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下農業經濟發展研究

時間:2022-06-24 08:32:52

導語:低碳經濟下農業經濟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低碳經濟下農業經濟發展研究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在國際上逐漸占有更強地位,成為經濟強國。工業經濟和生態經濟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環境和發展速度。但占我國經濟地位很大一部分的農業經濟的發展速度卻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因此必須轉變當前的發展方式。為了讓農業經濟更加平穩、快速發展,發展方式也必須走向低碳模式。

關鍵詞:低碳經濟;農業經濟

低碳經濟是指低能耗、低污染、少排放的經濟發展模式。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國家,土地面積卻少之又少。作為人口大國,我國的現階段的農業經濟卻依舊是高耗能、高消耗低使用率的產業體系,改善國民生活環境,造福子孫后代,推行低碳經濟,維持可持續發展戰略,保護生態環境已刻不容緩。

一、低碳經濟的重要性

全球經濟正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隨著經濟的發展,一些問題也隨之而來。其中,生態問題遭到了最大的困難。土地沙漠化,水資源污染和減少,水土流失,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臭氧層變薄,大氣污染,全球氣候變暖已成為所有國家共同面臨的問題。為了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保護人類共同生存的家園,聯合國成立了專門的機構來監督各國的環保問題,許多發達國家也積極響應,制定環境保護法,鼓勵低碳出行,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盡最大努力。

二、我國農業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農業經濟方式的落后使生態環境一再下降。在我國農村,依然采用的是錯誤的生活方式,許多人不注重環境的保護。在農村,最常見的燃料依舊是木材。森林是大自然美麗的產物,是地球上重要的資源,美麗宜人的生活環境離不開森林。但我國的森林面積卻以可怕的速度逐年減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周邊村民的亂砍濫伐。就地取材方便的原因,長年的積累,造成了如今森林大幅度減少的局面。伴隨而來的是泥石流的頻發,土地沙漠化的加重,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而造成的臭氧層變薄、北極雪山融化。(二)農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在我國14億人中,很大一部分是農民,所以,農民的受教育程度對國家的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改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我們的父輩大部分是60后,70后,在他們的年代,國家經濟水平比較落后,也沒有計劃生育的壓力,每家的人口都比較多。迫于生活條件的壓力,許多人連小學都沒有畢業就得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所以他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他們不了解低碳經濟,不明白可持續發展戰略,更重要的,是他們已習慣了過去的生活方式,也不愿改變自己數十年來的生活。所以,在農村推行低碳經濟的難度較大,要改變農業經濟的發展方式也有很大難度。(三)農業科技落后,缺少技術指導。農村作為經濟較為落后的地方,許多先進的,最新的設備和器械都無法到達農村。對于城市家庭已經常見的低碳、環保設備都無法普遍的出現在農村家庭中。我國城市的生活水平、生活條件和生活設備都要比農村先進很多,這樣的思想和農村生活條件造就了許多知識分子不愿意到農村發展,所以,即便當代的年輕人了解和提倡低碳生活,農村也沒有低碳知識的來源。技術和設備是農業經濟方式改變不能缺少的條件,而大多數農村較落后的條件,使低碳生活在農村無法實現。(四)下放企業管理不當。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工業經濟快速的增長。近年來,工業經濟快速增長,工廠也越來越多。在城市擁擠的環境中,在現在的農村上空,隨時可見的不再是白云和肆意飛翔的鳥兒,而是從無數煙囪中冒出的滾滾濃煙;在曾經清澈的溪水里,隨時可見的不再是自由游動的魚蝦,而是工業垃圾和工業污水。由于下方企業管理不當,造成了農村生態環境急劇下降。(五)資源消耗較大。隨著在農村建立的企業越來越多和全國人口的增加,對資源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建立在農村的工廠需要大量的自然資源,為了減少成本,大多數工廠都會選擇就地取材。我國是人口大國,而全國人口所需的資源都需要從農村獲取,所以農村需要輸出大量的資源來滿足大家的日常生活。我們日常所需的大部分資源又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或難再生資源。人口的增加給自然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三、為實現低碳經濟下的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方法

(一)加大對低碳環境的宣傳力度,提高農民對低。碳理念的接受度國家對低碳環境的宣傳途徑和宣傳地域較窄,宣傳方式也較局限,使許多人并不能充分理解低碳生活的概念和方式,針對這種情況,讓農民盡快理解低碳經濟下新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性和具體發展方式,普及低碳生活的概念和當下刻不容緩的形勢,盡快在更多地區實施低碳環境下的農業經濟發展方式。(二)加強對低碳環境下新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支持力度,加速生態農業經濟的普及速度。在國家經濟水平快速發展的時代,相關部門應加強對農村普及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視,積極地采取政策來加速新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普及速度。“低碳保稅”是國家為了推進新型農業經濟發展新提出的新概念,以提高農民切身利益的方式,鼓勵農民接受低碳環保。

四、結束語

在低碳經濟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已刻不容緩,不僅要加強對農地區的宣傳力度,加快普及低碳概念和方式,構建嚴密的低碳結構,加強對低碳環境下農業經濟方式轉變的支持力度,每個人更要從自身做起,以自身的力量切實為生態經濟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楊偉康,淦偉翔.低碳經濟下視角的新型農業發展戰略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11):3-4.

[2]潘東.探索低碳經濟下發展農業經濟[J].低碳世界,2018(11):263-264.

作者:史琪 單位:吉林財經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