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下公共交通運輸管理探究
時間:2022-09-14 10:00:38
導語:低碳經濟下公共交通運輸管理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概述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一個能源消耗大國。粗放的經濟發展方式,雖然使得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是也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污染,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的素質,這種粗放的經濟發展方式將難以為繼。如今我國正在大力倡導低碳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而就交通運輸領域而言,這就要求我們要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運輸,從而減少車輛的尾氣排放并減緩大氣污染問題。
2.1低碳經濟的內涵與要求
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整個地球村的環境正在受到嚴重的污染,同時資源也面臨著枯竭。傳統的以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為前提的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已經難以為繼。低碳經濟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提出的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方式。雖然低碳經濟這一概念一經提出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共鳴,但關于這一概念的全面解釋還沒有統一的定論。總體而言,低碳經濟就是使經濟的增長更多的依賴科技的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而不再是以環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為代價的一種經濟增長方式。低碳經濟的要求就是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在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率的同時,有效的保護環境。
2.2我國公共交通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2.2.1我國公共交通的現狀
城市公共交通包含很多部分,如公共汽車,公共自行車,軌道交通和輕軌等。我國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相比于發達國家還是很大的差距,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也略顯不足。我國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起步比較晚,再加上建國初期的經濟不發展,所以發展相對比較緩慢。我國人口眾多,這是我國的一個基本國情,同時這對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只有少數一線城市的公共交通相對比較完善,公交、地鐵、公共自行車等設備設施比較齊全,但大多數二三線城市的公共交通則不盡如人意,沒有地鐵、公共自行車等設施,公交的數量和質量也遠不能滿足人們的日常出行要求。在加上政府不夠重視,投入力度小,有些問題一時難以解決。
2.2.2我國公共交通所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社會結構以及人口流動情況都有了很大的變化。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涌向少數幾個一線的大城市,來尋找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好的醫療、教育等條件。這使得城市的公交交通出現了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2.2.2.1城市公交車速度慢。軌道交通由于走專用道,其速度很快。但是公交車的速度卻還不如自行車的速度。這給人們的日常出行帶來了很大的不便。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都比較快,尤其是正常工作日的上班時段,公交車的速度更是遠達不到人們的要求。究其原因還是私家車過多,道路的承載能力有限。
2.2.2.2公交車的分布網絡不合理。公交車應能夠覆蓋整個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且應根據每個區域的人口流動量和人們的出行特點進行合理的布局規劃。但是真實的情況是人口流動量大的地方公交車數量明顯不足,人們等車時間長,且車內擁擠。而人口流動量少的地方公交車又不能有效的利用。且公交車網絡不合理,個別線路換乘次數過多。
2.2.2.3公共交通方面的相關人才匱乏。目前高校之中鮮有公共交通領域的相關專業,這導致公共交通領域的專業人才比較匱乏,遠不能滿足城市公共交通規劃的需要。所以建議高校應開設公共交通領域的相關專業,聘請專業的國內外人才執教,多多培養該領域的專業人才來對城市的公共交通進行合理的規劃。
2.2.2.4公共交通的形式單一。目前只有少數一些一線的大城市的公共交通的形式比較齊全。基本可以滿足人們的各種情況的日常外出。但是大多數的二三線城市則不容樂觀。由于軌道交通的工程較大,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所以一些二三線城市的政府感到力不從心。所以當地市民的出行只能依賴于公交車,但其速度和及時性又得不到保障。
3低碳經濟下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的必要性和途徑
3.1發展公共交通的必要性
私家車的確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但也帶來不小的負面問題。目前環境污染嚴重,而其中大氣污染的一個很嚴重的方面就是汽車尾氣的排放。汽車尾氣中還有大量的氮化物、碳氫化合物、二氧化碳等成分,不僅但來了溫室效應,甚至在一些地方還造成了酸雨、光化學煙霧等更為嚴重的后果。另外,在一些大城市,尤其是北上廣等一線的大城市,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期的交通擁堵問題一直是領人們感到頭疼的問題。究其原因,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私家車的保有量嚴重超過了道路的承載能力。以上兩方面的問題都可以通過提倡和發展公共交通來得到很好的解決。通過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有效減少道路上行駛車輛的數量,從而提高道路的利用率,同時減緩環境污染。
3.2發展公共交通的措施
首先,加快城市公交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實施“公交優先”,首先是加快城市公交基礎設施硬件建設。城市規劃、城建、市政,國土、交通、公安等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責,把公交場站和專用道建設作為近期的工作重點之一,加快公交基礎設施建設,為實現“公交優先”創造良好條件。其次,優化城市公共交通路網規劃;按照“方便快捷、減少重復、擴大覆蓋范圍”、的要求,認真組織實施城市路網總體規劃,盡快研究制訂城市公共交通發展專項規劃,對建成區現有線網進行規劃、調整,努力提高線網密度、站點覆蓋率和公交車輛出行分擔率,優化運營結構,逐步形成干支協調、結構合理、科學高效的公共交通線網。最后,擴大城市公共交通服務范圍;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引導和扶持城市公共交通向農村延伸服務,充分發揮公共交通的輻射帶動作用,構建行政區域的大公交網絡格局,方便農村客運與城市公共交通的接駁換乘,解決農民出行難的問題,使更多的農民享受到城市公交價廉、便捷、優質的服務成果,促進城鄉和諧協調發展。
4結束語
如今環境問題,能源問題,交通擁堵問題等一系列全球性的重大問題已經擺在我們的面前,在國家大力提倡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的大背景下,就交通運輸領域而言,我們要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運輸,完善公共交通管理,建立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務網絡,使其成為百姓的主要交通方式。
作者:孟慶霞 單位: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道路運輸管理站
- 上一篇:企業會計行為選擇的動因分析
- 下一篇:低碳經濟時代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