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發展指標建設與評估
時間:2022-04-16 03:12:14
導語:低碳經濟發展指標建設與評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立全面科學的指標體系是準確評價江蘇省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的基礎,是正確引導江蘇省低碳經濟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低碳經濟作為一種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形態,涉及了經濟、社會、科技、能源和環境等多方面的內容,對其進行綜合評價,應該使用多指標綜合評價,就是要從多個角度選取不同的指標,以反映不同的側面,然后綜合起來反映其整體狀況。在指標選取時應遵守的原則主要包括:首先,由于低碳經濟涉及經濟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內容,因此指標體系應具有整體性;其次,低碳經濟既是一個目標也是一個過程,因此指標體系應具有動態引導性;再者,為了便于比較和分析江蘇省低碳經濟發展的動態過程,以更好地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指標體系還應該具有相對穩定性;另外考慮到數據來源的難易程度,建立的指標體系還應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考評性。根據上述原則,本文在國內外學者關于評價低碳經濟發展及我國建立的相關低碳標準(低碳城市指標體系)的基礎上,結合江蘇省的實際情況,嘗試從經濟子系統、社會子系統、技術子系統、能耗排放子系統和環境子系統五個方面出發選取若干指標構成衡量江蘇省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體系。
數據來源及說明
本文所用數據均來自相關年份的《江蘇省統計年鑒》和《中國統計年鑒》,有些數據是通過年鑒數據計算整理而得。另外考慮數據的可得性,居民人均收入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之和的均值代替;人均居住面積以城市人均居住面積和農村人均居住面積之和的均值代替;能源消費彈性系數=能源消費量年平均增長速度/國民經濟年平均增長速度。
江蘇省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綜合評價研究
運用指標體系進行綜合評價時,最為關鍵的就是各個指標權重的賦值問題。確定指標的權重的方法主要有主觀賦權法(層次分析法、專家經驗評價法)和客觀賦權法(熵值法、因子分析法),為了能夠對各個指標進行客觀的評價,本文選擇改進熵值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從而實現對江蘇省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的準確評價。(1)能耗排放子系統在研究期內呈穩步下降趨勢。2009年與2000年相比,其降幅達到了70%左右,可見江蘇省在降低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方面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2)經濟子系統、社會子系統和技術子系統呈上升趨勢。說明在研究期內江蘇省在經濟增長、產業結構優化、人民生活質量提高以及污染處理技術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值得注意的是,三者上升的過程比較“曲折”,說明其發展的持續性不強;(3)環境子系統的低碳指數在研究期內雖有所上升,但是其趨勢卻是下降的。說明江蘇省需要加大對環境保護、綠化建設等方面的重視程度,以為江蘇省的低碳經濟發展提供有利條件。雖然在研究期內各個子系統的變化特征及發展趨勢各不相同,但并沒有影響江蘇省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綜合指數的提高。從圖2中可以發現在研究期內江蘇省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綜合指數在2009年達到最高水平0.1293,與2000年相比上升了33.3%。同樣需要注意的是,江蘇省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綜合指數的上升過程有所反復,在00/01和05/06兩階段有所下降。總的來說,近年來江蘇省在發展低碳經濟方面還是取得了顯著成就,其綜合指數呈顯著的上升趨勢。
結論
本文在國內外學者關于評價低碳經濟發展及我國建立的相關低碳標準的基礎上,結合江蘇省的實際情況,嘗試從經濟子系統、社會子系統、技術子系統、能耗排放子系統和環境子系統五個方面出發,選取了若干指標構成評價江蘇省低碳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體系,并運用改進熵值法選擇各指標的權重,以期對江蘇省低碳經濟發展水平進行準確評價。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江蘇省勢在必行的經濟愿景,更是一個長期的、不斷地實踐創新和提高的過程,甚至是一種痛苦的社會轉型。從目前江蘇省的實際情況來看已具備了發展低碳經濟的良好條件,只要在把握經濟增長機遇和發展低碳經濟的艱難博弈中,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與氣候環境保護的一般規律,借鑒吸收發展低碳經濟的成功經驗,立足于江蘇省的實際情況和根本利益,就能實現江蘇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科學跨越。研究結果表明,江蘇省低碳經濟的發展應遵循以下路徑:一方面,優化產業結構,提高能源效率,推進清潔生產,從源頭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另一方面,加強自主創新和國際合作,形成低碳技術研發體系,推進低碳技術進步,增強二氧化碳的處理和再利用能力。
作者:羅學思張漢崧柳權林單位: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 上一篇:構建低碳經濟發展長效體制
- 下一篇:區域低碳經濟成效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