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及對策
時間:2022-05-24 10:36:00
導語: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由于全球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低碳經濟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尤其是發達國家將低碳經濟與國際貿易規則掛鉤,在這樣的國際形勢下,各國不斷縮減碳排量、提倡低碳經濟成為必然趨勢。本文在低碳經濟的理論基礎上,探討了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分析了低碳經濟國際貿易規則下我國面臨的挑戰,并提出我國應對的策略。
關鍵詞:低碳經濟;國際貿易規則;影響;對策
一、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
(一)國際貿易規則內容的拓展
低碳經濟快速發展對國際貿易規則的首要影響,表現在發達國家借助自己相對成熟的新能源應用體系,利用相對先進的產業技術,在國際貿易的各項經濟活動中將低碳概念與國際貿易聯系起來,比如,目前衍生出的如“碳標簽”“碳關稅”“碳國際標準”等。這些新型低碳概念的背后,實際上是將一些欠發達國家、尤其是在碳減排方面相對滯后的國家,排除在外,從而實現其提高本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維護國際貿易經濟利益的目的。
(二)促使新興產業的產生與發展
《京都議定書》中明確提出了“排放權交易”,這個概念促進了新興產業的產生和發展。“排放權交易”允許無法完成減排任務的國家從已經完成減排任務的國家購買碳排放權。這樣實際是把碳作為一種新型的國際貿易商品,使其在國際貿易中扮演一個重要角色。由此會催生各國對低碳經濟發展的強烈訴求,從而推動本國產業結構升級、提高效益降低能耗。
(三)導致國際貿易格局的新變化
現階段,國際貿易低碳化首先將推動改變人類能源體系,傳統的化石能源會產生大量的碳排放和環境污染,會逐漸被更加環保、更加清潔的新能源替代。其次是低碳技術和清潔能源應用體系在發達國家發展相對更加成熟,這也成為他們制定國際貿易規則、維護國際貿易競爭先進地位的工具,長期領先欠發達地區。
二、我國的應對措施
(一)創新發展低碳技術
當務之急是要大力發展低碳技術,加大對新能源技術開發、應用的投入,為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提供必要的技術基礎保障。制定合理的低碳技術發展路線,短期目標應以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主,長期目標則要著眼于氫能、核能、風能和太陽能等一系列低碳清潔能源的技術研發。通過不懈的努力,努力做好自主創新,另外是善于借鑒發達國家先進經驗,積極吸收他們的研究成果,構建我國自主的新能源開發應用體系。
(二)構建低碳貿易發展機制
我國作為人口大國,理應在全球能源體系革新、推動全球環境保護中承擔重要責任。當前,我國已經積極參與到全球氣候變化談判和全球環境治理,承擔責任和義務,爭取在國際碳交易和碳金融體系的應有利益,包括碳金融產品的定價權和交易權。這些權益的取得,需要我們積極倡導,聯合有共同利益訴求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參與到國際碳交易、碳金融和碳標準規則的制定中來,努力謀求低碳思維下國際貿易規則制定話語權,從而保證在新的國際貿易規則下參與國際貿易競爭占有一席之地。
(三)優化低碳產業結構
相比發達國家高技術、高精尖、高附加值產業而言,我國處于國際貿易產業鏈的低端,對資源和能源的消耗量較大,在低碳貿易中處于劣勢地位,成為發達國家設定貿易壁壘的受害者。對此,我們應充分認識到調整出口產業結構、增加技術創新和提高產品附加值的緊迫性。通過實施有針對性的財政政策和出口退稅政策,加大對低碳產業出口產品的政策扶持力度,在國內繼續推進科技創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動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努力實現環境與資源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四)大力開發低碳能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總量飛速發展,但伴隨經濟發展的同時是對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尤其是在我國其他能源相對匱乏的情況下,煤炭長期在我國能源體系和工業生產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大量的煤炭消耗,給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污染。因此,在低碳經濟成為未來主流的情況下,我國亟待開發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加大綠色能源體系的構建和推廣應用力度,如風能、核能、太陽能,降低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的消耗,為低碳能源的推廣應用提供廣闊的空間。
三、結束語
總之,應立足當下,著眼長遠,制定符合本國國情的能源發展戰略,采取一系列措施,積極掌握主動權,在推動低碳經濟發展促進社會生態可持續協調發展的同時,使其成為優化產業升級的動力,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發展,提高國際貿易競爭力。
作者:王晶怡 單位: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工商管理系
參考文獻:
[1]周健.我國低碳經濟與國際貿易研究綜述[J].價格月刊,2012,(5).
[2]黃河,趙仁康.低碳經濟與國際貿易規則的重塑[J].外交評論,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