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下食品包裝前景

時間:2022-12-11 10:22:00

導語:低碳經濟下食品包裝前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低碳經濟下食品包裝前景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是當今世界正在興起的一種發展方式。低碳經濟將成為較長時期內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主題,是中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要內容。隨著低碳經濟的活躍,“低碳”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一個重要關鍵詞。“低碳經濟”的理想形態是充分發展“陽光經濟”、“風能經濟”、“氫能經濟”、“生物質能經濟”。它的實質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為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操作性詮釋,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綜合創新與實踐,是實現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全球性革命。

從低碳經濟的角度來看食品行業,食品行業中拒絕過度包裝,使用再生材料或可持續性森林產品做生產的呼聲也日益高漲,除了行業人士之外,社會大眾呼吁低碳、環保包裝的聲音也越來越高。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筆者覺得除了人們認知水平的提高之外,還與“過度包裝”所造成的影響有一定的關系。商品過度包裝已成為當今社會一大公害,它不僅給社會帶來經濟損失,而且還帶來了一些社會問題。過度包裝不僅造成了巨量的生活垃圾,而且還助長了商業欺詐之風,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資料顯示,一些豪華商品的包裝成本已占到產品總價的三分之二,更有黑心商家趁機搭售其他商品,消費者以不菲代價購得普通的甚至劣等商品。除此之外,過度包裝還誘發社會奢侈風氣,暗藏腐敗行為,加劇社會不和諧。天價月餅、天價洋酒、天價保健品等,誘發社會奢侈之風;過度包裝的節日禮品被有些人搭配著貴重的有價證券、禮品甚至金錢,大開賄賂之道。

食品的過度包裝影響的不僅是我們的日常生活,同時還在浪費者我們人類有限的能源。拒絕過度包裝,倡導環保、低碳包裝將是大勢所趨。食品包裝是食品流通市場之前,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筆者發現影響食品包裝能否低碳化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包裝材料和包裝設計兩大方面。

一、食品工業中包裝材料的低碳發展方向

首先食品工業中常見的是重復再用包裝材料,可以大大減少原材料的使用。重復再用包裝,如啤酒、飲料、醬油、醋等包裝采用玻璃瓶反復使用。其實瑞典等國家實行聚酯PET飲料瓶和PC奶瓶的重復再用可達20次以上。當然包裝材料的重復再用,僅僅延長了塑料等高分子材料作為包裝材料的使用壽命,當達到其使用壽命后,仍要面臨對廢棄物的處理和環境污染問題。

其次是可食性包裝材料。幾十年來,大家熟悉的糖果包裝上使用的糯米紙及包裝冰激淋的玉米烘烤包裝杯都是典型的可食性包裝。現在一般采用的可食性保鮮膜,已發展成具有多種功能性質的,由多種生物大分子(蛋白質與多糖)和脂類制成的多組分食用膜。此種復合膜主要是通過不同分子間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種穩定的乳狀液,然后干燥使溶劑揮發而形成的多孔、透明或半透明的三維網絡結構的薄膜,這種多孔的網絡結構使薄膜具明顯的防水性及一定的可選擇透氣性,因而在食品工業,尤其在果蔬保鮮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再次是可降解材料。可降解材料是指在特定時間內造成性能損失的特定環境下,其化學結構發生變化的一種塑料。可降解塑料包裝材料既具有傳統塑料的功能和特性,又可以在完成使用壽命之后,通過陽光中紫外光的作用或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作用,在自然環境中分裂降解和還原,最終以無毒形式重新進入生態環境中,回歸大自然。據報道,一種新型環保型食品包裝材料可望近期在美國問世。這種新新研制成功的食品包裝薄膜能夠阻止氧氣的滲入,從而達到保鮮的效果。由于這種新型材料的成分主要取自干不適合食用的蔬菜和水果,因此它是一種可以自然分解、符合環保要求的材料。估計這種新型材料將來很可能取代傳統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而成為食品包裝業的主要材料。

二、食品工業中包裝設計的低碳發展方向

在食品包裝領域中,產品包裝的外形也同樣重要,因此,設計師們在進行包裝設計的時候,除了要追求創新,還應該努力傳達出產品的品牌特性和個性,盡量減少材料的使用。

從食品包裝的環保要求來看,產品的整體重量和包裝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兩個因素。而有針對性的設計策略能將品質融入到產品中,從而提高企業的價格點和利潤空間,降低對材料的浪費。如美國市場上常見的立方體酒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能以獨特的外形使產品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著名的紙箱生產商切薩皮克公司的營銷總監鮑比•霍頓認為,良好的設計和合理的結構不但能減少包裝廢料,而且還能在某些情況下減少對塑料的使用。

使用環保的包裝材料,加上有針對性的設計,必然會減少材料的浪費,相應地也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了利潤,但低碳的意義遠不止此,更好的是減少了碳排放量,保護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營造了良好的生活氛圍。

當前,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不可抗拒的世界經濟發展潮流。不管是歌本哈根會議,還是全國兩會的低碳熱議,種種跡象表明,探尋低碳之路已是社會發展趨勢和人們的共識。任何一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都離不開對資源的有效與合理利用,我國近幾十年經濟高速發展,成就舉世矚目,但無可否認的是,我們的經濟發展模式還是建立在高能耗和高污染基礎上的。在食品工業領域,環保、低碳的聲音不斷高漲,“過度包裝”、“盲目包裝”等高碳包裝方式也有所改善,但面對現有的成績我們不能松懈,應該努力探索更好的低碳包裝形式,使食品包裝朝著低碳經濟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