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電子商務零售發展思考

時間:2022-02-20 02:22:00

導語:簡述電子商務零售發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簡述電子商務零售發展思考

2010年對于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而言,確實是特殊的一年,這一年溫總理視察了阿里巴巴總部,對電子商務的發展給予高度評價,顯示國家對電子商務的支持正邁上一個新的高度;這一年新電商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地快速涌現,前幾年是凡有點資源的企業都想沾點房地產的光,從今往后,電商業務必將成為商業企業人人想吃的唐僧肉;這一年京東商城,當當,卓越等BTC電商先行者開始了貼身肉搏;這一年傳統零售業的大佬們也按耐不住寂寞,紛紛觸網,全國連鎖百強企業中,已經有30多家開展了網上零售業務。家樂福,沃爾瑪的山姆會員網上商店,新一佳網上商城,網上天虹等粉墨登場;過去投身BTC電子商務的往往是以技術為背景的公司,后來以占據某個商品品類優勢為特點的品類殺手店鋪categorykiller的興起,再到如今綜合類商品運營電商的出場。筆者曾在“采購---BTC電商的核心”一文中斷言:在CTC種下的誘人果園里,BTC們開始下山摘桃子了。

如果把中國電商群體做個不恰當的比喻:以個體,中小企業為主的第一批電商好比農民起義軍,在壁壘森嚴的傳統商業環境中,見縫插針,左突右沖,試圖打出一個屬于自己的新天地;而在VC支持下,以技術為背景的第二批電商好比各地的地方武裝,他們既有一定的實力和革命性,又不可能左右整個傳統商業環境;第三批電商自然是以傳統商業勢力為主導的企業,我們可以比作正規軍。第二批電商一方面參與殘酷鎮壓“農民起義軍”,另一方面也暗中“收編”“蠶食”第一批電商,擁兵自重與傳統商業勢力叫板,當然也有極大的可能被“正規軍”消滅或者招安。

所以本期導語中斷言:中國零售的電子商務化大趨勢不可阻擋,但是,由誰完成大趨勢,就不一定了。真是說到點子上了。

人們普遍認為相比傳統商業模式,電商具有無與倫比的巨大優勢,如電商不需要擁有實體零售終端,顧客自選商品,自動收銀,不需要太多服務人員,電商省卻所有中間流通環節,真正讓商品從工廠或者廠家直達消費者,大大壓縮了商品的流通成本;然而商品流通是一個物理的過程,不論是傳統商業,還是創新的商業模式都必須回到根本:零售業歷久彌新的一句話是“回到根本”,什么根本,當然是顧客需求和以滿足顧客需求而開發的商品。

商品流通需要信息流,資金流,物流,人員流;仔細分析電商所引領的新商業模式與傳統商業模式的在商品流通方面的優劣勢,我們驚奇的發現電商并無太多競爭優勢;

先說信息流方面,電商能夠第一時間采集顧客的購買偏好,購買習慣,高效地把商品信息傳遞給顧客,但這只是信息流的一小方面,商品的報價,促銷,生產訂單,庫存管理,銷售數據分析,毛利控管等等,這些大量的信息處理能力,現代零售業已經早就引進零售管理系統RMS,POS收銀系統,CategoryManagement品類管理,客戶關系管理CRM,在這些方面,新入商業競爭環境的電商不得不花時間補課;

再說資金流,相對于供貨給超市百貨等渠道所需要的結款帳期,對產品供應商來說,成為電商可以直接從消費者處收到錢,當然是莫大的優勢;另外作為新的商業模式,一些電商受到VC資金的追捧,但更多的卻是在白白燒錢或者被慢慢耗盡。傳統商業零售勢力是一個集商品零售,商業地產,物流倉儲,營銷廣告,IT科技,商品專賣,自有品牌,金融股票投資為一身的龐然大物,要想輕易撼動其地位不易;

物流方面也是一個大問題,電商企業普遍只能依靠第三方物流來解決物流問題,自建物流是一個投資巨大且高度專業的工程,電商在倉儲物流方面與傳統零售業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最近據說馬云將投資千億進軍自建物流,此舉確實是根本之舉;

人員流方面,通過網絡推廣等技術,電商企業輕易坐擁數百萬消費者,在這方面電商企業具有很明顯的優勢;但是現代供應鏈的環節中涉及很多專業人員,有了顧客如何能夠保證顧客不流失,如何提高顧客對企業的忠誠度又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專業采購人員,庫存物流管理人員,專業服務人員等都需要電商企業慢慢培養積累。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傳統商業勢力只需要稍微發力必然會主導中國電商零售的大趨勢,雖然現在情況才初見端倪。從國外的零售發展進程中似乎也印證了這種判斷:英國最大的食品零售商TESCO,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網上食品零售商,每周接到17萬份訂單,網上零售年營業額達10億英鎊。在美國,沃爾瑪在線已經成為美國僅次于eBay、亞馬遜的第三大在線銷售網站。

中國市場的特殊性或給純電商一線生機

根據筆者以上分析,傳統商業勢力必將主導中國零售變革的大趨勢,本來故事到此結束,但偏偏我們忘了一個非常有中國特色的因素:中國特色的市場。就因為這一點,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鹿死誰手,還未可知。主要理由有兩條:

第一.先進的商業模式是跳躍性超越舊有模式的;我們都還記得固定電話與移動電話的競爭情況,在中國的大城市,消費者經歷的通訊革命順序依次是固定電話,傳呼機,移動電話;但是在廣大的農村,往往是直接從“通訊基本靠吼”跨越到“神州行,我看行”的。以此來看,在國外傳統零售與電商的變遷規律不一定適合中國市場,中國很多地方的消費者確實是在還沒有逛過大型自選超市之前就已經在體驗網絡購物帶來的便捷與實惠;我也問過幾個外國的朋友網不網購?他們都紛紛搖頭說那是年輕人的玩意,他們從不網上購物。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西南邊境的一個老農在消費模式上比美國教授還先進;抓住了市場的機翼,市場的空隙和消費者的需求,純電商所代表的新商業模式大有機會主導零售趨勢的變革。

第二.中國商業零售市場還處在群雄逐鹿的戰國時代。15到20年前中國零售業才開始對外開放,在此之前,中國是統購統銷的計劃經濟商業模式,直到今天傳統流通模式向現代流通模式的轉變還遠未完成,中國連鎖百強銷售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只有10%左右,遠低于西方發達國家;這也使得中國目前的現代流通模式對市場,商品,供應商,物流等等商業要素的控制程度還不高。這樣電商企業其實主要與傳統流通勢力競爭,傳統流通渠道僵化,市場反應速度慢,面臨現代連鎖流通和新稅電商的兩面夾擊,處境堪憂。

據此看來,誰能主導完成中國零售的電子商務化大趨勢,在筆者看來既不是現在的電商,也不是傳統商業勢力,而是本文標題所指的真正規則破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