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少數民族地區會計事業發展

時間:2022-07-07 05:38:00

導語:小議少數民族地區會計事業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少數民族地區會計事業發展

由于歷史原因、自然條件以及長期以來二元經濟結構的制約,云南少數民族地區基礎設施極度落后,人口增長過快,教育落后,高素質人才匱乏,貧困現象嚴重,經濟發展水平同全省、全國的差距在不斷拉大,會計事業發展相對落后。

一、云南少數民族地區會計事業現狀

云南是個邊疆、貧困、民族眾多“三位一體”的欠發達的省份,會計管理工作雖然早已經存在,但由于地處偏遠、經濟落后、少數民族眾多、人才匱乏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對會計工作的認識層次上還不夠高,管理手段軟化,社會各界協調不暢,導致會計工作效率低下,基本上只能做到對政策的推行和落實,很難做到發展和提高。

就云南省會計隊伍來說,截至2009年末,全省會計從業人員33.66萬人。從學歷層次看,本科及以上學歷4.7萬人,占13.97%,大學專科12.63萬人,占37.52%,中專及以下學歷16.33萬人,占48.51%,總體學歷結構偏低;從職稱結構上看,初級職稱有6.23萬人,占18.52%,中級職稱資格以上的有1.97萬人,占5.85%,無專業技術資格的達25.36萬人,占75.34%,具有專業技術職稱資格的會計從業人員較少。而在少數民族會計中大多是初級人員,與內地發達省份相比,會計從業人員素質低下,遠遠不能滿足當前經濟發展的需要。

二、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民族經濟發展滯后

長期以來,少數民族陳舊的經濟觀念,封閉、落后的民族經濟心理與現代商品經濟存在的巨大反差,殘存的自然經濟觀念形成的堅固壁壘,阻礙了民族自身生產力的發展和進步,也使得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落伍于其他地區。加之少數民族地區自然資源貧乏,地處山區,交通水電等基礎設施薄弱,民族工業起步較晚,政府財力支持有限,經營管理不善,科學技術落后。原有的國有工業紛紛關閑,民族經濟發展速度緩慢,就業率很低,沒有給會計事業帶來充足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2.地方政府重生產輕管理

《會計法》規定,會計的主管部門是各級財政部門,而主抓生產經營的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稅務只管征稅工作,各行政管理部門往往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近年來財政部門主抓了會計資格考試和繼續教育工作,而對會計工作質量問題,卻很少進行監督檢查,國有資產是否流失,或流失多少,或流失去向,誰也無法知道。政府只管投入要效益,效率高低好壞無從評價。西雙版納州康瑞拍賣有限責任公司在拍賣昆曼公司32%的國有股權過程中,因監管不力而出現公司股東兩次放棄優先購買權。

3.企業規模小,會計機構和人員設置滯后

民族地區各行業很少有上規模的大型企業,很多企業包括個體工商戶都有無賬先開張營業的習慣,前期生意非常火爆,兩三個月甚至半年以后,要交稅了,要分紅了,要貸款了,才知道賬目不明。家底不清,結果是一堆亂麻,才急聘會計和出納。而新聘的會計到了單位后,很難開展會計工作,很多賬沒有原始單證做依據,有時只能根據業主的回憶、口述做賬。這樣的賬目水分重,問題多,會計工作質量不高,也沒有真正起到核算和監督作用。

4.高素質會計人才嚴重缺乏

雖然云南省幾十所高校均開設財會專業,而一些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和民族中專也開設會計專業,每年畢業的財會專業的大中專學生不下5000人。2010年全省報考會計從業資格證者高達7萬余人。由此說明我省的會計人力資源還是非常豐富的。但是大多數畢業生或者拿到會計證的學生大多選擇沿海經濟發達城市或者留在昆明,邊疆地區用人單位少、待遇低,沒有畢業生的生存和發展空間。現在民族地區企業的會計人員職稱大多是會計員、助理會計師,每年能考取會計師的鳳毛麟角,而且一旦取得中級資格證,就會上調高一級單位或者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留不住人才。

5.企業單位領導不重視會計工作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業單位領導總是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經濟效益,擴大企業市場占有份額上。很多領導認為會計工作做得好不好,最終要落到經濟效益的指標上,會計基礎工作做得怎么樣,沒有什么關系。還有部分領導認為會計捆住了他們的手腳,為什么國有企業競爭不過私有企業呢?就是因為私有企業老板說了算,用錢大方、自由,很多項目被私企搶走而國有企業落空。所以一旦項目資金落入個別管理者的手中,具體運用就不交會計管理。尤其是扶貧建設項目資金,財務管理亂,很多項目單位工程款以現金形式與個人結算,擠占挪用項目資金現象嚴重。

6.計算機應用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落后

在網絡時代,互聯網的普及使會計環境、會計依賴的技術手段發生改變,計算機技術在會計中的廣泛應用,也極大地降低了會計的處理成本。然而地處邊疆的少數民族地區,計算機信息系統應用水平不高,信息化程度低下,電算化普及程度低,管理手段落后,造成以計算機及網絡為依托的現代信息化經濟管理手段作用不能有效發揮。

三、發展云南少數民族地區會計事業的幾點看法

1.加快民族經濟建設,促進會計事業發展

民族地區應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圍繞“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加快民族經濟的建設,實現民族經濟快速增長。當前黨和圍家非常重視民族地區經濟建設,提供給少數民族地區很多的優惠政策和大量的扶貧項目,為民族地區會計事業的發展搭建了平臺,提供了機遇,拓展了空間。

2.充分認識會計的重要性,強化法律意識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要加強民族地區各級領導干部的會計知識培訓,從根本上認識到會計核算和監督的職能作用,改變“會計捆手腳”的舊觀念,正確認識會計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到做好財務會計工作是提升民族企業管理水平的關鍵。沒有扎實健全的財務會計管理制度和優秀的財會人員,企業就沒有生命力,就沒有發展前途。同時強化民族地區單位負責人的法律意識,在實際工作中切實執行《會計法》,支持財會人員依法辦事,嚴禁不按會計制度辦事的行為發生。

3.完善會計法規與道德的獎懲機制

針對以往對于違反會計法規與職業道德行為監管不力的隱患,必須建立和完善會計法規以及職業道德考評與獎懲機制。一是建立法規與職業道德監管組織,由財政部門牽頭組建會計法規與道德委員會,負責監管工作;二是建立會計法規與道德行為的追蹤記錄制度,建立法規與道德行為檔案,對在各種財政、審計、稅務檢查中,提供了虛假會計信息的人員,記入檔案,警鐘長鳴。

4.拓寬渠道,培養會計人才

針對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滯后、會計人才素質不高、人才穩定性和吸引力弱的問題,要緊緊抓住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3個環節,改革不利于人才施展才華的體制,調整不利于人才創新創業的政策,使人才得到充分尊重,價值得到充分體現。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實施民族地區人才培訓項目。每年選派一批民族地區優秀會計人員到國內、省內高校參加培訓;與高校合作,開設少數民族干部專題培訓班。另一方面要實行民族地區人才培養傾斜政策。建立民族地區人才開發專項資金,增加民族地區高級會計人才培養投入;鼓勵大中專會計專業畢業生到民族地區就業,給予各方面優惠待遇。

5.加快電算化會計建設,推動會計現代化進程

少數民族地區各級領導要充分認識到會計電算化帶給企事業單位的巨大作用,把會計電算化工作作為提高會計工作水平的重要舉措,這是會計電算化快速普及提高的前提。會計電算化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各有關單位要把會計電算化工作列入本單位管理自動化和辦公現代化建設的議事日程,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講求效益,逐步提高的原則,加大會計電算化工作的推廣,加快電算化會計建設,推動會計現代化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