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企業管理會計論文

時間:2022-03-12 03:23:05

導語:糧食企業管理會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糧食企業管理會計論文

近期,全國糧食行業進行“深化改革、轉型發展”大討論活動,意味著新一輪的糧食收購政策和糧食企業改革即將上場,國有糧食企業怎樣才能使市場競爭的外部壓力轉化為企業的內部動力來促進管理者明智決策和企業的持續性成功?這將成為擺在糧食企業財務戰略管理面前的一個新課題。本文就糧食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基于戰略管理視角,在新形勢下就糧食企業財會工作明確管理會計的核心地位,積極應對財務管理中的各種困難,加快財務管理觀念、理念的轉變,運用現代企業管理方式管理企業,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機制,推動企業轉型發展的角度進行探討商榷。

一、糧食企業管理會計運用的意義

管理會計顧名思義是面向管理者的會計,是通過運用財務會計系統所提供的資料進行再加工、再提煉、再延伸,進而形成更高層次的管理信息,為企業預測前景、規劃未來、經營決策、改進管理、控制、評價各責任單位的經濟活動,提高經濟效益和社社會效益,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圖謀發展。以數據分析為核心的管理會計實現了“會計”與“管理”的高度統一,通過對經濟前景的預測,進行戰略、經營決策,制定計劃、預算以及對企業內部進行業績考核,為企業在決策規劃和控制評價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管理會計在糧食企業中運用,一是促進傳統糧食財務職能的轉變,從戰略的高度,提升企業精細化管理水平;二是為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資料,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三是客觀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規劃經營目標,強化內部經營管理,發揮企業經營管理職能;四是增強企業競爭力,促進糧食企業轉型發展。

二、新形勢下糧食企業管理會計運用的困境

多年來,受傳統的經濟管理理念及相關糧食政策的影響,糧食企業現金流管理、成本控制、效益觀念仍然比較落后,財務管理模式簡單而粗糙,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的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的提高。(一)管理意識淡薄。糧食企業負責人對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認識不足,習慣于用經驗和主觀判斷財務管理活動,仍舊停留和滿足于傳統的記賬、算賬等微觀層面上;由于缺乏管理會計的價值意識,使現實的操作環節遺留下許多“成本問題”。管理會計的預測、分析、決策、控制、監督等重要職能不能充分發揮,與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要求尚有較大差距,已不能適應糧食市場化改革和企業轉型發展新形勢的需要。(二)管理模式落后。目前,在大多數糧食企業中,由于受計劃經濟和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財務管理模式相對滯后,無法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新環境和現代化企業的發展需求。企業財務管理的重點在糧食儲備、資金、補貼、經費等層面上,而沒有充分認識到財務預測與決策、財務風險控制、財務分析以及財務監督等工作的重要性。盡管管理會計在部分糧食企業中得到了推廣應用,這僅僅是參照應用了部分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還有很多非常有益的管理會計方法并未得到應用,還是處于零星分散狀態,彼此缺乏有機的、緊密的聯系,尚未形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其作用沒有真正得到體現。(三)財務軟件缺陷。近幾年,盡管糧食行業至上而下大力推進智能信息化建設,先后建成會計報表報送、糧食倉儲管理可視化、糧食收購“一卡通”等系列管理系統,就是沒有推進統一的會計核算管理系統,造成糧食企業所用會計核算軟件品種繁多,功能千差萬別。由于管理會計對財務管理軟件的需求層次、功能深度有一定標準,一般使用ERP系統將人、財、物一體化的企業管理軟件。因此,現有軟件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很難滿足管理會計運用的需求。(四)素質要求差距。由于管理會計的運用是通過會計人員具體運用到糧食企業的日常經營中去,因此會計人員的素質對于管理會計的實際應用至關重要。糧食企業是微利行業,經濟效益較低,員工待遇普遍不高,現有企業會計人員普遍存在學歷不高、專業知識一般、年齡偏大、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對新興的“互聯網+”等營銷模式和理念缺乏了解和學習的能力,無法推進管理會計的管理創新;會計人員素質跟不上,就使他們沒有精力和能力去實踐管理會計,這些因素限制了管理會計在糧食企業中的普遍應用。

三、推進糧食企業管理會計運用的對策及建議

面對糧食企業管理會計運用中的問題和不足,只有明確管理會計的核心地位,積極應對財務管理中的各種困難,提出加快管理觀念轉變,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機制,才能促進糧食企業轉型發展。(一)更新觀念,踐行管理會計。糧食企業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必需更新觀念,推進管理會計運用。企業主要領導和財務團隊都要加強學習,在提高對管理會計認識同時,一要根據糧食企業改革發展的實際需要,重新調整財務管理職能的組織架構,在持續推進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基礎上,大力推動核算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的轉型,切實做好現有財會人員定位的轉換;二要加快推進糧食企業財務共享模式的構建,為會計轉型提供有力的工作環境,積極運用管理會計職能來預測、控制、反映企業的經濟活動的執行情況,做到事前預測規劃,事中監督控制,事后歸納入賬;三要做好管理會計在糧食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職責定位,真正發揮好管理會計的戰略支撐、決策支持、管理建議、風險管控等作用;營造會計人員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圍,從法律角度明確其職責、權限和義務,對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規范財務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解決公司監督弱化將起到積極作用,可有效解決會計領域出現的一些問題。(二)完善機制,管理模式創新。糧食企業要以這次轉型發展改革為契機,對內通過加強精益成本管理和全面預算管理等降本增效;對外加快糧食產業延伸與品種結構轉型升級等主動應對挑戰;同時,增強管理會計的權變性特征,通過資源配置上的求新、求變以獲得生存與發展的機遇。首先,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完善“一縣一企”經營管理機制,促使管理模式不斷創新。一是完善糧食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建立責任追究制度,規范財務監督機制,合理有效運營資產;二是建立健全財務收支預決算管理制度,以儲備庫試點,逐步推開;三是實行以收定支,加強收入成本核算管理與監督;四是實行可控費用定額與量化管理,不可控費用目標責任管理。其次,設立管理會計專門機構,成立管理會計組織,更好地發揮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一是財務內控管理模式,明確管理會計人員的職責分工,落實財務的監督、跟蹤管理制度,有效形成企業內部財務互相監督的管理模式。二是不斷完善績效考核模式,更好地推進管理會計在糧食企業績效評價中的運用與發展。通過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績效考核模式,有效地評價企業經營計劃實施、經營決策、經營成果、勞動效率、財務管理、分配制度、法律法規及制度執行情況,有助于促進糧食企業健康的發展。三是財務管理的模式必須定期將企業的經營情況以及費用的消耗情況等主要財務指標進行公開,在確保財務管理工作透明的同時,要充分發揮全體職員主人翁意識,加強對企業管理會計工作的有效監督,不斷完善企業財務管理。四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只要制定先進的管理思想、職員認同的價值觀念、嚴格的管理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職員的潛力。(三)統一軟件,確保信息可靠。由于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是現代企業管理系統中兩個緊密聯系的子系統,重視財務會計的基礎工作,才能為管理會計提供可靠的數字來源,同時不斷推進管理會計工具的開發、創新和統一標準,可以給企業效益的穩定增長帶來技術和方法的有效支撐。一是各級糧食主管部門和企業核心管理層都要高度重視,將管理會計工作納入整體規劃,從機構、制度、人才、工具等多方面建立完善應用環境;二是通過互聯網創新的管理會計組織及其制度設計,構建糧食管理會計報告體系,以統一使用ERP管理系統信息化為主要手段,以經營數據為主要內容,相關信息支持的管理信息系統,實現業務與財務管理的統一;三是以預算管理作為管理會計運用的工具,利用SWOT分析成果,關注威脅和劣勢,識別風險并應對措施,實現內控與信息化系統的融合效率。其次,不僅著眼于內部環境管理,更關注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在決策時充分考慮競爭對手狀況、環境狀況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動態等。再次,糧食主管部門加強對財務監督管理力度,促使糧食企業認真實施會計法和《企業準則》,規范會計行為和會計核算,自覺接受審計、財政、銀行、稅務社會審計組織等部門指導和監督。一要熟悉糧食經營特性和管理重點,發揮內審機構的職能作用,加大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促進建立和健全企業各項財務管理制度,有效規范糧食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確保財務信息準確可靠。二要內審機構每年定期對企業的年度經營狀況、財務的收支、經濟責任等進行內部審計的基礎上,還要對企業管理會計工作以及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予以評價。內部審計中發現管理會計工作或內控制度中存在的漏洞以及問題,應督促企業及時進行整改。三要在系統內部定期或者不定期開展財務檢查活動,促進糧食企業之間在財務管理工作上的橫向交流,有效提高系統內部整體財務管理水平。(四)加強培訓,提高素質能力。糧食主管部門應將管理會計人才建設放在首位,全方位、多形式、多層次、多類別地培訓糧食企業供、產、銷等各部門的管理人員,尤其要培訓企業法定代表人,庫點負責人。通過發展和培養管理會計人才,推動會計工作由核算向理財、管理和決策轉變,推動會計人員從單純的記賬者向理財者、管理者、決策參與者轉變,促進會計人員社會公信力、社會影響力和社會地位的提高。一是加強法律法規的學習,提高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做到遵紀守法和依法辦事;二是加強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學習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和系統的專業理論,拓寬知識面,具有管理會計實務技能;三是注重計算機和網絡信息技術的學習和運用,以適應新形勢下的財會工作;四是通過院校招聘、委培、職員進修等方式,解決會計人才斷層和老化問題,在較短時間內能培養一批年紀輕、素質高、能力強的會計人才梯隊。

總之,管理會計的運用對推進糧食購銷市場化和糧食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轉型發展的糧食企業來說,是一場從思想觀念到管理機制的深刻變革,盡管目前尚處于探索償試階段,面臨的各類矛盾和困難較多,只要把轉變觀念作為行動先導,勇于創新、敢為人先,將管理會計融入到企業管理系統中,形成一種合力,才能促進糧食企業轉型發展。

參考文獻:

[1]錢會嬌.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國有糧食企業財務管理工作[J].中國糧食經濟,2009(3):45.

[2]施振萍.論管理會計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作用[J].價值工程,2014(5):163-165.

[3]孫珊珊.論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J].新財經:理論版,2012(7).

[4]廖梅芬.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國有糧食企業財務管理工作[J].中國糧食經濟,2016(2).

[5]唐蓓利.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的運用[J].西部財會,2013(03).

[6]廖曉靜.我國中小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財務風險的相關性研究[J].時代經貿,2016(22):23-24.

[7]陸學忠.股權融資與債權融資的比較研究[J].時代經貿,2015(13):118-120.

作者:史成剛 單位:建湖縣糧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