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技術創新與經濟效益探討
時間:2022-01-03 11:01:39
導語:企業技術創新與經濟效益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隨著礦井開采深度的增加,許多技術難關相繼出現,對于生產技術的要求隨之升高。煤炭的生產一般規模大,適合于集中開采,因此依靠技術創新提高經濟效益是必然趨勢。
關鍵詞:煤炭企業;技術創新;經濟效益
1煤炭行業現狀
目前從我國煤炭資源貯存條件來看,大部分都適宜井工開采。礦井的深度從幾百米到上千米,作業場所黑暗,工作空間十分有限,水、火、瓦斯、礦壓、粉塵等一系列惡劣的自然條件直接威脅著煤礦的安全生產,其中的規律目前還未完全掌握,必須加大科技投入,并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而煤炭作為我國主要能源的狀況在短期內難以改變,為了避免煤炭開采對礦區環境的繼續破壞,國家和煤炭行業必須考慮煤炭資源與環境協調開采問題,轉變煤炭開采理念,依靠技術進步,將煤炭生產活動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程度。”從煤炭開采過程的規律來看,隨著時間的推移,煤炭的開采場所還繼續向深遠發展。隨著礦井開采深度的增加,許多技術難關相繼出現,對于生產技術的要求隨之升高。煤炭的生產一般規模大,適合于集中開采,因而依靠技術創新提高經濟效益是必然趨勢。當前,我國煤炭行業仍然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人員多是制約煤炭企業發展的包袱。由于人員多,專業技術人員比重小,機械化程度低,加重了煤炭企業的負擔,成為煤炭企業進一步發展的一大障礙。科技成果的數量和質量,與煤炭生產需求很不適應,技術管理水平低。由于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煤炭企業以煤炭的開采為主,對技術創新的重視不夠。對于技術創新也僅僅是被局限在如何提高煤炭的產量上,對于技術創新的能力和程度低。相關政策對于煤炭企業技術創新的支持在逐年增加,但仍不能滿足其發展需要。對煤炭企業的技術創新扶持力度不足,導致煤炭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不足。如果想要技術創新,除了要投入大量資金外,還要有足夠的科技創新人才,而煤炭企業技術創新人才嚴重不足。
2煤炭企業技術創新與提高經濟效益的影響因素
煤炭企業在政策規定和市場結構發生變化的環境之中有著強烈的技術創新要求,但在種種條件的限制下,技術創新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如果想要系統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先對煤炭企業技術創新與提高經濟效益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安全高效礦井的建設過程主要依靠科學技術發展采礦新技術。”煤炭企業技術創新是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相互作用的結果,本文主要從政策因素、社會環境因素、技術因素和經濟因素進行研究。
2.1政策因素
政策對于煤炭企業技術創新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相關政策引導和鼓勵技術創新,如果能出臺相關的政策措施,就能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而對于煤炭企業而言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因而政策的導向作用對于企業的技術創新有著重要意義。制定和推行一項科技政策,除了要考慮技術本身的需要外,還要充分考慮發展的相關因素,而且要在一定的歷史時期之內起作用,所以政策必須具有預見性,能夠預測到未來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趨勢,把當前和長遠很好地結合起來。然而任何政策的制定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一項政策還要具有一定的彈性,也就是要有一定的靈活性,以便在不同的情況之下,能夠有一定幅度地去調整政策。政策與技術創新的速度相適應,離不開當前經濟能力、生產水平和科學技術能力,對此需要認真分析和正確處理,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
2.2社會環境因素
社會環境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產生了深遠影響,影響企業的組織和管理。社會環境對企業的創新主體具有影響,與此同時也影響企業的管理人員,在世界觀、價值觀以及創新方式上產生深遠影響。因此,企業的技術創新在社會環境中發展,同時也受到社會環境的制約和影響。
2.3技術因素
煤炭企業的技術創新以技術研發的投入和配置為代表,其中包括企業科學與技術兩方面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同時也有新技術與新方法的開發與設計。技術創新是新技術和實際應用的發展過程,是利用技術成果改進生產活動的基礎,可以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國外各主要產煤國家的發展經驗證明,煤炭行業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科學技術進步的歷史,采用新技術促進煤炭的開采、加工和利用。為了實現煤炭行業的快速發展,在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根據自身的特點和需要,積極合理的利用當前世界各國取得的技術成果,引進必要的先進技術設備,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自主創新和引進技術,并不是彼此對立互相排斥的,而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自主創新,自力更生,決不是閉關自守,盲目排外。任何一個國家不論是科學技術多么先進,都不可能生產自己所需要的一切。引進必要的先進技術裝備,結合自身實際進行再創新,有助于用現代技術提高我國的生產技術。
2.4經濟因素
煤炭企業的技術創新離不開資金投入,資金的投入是維持企業技術創新的必備條件。企業資金短缺,技術創新就受到制約。資金持續缺乏,技術創新就受到限制。對企業來說,企業明確融資問題,資金的投入多少將影響企業的技術創新。
3煤炭企業技術創新與提高經濟效益的實現途徑
3.1產學研相結合
發展技術創新,教育是基礎。煤炭行業科技人員比重較低。因此,要增加智力投資,加速培養科技人才。“我國現代化采煤技術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尚需不斷研究開發新技術。”而煤炭科研人員比重小,因此,要加速煤炭科研機構的建設,充實試驗手段,充分掌握國內外煤炭科學技術的發展情況。重視煤炭應用技術的基礎研究與軟件開發工作,包括煤礦技術政策、技術標準、技術規范、技術規程的研究制定、礦區地質和基本情況的圖冊資料的調研和編制、煤礦環境條件和基本技術要求的研究。先進的生產技術與科學管理,是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方面。如果沒有現代化的管理,先進技術就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生產越是現代化,對于科學的管理要求越迫切。在企業管理上逐步實現了管理體制和管理機構的高效率,管理方法科學化,管理技術自動化。引進技術必須相應地與科技工作相結合,以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自己的技術體系。為了加快煤炭企業的發展,除了立足國內,還必須廣泛地開展國際技術交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發展中國家是這樣,即使是發達國家也是如此。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已不可能有任何一個國家在所有技術上都是先進的,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對任何一種技術都要從頭摸索。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不能脫離我國現有的基礎,在現代科學技術原理的基礎上,對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從而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水平和生產能力。要把對國外先進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作為發展我國科學技術的一種途徑。
3.2加強政策扶持
政府應給煤炭企業的技術創新更多的扶持與政策優惠。對于在技術創新中取得專利成果的進行獎勵,鼓勵煤炭企業與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進行合作,并從政策上支持校企合作。政府應制定相關政策提供良好的技術創新機制,來確保技術創新順利進行。目前煤炭企業技術創新的投入份額,可以增加從企業的銷售額中提出技術創新投入。在政策上激發科學技術人才的創新活力,樹立激勵創新的獎勵機制。
作者:王旭峰 單位: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參考文獻:
[1]許家林.煤礦綠色開采[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1.
[2]鄒喜正,劉長友.安全高效礦井開采技術[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7.
[3]王啟廣,楊寅威.液壓傳動與采掘機械[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3.
- 上一篇:商業經濟下財務管理工作探討
- 下一篇: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策略分析9篇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