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問題對策論文

時間:2022-03-12 08:56:00

導語:經濟問題對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問題對策論文

[摘要]縣級政府的合理定位,對縣域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所謂政府的合理定位,是相對于目前政府經濟管理職能存在的“越位”、“錯位”和“缺位”而言的,就是政府要不斷轉變職能,從直接參與生產經營活動,代行企業和市場職能,轉向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建立和維護市場秩序,為微觀經濟主體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上來。縣域工業結構雷同、發展路子互相照搬、城市建設相互攀比等造成了縣域經濟特色不足,相互競爭,內部出現混亂,導致發展受阻。很多小企業處于同一加工層次、加工環節,很容易出現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情況。縣域經濟中的民營經濟、中小企業應當考慮如何形成核心企業帶動其他企業,從平行關系向立體和互補過渡,加強內部的協調機制與管理機制。

"郡縣治,天下安”。自秦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斗轉星移,改朝換代,縣級建制一直延續至今。縣域經濟,是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的現實與傳統的優勢要求我們走縣域經濟之路,但路該如何走?發展的方向在哪里?

一、走近縣域經濟

1、農民老李的煩惱

5月,中原大地,陽光明媚。田間油菜花香,陣陣撲鼻而來。

位于中原L縣的農民老李沒有“五一黃金周”的閑情逸致,而是滿臉愁容。5月5日,記者在他們村西田間見到老李時,他與老伴正在原是蘋果園的自留地上栽種棉花。

“去年冬天,我把所有的蘋果樹全砍掉了。”老李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沒辦法,因為蘋果根本不賺錢。5年前,縣里說,種蘋果發財,我就騰出幾塊地栽上蘋果樹。我們村很多戶都種了。可是,等到我們的蘋果結果的時候,市場已經不太好,賣不出錢了。蘋果上市的時候,沒有銷路,我就騎車去幾十里以外的鄰縣村莊賣,一塊錢十多斤,一天下來賣完還不足8塊錢。賣不完的,有的壞掉了,有的干脆喂豬了。其他村民也像我一樣,并沒有發財。”

老李指著周圍的田地對《中國經濟周刊》說:“原來這一大片地都是蘋果園,現在都砍了。我們得到的只是豐產,不能豐收。”

老李還向《中國經濟周刊》講了另外一個“煩惱”:“10年前,縣里組織村支書到山東壽光參觀學習,回來后,就號召大家蓋蔬菜大棚,種菜發家致富,當時,因為看到人家壽光種菜賺大錢了,所以我們勁頭很足,一下子鄉里蓋了很多大棚,我也蓋了四個。可是,一年后,種菜又賠錢了。因為不懂技術,而且我們這里的土質也不太肥沃。隨后,又把所有的菜棚給拆了。”

說到這兒,老李苦笑著問:“誰能給我們農民指出市場在哪里?怎樣投資?”

2、田老板的傷心事

同是L縣的田老板原來在L縣的一家“很賺錢”的工廠當工程師。后來,那家工廠由于經營不善,1993年破產。田老板這位工廠的“能人”成了“無業游民”。

1994年,田老板開了一家生產編織袋的工廠,隨后幾年,銷路甚廣,利潤一路攀升。可是,2003年已經關張。

“現在,全縣有20多家編織袋廠,大家產品都是一種,就只好拼價格,價格大戰往往打得不亦樂乎,最終落個幾敗俱傷的結局。”田老板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據《中國經濟周刊》調查,L縣的其它一些編織袋廠大部分已經關閉,有的已債臺高筑。

據調查還發現,縣域工業結構雷同、發展路子互相照搬、城市建設相互攀比等造成了縣域經濟特色不足,相互競爭,內部出現混亂,導致發展受阻。很多小企業處于同一加工層次、加工環節,很容易出現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情況。縣域經濟中的民營經濟、中小企業應當考慮如何形成核心企業帶動其他企業,從平行關系向立體和互補過渡,加強內部的協調機制與管理機制。縣域經濟的問題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