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風險障礙及對策

時間:2022-05-11 11:21:07

導語:一帶一路風險障礙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帶一路風險障礙及對策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國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在國際的影響力也逐步擴大。“一帶一路”重大戰略引起了世界的廣泛關注,在國際和國內都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為一項宏大的戰略倡議,“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表明了融入世界、走向綜合性大國的路線在我國已經確立,在實施這一戰略的進程中,面臨著多方面國際國內的風險障礙,包括經濟、政治、安全以及思想認識等方面,本文將對“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進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礙與風險進行分析,結合國際與國內、現實與發展等綜合因素,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及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風險與障礙;對策建議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7年,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于5月在北京舉行,論壇以“加強國際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實現共贏發展”為主題,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類,達成了76大項、270多項具體成果,推動了“一帶一路”重大戰略進程,同時也加強了國際與地區合作。迄今為止,“一帶一路”建設取得了良好開局,也取得了一系列戰略成果。然而,“一帶一路”戰略倡議并不是在一個各方面都非常理想的國際環境下展開的,因此,在“一帶一路”戰略進程中,必然會面臨這樣那樣的障礙和風險,也會出現不同方面的問題。因此,在充分考慮“一帶一路”戰略的前景光明、超前性質的基礎上,評估分析“一帶一路”戰略進程中在不同方面存在的障礙風險,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為我國“一帶一路”建設出謀劃策就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本文將從經濟、政治、安全、思想認識等方面,結合國際國內、現實與發展等綜合因素,對“一帶一路”戰略進程中存在的風險障礙進行分析與評價,并從觀念、機制與政策等方面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求更好地優化“一帶一路”建設。

二、“一帶一路”建設的風險障礙

(一)經濟風險。我們不能忽視,在對海外國家的投資上,面臨一定的風險性,另外,投入巨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否盈利甚至回本,以及我國企業能否跟上“一帶一路”建設的步伐這也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1、投資回報率與債務違約風險。我們必須認識到,許多沿線國家都屬于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著市場經濟體制不成熟、商業環境不完善、行政效率低下甚至政治版圖也存有不確定性,這些都將會使投資回報率產生較大的不穩定性,給我們的“一帶一路”建設帶來風險,其中一部分投資很可能成為壞賬。如果債務國家無法償還貸款、投資的項目無法收回成本,將會給我國的經濟帶來額外的巨大壓力,而不能起到減輕經濟壓力的作用。2、中國企業可能存在的滯后問題。我國部分企業在經營方式上,仍然集中于傳統模式,缺乏創新動力,過分依賴于“出口創匯”發展模式,不重視技術創新、走出國門、創建世界品牌的深層發展策略。另外,我國的服務企業與國外相比,在企業規模、營銷與服務水平上都存在很大差距。(二)政治風險。不同的國家,基于自己不同的訴求都有各自的國家戰略與利益。不論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部分國家,還是沿線之外的個別國家,在國家戰略和利益上,與我國都存在某種程度上的不兼容、存在一定的沖突。1、沿線之外國家的戰略擠壓與顧慮。美日的戰略擠壓主要體現在:對沿線國家內的民族分裂勢力、暴力恐怖勢力、宗教極端勢力進行慫恿以擾亂社會穩定、攪局破壞;針對我國與東南亞國家的海洋主權爭端進行挑唆引發事端;利用基礎設施建設涉及的環保、勞工標準等,對“一帶一路”戰略進行攻擊等等。另外,俄羅斯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的一個節點國家,一方面它認識到“一帶一路”對其本國經濟發展所起的積極作用,但另一方面,俄羅斯實施了歐亞經濟聯盟戰略并且尋求歐亞地區事務主導權,它也存在對“一帶一路”所創建的經濟格局會破壞自身地緣政治格局的擔憂,而這一擔憂對中俄合作方面會帶來負面影響。2、沿線國家的戰略搖擺。我國與多數沿線國家并不是合作已久的重要經貿合作伙伴關系,且我國與沿線部分國家存在歷史遺留的領土領海爭端問題,存在部分國家與我國互信不足的問題。同時,這些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定力也受到外部大國態度的干擾。(三)安全風險。1、地緣安全。當今世界處于經濟深度調整期,而地緣政治的局勢復雜性也更加突出。由于“一帶一路”途徑中東、中亞等大國博弈的敏感地帶,一方面這些國家國內存在的宗教、階級、種族、地域等對立斗爭,加之部分國家由恐怖主義引起的政治動蕩,對“一帶一路”建設帶來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個別國家對中國實行“一帶一路”戰略意圖的惡意揣測也可能隨之產生。2、產業安全。“一帶一路”途徑南亞、東南亞等國家,這些國家人力資源豐富,若這些國家通過“一帶一路”基礎設施的支持大力發展本國產業,可能成為中國制造業以及其他勞動密集產業的有力競爭者。并且,依據發展經濟學原理,低附加值產業向成本更低廉地區的地區轉移是一個必然趨勢。因此,我國產業安全存在一定的風險,值得注意并防范。(四)思想觀念障礙。“一帶一路”戰略相關的部分國家,一方面,希望通過“一帶一路”戰略的實現而從中國獲取更多資金、技術、資源、市場等方面的援助和支持,而另一方面,卻由于受到傳統偏見和歐美主流思想的影響對中國產生了錯誤的認知,他們對“一帶一路”戰略產生疑慮,擔心“一帶一路”會成為中國的“殖民主義”和“擴張主義”。與此同時,部分西方國家用不良輿論進行歪曲和炒作,更是加劇了這些國家的質疑,給“一帶一路”戰略順利推行帶來了負面影響。

三、關于應對風險和消除障礙的思考

“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是建設共同市場,實現各國之間互利互惠、共同發展,為此不僅需要系統完善的框架性制度設計,還需要市場規則建設、政治環境、法律環境等多方面的配合。細節決定成敗,“一帶一路”戰略建設不能只注重項目建設,還必須重視其他規則的建設。1、建立“一帶一路”國際聯盟、配合對接各國戰略。建立國際聯盟,加強“一帶一路”法治保障,推動建立統一的爭議解決機制。加強共同治理,政治互信,文化交流,促進包容,建立“一帶一路”全球治理、區域治理的新秩序。對于“一帶一路”各國不同的歷史民族、文化宗教背景,國內存在的不同斗爭矛盾,要進行大量細致深入并具有針對性的研究分析,使“一帶一路”戰略更好地嵌入各國自身發展戰略,強化沿線各國發展戰略的相互配合與對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要積極建立與“一帶一路”相匹配的國際地位,要展示大國形象,更好地向世界宣傳分析我國“一帶一路”的框架思路、建設原則以及對沿線國家的意義。2、建立“一帶一路”國際企業合作機制、金融風險控制機制。加強全球企業間合作,打造國際資金池,積極利用國際資金和資本。宏觀上,一要深化金融監管方面的合作,要與沿線國家加強在監管方面的溝通協調;二要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作用,比如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主要承擔國家風險和買方風險;三是成立金融穩定基金,要建設金融風險國別援助機制,以此來確保沿線國家的金融安全。微觀上,一要積極實現金融領域創新,通過產融結合、科技金融等各種手段來提升金融風險管理水平,解決企業的融資風險;二要建立完善風險管理體系,積極建立全球統一風險管理平臺,為“走出去”的企業提供對外投資金融風險控制機制;三是為企業提供風險信息服務,政府相關部門、社會相關咨詢機構以及專業人士要積極利用自己的經濟信息優勢,為企業提供信息服務。3、推動“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各國應加強合作,將生態與產業相結合,發展沙漠經濟,推動生態修復,在建設過程中堅持低碳、環保、綠色,推動可持續發展,以節省資金、減少投入,同時維護人類共同利益。4、強化國內的思想準備與落實。大力宣揚其核心思想、建設意義,并對其風險進行現實針對性的提示預警,以便提升國內企業及其他社會公眾對“一帶一路”的風險認知及承受能力。另外,正確規范、引導國內“一帶一路”的理解認識,改善社會各界對“一帶一路”的認識理解。

參考文獻

[1]周方銀.“一帶一路”面臨的風險挑戰及其應對[J].國際觀察,2015(4):61-72.

[2]佟明亮.“一帶一路”戰略面臨的障礙與對策[J].黑龍江科學,2016,7(21):128-129.

[3]唐彥林,貢楊,韓佶.實施“一帶一路”倡議面臨的風險挑戰及其治理研究綜述[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5(6):139-145.

[4]魏琪嘉,肖宏偉.“一帶一路”戰略風險評估及應對建議[J].全球化,2016(2):69-77.

[5]馬昀.“一帶一路”:挑戰、風險與應對[J].經濟研究參考,2015(37):45-52

[6]趙紫霏.在實施“一帶一路”戰略進程中存在的障礙及解決對策[J].決策與信息,2016(29):11

作者:徐楊 單位:中國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