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汽車租賃業發展論文

時間:2022-09-17 09:20:00

導語:我國汽車租賃業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汽車租賃業發展論文

在我國,隨著整個社會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租賃也從無到有,取得了快速的發展。自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租賃行業在我國已經發展了多年,它既有無窮的活力,又需要加強監督。目前汽車租賃業的發展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一、汽車租賃業發展緩慢的原因分析

1.一些地區對汽車租賃業采取了錯誤的限制性政策。一些地區錯誤地將汽車租賃與出租汽車等同起來,并按照出租汽車的管理辦法,在規模上予以限制,如停止審批經營手續、征收高額費用等。從某種意義上講,汽車租賃更是一種新型的商品流通方式,對其限制,就如同對汽車購買行為進行限制一樣不可思議,最終結局是既增加了汽車租賃企業的運營成本,同時也非常不利于全國性汽車租賃網絡的建設;從更深層次來講,對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2.相關政策、法規尚未完善。汽車租賃業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在其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而有些問題按照原有法規和政策尚難以解決。例如:運營車輛不能跨地區經營使得異地還車、聯網運營難以付諸實施;承租者發生交通事故及丟失、損壞車輛所造成的停運損失如何向租賃企業補償?諸如此類問題等等。

3.信用評估、咨詢體系尚不健全。用戶信用狀況的不明使得租賃公司在開展租賃業務時不得不小心謹慎,國內的汽車租賃企業對本應是消費主流的私人租車者和中小企業,既要求其提供招保、繳納巨額押金,又要辦理繁瑣手續,人為地阻礙了汽車租賃的更快發展。

4.缺乏相應的社會保障和相關行業的配合。國內汽車生產廠家基本沒有介入汽車租賃業,造成了汽車租賃企業前期投入過大,負擔沉重,規模起點較低,普遍缺乏車輛更新能力。此外,金融、保險機構對汽車租賃企業的信貸、保險機制尚未健全,汽車租賃業難以引入金融、保險支持。

5.法制與道德環境不盡人意。汽車在我國還是一種貴重商品,一些不法分子惡意騙租車輛,給汽車租賃企業帶來了極大的損失,而國內法制環境尚不健全。一方面,相關政策法規尚不完善,有關部門往往因缺乏執法依據,在對此類違法案件的處理、打擊上缺乏力度,難以形成應有的法律威攝;另一方面,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個究的司法腐敗現象還在一定范圍內存在,真正從根本上解決“騙租”、“騙盜”租賃車輛問題尚需時日。此外,一些承租人道德水準低下,偷拆、偷換車輛機件,人為損壞車輛,也給汽車租賃企業帶來了不應有的損失。

二、國內汽車租賃業的發展對策

1.改變目標客戶群。目前,國內的汽車積賃公司大都只著眼于本地客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本地客戶會逐漸退租自購車輛,于是租賃公司的利潤縮水也就在情理之中。

針對目前的實際情況,開發異地客戶,使之成為主流,將是以后的一個利潤增長點。根據調查資料顯示,那些工作地點不單一,并與家庭分隔兩地的商務人群正在不斷擴大,他們一般在工作時間來到當地。如果他們能很方便租到車,肯定會養成一種租車習慣,畢竟自駕車比乘坐出租車有許多不可比擬的優勢。

2.實施多元化經營。原來汽車租賃業的各種稅費、保險,以及平時對汽車的保養、維修、人員開支等費用本來就很高,再加上目前中低檔車紛紛降價,消費者買車欲望高漲,車輛租賃率急劇下降,使汽車租賃業的利潤大幅縮水,許多公司面臨生存困難。要擺脫這種困境就必須從多元化經營入手,就是不但從事汽車租賃業務,還從事新、舊車的銷售服務。

同時租賃公司還可以給客戶提供一種可逆性的汽車消費方式。傳統的經銷商在把車銷售給客戶后,如果客戶不喜歡也沒有辦法,只能自己消化。但如果從租賃公司購買后,客戶不喜歡則可委托租賃公司把車租出去再換一輛車,變不可逆消費方式為可逆消費。目前新車型的推出速度比較快,價格不斷下降,令許多消費者購車時比較猶豫,但如果有一個很容易換購方式,對于客戶買車將是一個促進。3.增強產業關聯性。歐美國家的大型汽車租賃企業都與汽車生產企業、汽車銷售企業、金融企業、旅游企業有著緊密的聯系,他們之間或者互相控股、參股,或者汽車租賃企業本身就具備前后關聯企業的某些功能。現在已經入世了,國內的汽車租賃業絕不能再孤軍奮戰,必須形成關聯資源優勢,互相扶助。

4.汽車租賃業必須積極引入金融支持和保險機制。在國際上,汽車租賃業已經與銀行業、保險業形成了緊密的跨行業合作機制,不僅促進了汽車租賃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同時也帶動了這些行業業務規模的擴大。在銀行業務方面,有資料表明,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就向銀行開放了汽車租賃業務;在加拿大,1997年全國租賃汽車數量占到汽車銷量的46%,約140萬輛,而由汽車租賃發生的信貸高達124億美元,已經超過了購車信貸,并達到了2∶1的關系。在國內銀行業、保險業與汽車租賃業之間的合作機制尚不健全,但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認識到了汽車租賃業引入金融支持和保險機制的重要性。汽車租賃作為一個高投入、慢產出的行業,決定了其發展離不開銀行的支持,而目前各大銀行對出租汽車行業有貸款支持優惠,對個人購車也有按揭優惠,但汽車租賃業尚無緣獲得“青睞”。在保險業務方面,業內人士也正在探討汽車租賃信用保險的可行性,并對其所具有的帶動相關險種業務增長以及促進汽車租賃業規避運營風險等方面的作用表現出積極和樂觀的態度。

如何真正引入金融支持和保險機制,已成為擺在有關部門和汽車租賃企業面前的一個迫切課題。在這一點上,只有依靠各有關方面的不斷努力和探索,才能真正形成一種“雙贏”或“多贏”的良好的跨行業合作機制,也才能最終促進汽車租賃業自身以及相關行業和領域的共同發展。

總之,同國際汽車租賃業發展水平相比較,我國的汽車租賃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無論是在資金、實力、規模上,還是在品牌、技術上,都難以與國際企業相抗衡。隨著中國加入WTO,國外汽車租賃企業勢必也會加快進入中國市場的速度,因此,國內企業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一方面不斷提高自身經營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吸收國際成熟的技術和模式,以實現行業整體水平的發展和飛躍。只有這樣,中國的汽車租賃企業才能不斷發展、壯大,才能真正具備與國際競爭對手抗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