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與產業布局優化升級的思考

時間:2022-12-23 10:27:26

導語:投資與產業布局優化升級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投資與產業布局優化升級的思考

近年來,湖南省委省政府緊抓機遇、積極探索,推進“兩型社會”建設。2008-2014年,湖南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70萬億元,年均增長28.0%,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投資發展最快時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年均達64.1%,有效促進了“四化兩型(四化是指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和信息化,兩型是指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四個湖南(綠色湖南、創新湖南、數字湖南和法治湖南)”和“三量齊升(指經濟總量、人均均量和運行質量的同步提升)”以及全面小康建設,全省經濟規模、產業裝備水平和城鄉面貌等均發生了深刻變化。

投資與產業布局現狀

1.加快農林牧漁業建設,促進農業現代化2008-2014年,全省累計完成農、林、牧、漁業投資2685.99億元,占全部投資的3.1%,年均增長54.2%,是全省投資增長最快的基礎產業。2.擴大工業投資,加速新型工業化進程2008-2014年,全省累計完成工業投資3.63萬億元,占全部投資的41.8%,年均增長28.8%。制造業作為核心產業投資規模快速擴大,累計投資2.98萬億元,年均增長31.7%,占全部投資的34.3%。其中,在全國具有比較優勢的非金屬礦物制品、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農副食品加工、通用設備制造和專用設備制造等五大產業累計投資1.25萬億元,占全部工業投資的34.4%。3.強化產業發展基礎,推動新型城鎮化進程2008-2014年,全省累計完成基礎設施建設2.03萬億元,占全部投資的23.4%,年均增長22.2%。其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累計投資8875.63億元,占全部投資的10.2%,年均增長34.8%。道路運輸業累計投資5867.94億元,占全部投資的6.7%,年均增長20.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累計投資3488.77億元,占全部投資的4.0%,年均增長12.8%。房地產開發投資1.62萬億元,年均增長22.2%,占全部投資的18.6%。4.優化環境,注重民生保障和生態環境建設2008-2014年,全省累計完成民生工程、社會保障和生態環境建設5720.18億元,占全部投資的6.6%,年均增長37.5%。

投資規模及效益評估分析

1.投資規模情況2008-2014年,湖南固定資產投資率年均64.9%。分年度看,全省投資率逐年走高,2014年達到81.2%,比2008年提高38個百分點;完成投資2.2萬億元,是2008年的4.4倍。分產業看,全省投資均衡中有差異,行業優化趨勢明顯。一產業投資率較低,為12.0%;二產業投資率適中,為60.1%;三產業投資率較高,為88.1%。2.投資效益評估2008-2014年,湖南投資效果系數年均0.18。具體來看,一產業投資效果系數為0.58,成為全省投資效益最好的產業。其中,農業和漁業投資效益更加突出,效果系數分別為1.22和1.19。二產業投資效益較好,投資效果系數為0.20。其中,建筑業投資效果系數為1.2;制造業投資效果系數為0.23。在規模工業制造業中,技術含量高的行業附加值高,投資效益也較好。其中,煙草制品業投資效果系數為3.16,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為0.49,專用設備制造業為0.42,汽車制造業為0.40,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為0.33。三產業投資見效慢,投資效果系數為0.14。其中,金融和居民服務業是亮點。金融業投資效果系數為2.38,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為0.58,批發和零售業為0.54。主要問題1.整體投資不足與產能過剩并存2008-2014年,全省年均投資率比全國平均水平低7.6個百分點,在全國排名23位,全省投資規模總體看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尤其在一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民生工程和社會保障、生態環境改善等方面歷史欠賬還較多。2008-2014年,全省漁業投資率僅為9.1%,農業9.5%,畜牧業12.8%,林業20.5%,表現出投資嚴重不足。2.投資規模偏小與行業分散并存2008-2014年,在現有統計的95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中,行業累計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重達到2.0%及以上的只有房地產業(18.6%)、公共設施管理業(8.3%)和道路運輸業(6.7%)等10個行業,合計投資占比為52.9%,其他85個行業合計僅占47.1%。3.投資率走高與效益下滑并存2008年以來,全省投資率逐年走高,2014年達到峰值。但卻伴隨著投資效果系數的逐年下滑。其中,2008年效益最好,投資效果系數為0.42;2014年下滑到低谷,投資效果系數僅為0.12。

思考與建議

1.強化基礎,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民生工程、社會保障和生態環境改善等領域的投資一是要以新農村建設為基礎,進一步加強農田提質改造和水利管理業建設。按照“田成方、渠成網、路相通、信相連”的原則進行改造提質。二是要以推進新型城鎮化為核心,在強化城市公共設施建設、擴大城鎮承載能力等方面更加用力。三是要以城鄉一體化為關鍵,進一步加大“水利、交通、能源和信息”四網建設。四是以人為本,在教科文娛體衛事業、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等民生工程方面加大建設力度。五是要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在生態環境和人居保障等方面擴大投資規模。2.突出重點,提升產業集中度和區域核心競爭力目前,湖南投資的核心問題是要進一步加大在全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投資規模,努力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區域核心競爭力。主要包括農、林、牧、漁業,建筑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農副食品加工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廣播、電視、電影和音像業等。3.填補空白,加快薄弱領域建設目前,湖南還有很多領域有待開發,在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社會工作,研究與試驗發展,居民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資本市場業等領域,全省投資建設幾乎還是空白,還有很大的拓展和開發空間。4.優化布局,下決心化解過剩產能主要是壓縮缺乏比較優勢的傳統行業的建設,包括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主要是火力發電),“小而散”的非金屬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家具制造業,紡織服裝、服飾業,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倉儲業等。5.統籌兼顧,著力提高投資效益要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在產業布局上,應以比較優勢產業為重點加強投資;在地區布局上,要以地方經濟特色為導向;在資金保障上,要以激發民間投資為著力點。2014年末,全省各項存款余額高達3.01萬億元,其中,各類儲蓄存款余額1.64萬億元,可用于社會經濟發展的資金還有待于金融創新和資本市場釋放。

作者:趙敬明 單位:湖南省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