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上市公司會計披露現狀及路徑

時間:2022-12-09 08:34:28

導語:芻議上市公司會計披露現狀及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芻議上市公司會計披露現狀及路徑

一、影響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因素

鑒于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研究文獻有很多,主要從以下幾個角度研究:

(一)上市公司的財務結構

陳媛媛(2008)以會計信息披露的理論基礎分析為出發點,分析了我國信息披露質量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和我國目前上市公司的財務結構狀況,并以企業的各種財務分析指標為切入點,研究了影響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因素。文章以深交所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同時提出了六個假設,采用實證分析和規范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并運用SPSS軟件進行回歸模型的參數分析,假設檢驗等統計描述,從財務結構的角度考察影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因素。最終實證研究結論表明,除法人股持股比例與信息披露質量無顯著相關性被剔除外,其他假設均成立。

(二)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

目前對治理結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股權結構、董事會和監事會特征、董秘特征等方面。

1.股陳媛媛(2008)以會計信息披露的理論基礎分析為出發點,分析了我國信息披露質量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和我國理機制的運作以及控制權的配置有很大的影響。股權結構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研究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股權集中度,即前幾大股東的持股比例。有研究表明,股權集中度越高,會計信息披露質量也越高,即股權集中度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正相關;二是股權構成,即各個具有不同背景的股東集團分別持有的股份屬性。武洋(2012)研究表明,國有股比例越高,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越低,而流通股比例越高,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越高。

2.董事會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董事會在監督公司財務會計報告生成及其最終披露中發揮關鍵作用。董事會結構主要有董事會規模、獨立董事比例以及董事長與總經理是否兩職合一等。董事會規模比較小的公司可以根據不斷變化的環境靈活地做出決策,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董事會的監督職能也能更好地發揮出來。獨立董事作為獨立的第三方,所占的比例越高,越能發揮其監督職能,越傾向于披露質量比較高的信息。兩職合一會導致董事會的獨立性削弱,降低了對經理有效的監督與制約,從而公司的監督機制會出現缺陷,進而影響對外披露的信息質量。

3.監事會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監事會是上市公司的股東大會的代表,對董事會和經理層有監督作用,并且對公司的重大經營管理問題進行戰略決策。監事會的規模是其行使監督權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監事會的規模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呈正相關關系。同時經研究發現,監事會會議次數越多越能有效地減少成本,以及監事會成員持股比例和領取薪酬比率也會對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產生影響。

4.董秘特征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董事會秘書是公司各方利益交匯的樞紐點,對外起著代表公司的對外發言、與政府主管部門聯系的重要作用;對內是公司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之間的協調人,還是公司資本運作的參與者。董事會秘書所處的特殊地位與其所起的重要作用,決定了董事會秘書在提升信息披露質量方面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三)制度安排、報酬契約對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

會計信息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物品”,也具有相應的“制造者”和“消費者”。作為理性經濟人,都期望從“制造”或“消費”會計信息的行為中獲取收益,這樣,與會計信息的提供、消費等有關的制度安排,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會計信息的提供與消費的方式、質量等行為。與此同時,由于報酬合同的“剛性”,經營者為企業做出了貢獻,但得到的回報與其做出的貢獻不成正比例,因此經營者會產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再加上物質上不能使經營者得到滿足,最終導致經營者產生操縱會計信息等違規行為。

二、完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管理措施

(一)抓住股改契機,完善股權結構

股權分置改革解決了我國股市的“全流通問題”,國有股“一股獨大”的現象有所改變,大股東的股份可以流通,股權的流動性差異逐步消除,從而控股股東和中小股股東的利益實現方式趨于一致。流通股股權比例上升,提高了會計信息披露透明度,減小信息不對稱,同時也避免了股權結構過于分散,導致公司治理結構失效。我國上市公司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努力探索適合自身的股權結構,既要使大股東擁有話語權,也要使中小股東對其行為產生一定的約束。

(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鼓勵公司披露充分且可靠的信息,包括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存在問題等,并且確保信息真實、準確、完整和及時。公司治理結構主要表現為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經理人員職責及功能的一種企業組織結構,它是公司制度的核心,規范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能提高信息披露的治理。產權明晰是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重中之重。企業的本質是一種契約,規定了哪些成員來完成哪些任務,基本權利被分割,給了不同的利益團體。因此經營者必須按市場的意志來實施經濟行為,使資源達到合理的配置。

(三)重視激勵機制,加強信托責任

上市公司管理層持股政策,使委托雙方的利益一致,使公司治理機制得到完善。管理人員持股之后,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致力于公司的長遠發展,從而弱化決策的短期化,達到有效的長期激勵效果。但是由于股價與公司盈利密切相關,持股政策會誘致新的操縱股市行為。因此加強證券市場上信息披露的監管力度,提高信息披露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從而使得股價成為公司績效的合理指示器,為股權等權益性激勵工具的有效運用提供充分的前提。

作者:雷岳單位:陜西渭河煤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