“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的具體內容,構造了“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發展運行框架,運行框架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即公路交通系統與社會經濟系統的交互作用,公路交通系統與資源、環境利用之間的協調,公路交通系統與政府行為之間的協調。

【關鍵詞】“兩型”公路公路交通資源環境

一、“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的概念和性質

1、“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的概念

根據“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基本內涵,結合公路交通行業的自身特色,本文認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即“兩型”公路交通系統,是指公路交通系統不僅能適度超前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且能滿足公路交通運輸系統內部以及綜合運輸體系的協調發展,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兩型”公路交通系統能與環境、資源大系統保持長期動態協調發展。所以,“兩型”公路交通系統是一種全新的公路交通系統發展的思維觀和發展觀,其最終目的是在節約利用資源、保護環境的基礎上,發展公路交通系統,以滿足社會的持續進步和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需要。

2、“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的性質

(1)“兩型”公路交通系統屬于社會系統。“兩型”公路交通系統屬于人造系統,該系統是為了實現人或物體的移動而由人組建起來的,從這個角度而言,它是一種社會系統。其一,因為“兩型”公路交通系統不僅僅是幾個客觀存在的公路交通運輸子系統綜合構成的一個大系統,而是為了實現“兩型”社會的發展目標而把相關的子系統當作一個整體來研究。其二,與一般社會系統相同,人的因素,如人的觀念、動機、態度、習慣和期望等對“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的狀態和它的穩定與發展有直接的影響。

(2)“兩型”公路交通系統具有系統復雜性。“兩型”公路交通系統具有復雜性特點,這不僅體現在它的主要子系統都具有多類型、多層次、多區域的復雜結構,而且公路交通系統與社會經濟系統、資源系統和環境系統之間又是相互促進和相互制約的,“兩型”公路交通系統是一個受到多變量以及許多不確定因素作用的復雜系統。

(3)“兩型”公路交通系統具有開放性。“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的邊界是開放的,該系統對人開放,對地域開放,對自然資源開放,對地理環境開放。“兩型”公路交通系統與其他交通運輸子系統如航空系統、鐵路系統、水運系統等之間互相協作、互相競爭,它們共同構成一個開放交通大系統。

(4)“兩型”公路交通系統具有組織性和自組織性。一般人造系統都具有組織性,因為人是社會系統中的萬物之靈,“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的自組織性,主要體現在人們對公路交通模式的選擇和公路交通系統及其他交通系統之間的自組織演化。

(5)“兩型”公路交通系統具有差異性。不同區域的“兩型”公路交通系統所具有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地理位置、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因素是有差異的,而且構成“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的各子系統間還存在結構和功能方面的差異性,例如我國西部區域和東部區域的公路交通系統,在結構和功能方面就有較大的差異性。

二、“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的具體內容

對于“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發展問題,關鍵點是要發展什么樣的公路交通系統。本文認為,“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發展要解決的焦點問題是在保證公路交通系統運輸的經濟性、高效性、快速性、安全性和舒適性的基礎上,使能源、土地和其他自然資源的消耗最小化,并且由此產生的污染也達到最小化,也就是說,“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的發展不僅能夠滿足當代公路交通運輸發展的需要,而且還能滿足未來公路交通運輸發展的需要。所以,我們對“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發展的具體內容概括如下:第一,公路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公路交通運輸裝備的配備以及公路交通運營管理水平與社會經濟發展對公路交通系統的需求相平衡;第二,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追求單位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具體而言包括土地資源和不可再生的資源的利用要節約,要提高這些資源的總體使用效率;第三,創新公路交通消費模式,減少公路交通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積極開發可替代資源;第四,努力消除或減輕公路交通對環境的破壞,并采取有效措施促進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的改善;第五,促進全國公民公平享用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充分考慮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的差距,進一步縮小區域之間公路交通發展的非均衡性;第六,規范公路交通運輸的管理制度,提高公路交通運輸系統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保證“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發展所需資金。

三、“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的運行框架

“兩型”公路交通運輸系統是一個復雜的大系統,它不但與社會發展、經濟發展、國家政策等關系密切,而且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對該系統的約束性高。“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的發展是多種因素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的結果。“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的發展,既要關注社會經濟條件、資源條件、環境條件等主要因素,也要充分考慮國家整體與區域局部、社會未來與現在之間的關系。

構造“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發展運行框架的基本出發點,是對“兩型”公路交通的內部系統和相關的外部系統進行解析與歸納,根據前文的分析,可以將該系統的運行框架主要劃分為三部分。具體運行框架結構如圖1所示。

1、公路交通系統與社會經濟系統的交互作用

社會經濟系統與外界資源環境系統聯系緊密,它是一個開放性系統,具有典型的耗散結構特征。一方面“兩型”公路交通的發展能夠加強社會經濟系統對資源環境變化反映的靈敏程度,進而推動社會經濟系統耗散結構的正向演化;另一方面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將推動“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的發展。“兩型”公路交通系統與社會經濟系統之間存在的這種交互作用的機制,具體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1)社會經濟(例如區域經濟)系統的演化軌跡會因公路交通狀況的變化而呈現出不斷分叉的特征。在某些分叉點的附近,公路交通系統的改善可能引發經濟系統的突變。一般而言,在社會經濟(區域經濟)起步階段,公路交通系統能夠先行提高經濟系統物質運轉效率,區域內和區域間的分工與協作得以增強,區域經濟輻射范圍會進一步擴大,區域比較優勢進而增強;在社會經濟(區域經濟)騰飛階段,基本形成并完善公路交通系統經濟帶,公路交通系統會逐漸成為社會經濟(區域經濟)產業結構調整的“催化劑”;在當前的信息化時代,“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的發展進一步朝著提高公路交通系統的服務水準、強化公路運輸的時間效益和均衡公路網的分布的方向進行,以達到公路交通系統和社會經濟(區域經濟)系統協調發展的目的。

圖1公路交通系統的運行框架

(2)社會經濟(區域經濟)系統的發展并不僅僅受益于公路交通系統;反過來,社會經濟(區域經濟)系統的演變同樣也對“兩型”公路交通系統的發展進程產生重要影響,社會經濟(區域經濟)系統為社會(區域)交通提供必要的支持條件和發展空間。

2、公路交通系統與資源、環境利用之間的協調

人們對高質量生活環境的要求是社會進步的標志之一。公路交通系統發展在促進社會進步的同時也會帶來一系列的資源、環境問題,諸如資源浪費、土壤破壞、大氣污染、噪聲污染、水污染、視覺污染等。公路交通系統要保持可持續發展,必須充分考慮交通資源和環境容量的承載力,盡可能在最低限度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下實現最大限度的交通容量。

廣義的資源包括兩大類,一類是自然資源,如能源、土地、原材料等,另一類是社會資源,如資本、技術和人力等,它們的承載能力是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焦點,并且與“兩型”公路交通發展之間存在雙向的互相作用機制。

(1)一定區域現有資源的承載能力對該區域公路交通發展存在硬約束。當區域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區域資源承載能力將會接近一個極限值,區域公路交通系統的發展會相應受到制約,需要通過調整結構或其他方式來緩沖這種壓力,否則公路交通發展就可能趨于停滯,甚至成為區域發展的“瓶頸”。

(2)一定區域資源利用的發展過程是動態的,它一般不會局限于該區域現有資源的“最高”承載能力。換句話說,通過投入適當的資金和技術,再加上政府政策方面支持,發展“兩型”公路交通系統,區域資源的承載能力可能會改善或轉移,區域資源的持續利用得以維持,這也就是所謂的區域資源承載能力重建。在這個過程中,公路交通系統既是參與者,同時也是受益者。

3、公路交通系統與政府行為之間的協調

由于公路交通系統的特殊性,它的發展必然會受到政府行為的制約。合理的政府行為和適當的政府政策會促進公路交通系統內部及外部系統之間的協調發展;反之,公路交通系統的發展則容易受到阻礙。具體表現如下。

(1)一定區域發展趨向將對公路交通發展方式的選擇產生重要影響。為了實現規劃的發展趨向(資源節約趨向、環境友好趨向、大交通容量趨向等),政府部門可以通過稅收杠桿、利率杠桿、投資杠桿、價格杠桿等經濟杠桿以及輿論導向來影響區域公路交通發展的方向。

(2)一定區域的總體發展規劃是該區域的發展藍圖,它對該區域內各行業,當然也包括公路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實際指導意義。在很大程度上,某區域的發展規劃將決定該區域公路交通系統在未來的發展態勢與布局,從這一點來看,政府規劃部門和區域公路交通系統之間的協調工作顯然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馬洪、王夢奎:中國發展研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報告選[M].中國發展出版社,2007.

[2]李訓貴:環境與可持續發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王建軍、王參軍:公路建設項目后評價理論與方法研究[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