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文化旅游產業論文

時間:2022-04-30 02:56:13

導語:三國文化旅游產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三國文化旅游產業論文

一、許昌市三國文化旅游資源分類及特征

許昌歷史源遠流長,文化旅游資源異常豐富。按照《國標》的標準,我們把許昌的文化旅游資源分為三大類,第一類:人類活動遺址遺跡。作為三國時期活動最為頻繁活躍的著名人物——曹操,他在許昌留下了很多的遺址。曹操割發代首處,毓秀臺,用來議事的儀式臺,進行重大活動的受禪臺,與軍事有關的練兵臺、藏兵洞,漢魏許都故城遺址公園等等。第二類:建筑、設施與認為旅游地。它包括四個部分,景觀建筑和附屬建筑,如魏文帝廟、三絕碑、關于挺風勒馬畫像碑;居住地與社區,如春秋樓景區、曹丞相府、鐘繇園林;歸葬地,如張公祠、愍帝陵、董妃陵、張潘二妃墓、伏皇后墓、華佗墓、王允墓、夏侯淵墓、馬騰墓等等;水工建筑如運糧河等。第三類:人文活動。這一類的內容較為復雜,有人物、事件、戲劇、文學作品、地方風俗、民間禮儀等,如曹氏父子、建安七子、郭嘉、蔡文姬、關公挑袍、夜讀春秋、許下屯田、豫劇、建安文學、三國傳說、三國地名、酒令等等。許昌市三國文化旅游資源特征鮮明。首先,具有較高的知名度、獨具特色。曹魏集團在許昌打下根據并走向鼎盛,成為中國歷史上精彩紛呈的一筆;三曹七子為代表的文人在許昌慷慨陳詞,創造出以剛健沉雄為特征的建安文學,開創了中國文學的新天地;2006年,許昌被授予“中國三國文化之鄉”的稱號,每年都要舉辦大型的文化周活動,并發行多枚三國文化郵票,進一步提升了三國名氣,具有較為廣泛的影響。其次,蘊含著極高的旅游價值,滿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三國時期遺留下的各種歷史人文遺址具有極高歷史文化價值。通過閱讀奸商墓葬、碑刻等,游客可以感受三國人物爽朗的風姿、恢弘博大的歷史場面、享受酣暢淋漓的美學體驗。通過追溯三國歷史,游客們可以積累知識、開闊視野。此外,許昌會定時開辦民俗表演、三國文化歷史周等活動,吸引更多的游客積極參與,研究古代歷史和文學,獲得更好的文化體驗。

二、許昌三國文化旅游產業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許昌擁有寶藏一樣的三國文化旅游資源,但是對于旅游資源的開發卻并沒有盡善盡美,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旅游資源開發水平低。由于某些遺址遺跡容易遭到破壞、不易保存、修復費用較高等原因,一些旅游資源處于閑置狀態,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某些非物質性的旅游資源則壓根沒有得到開發,如建安文學資源,三國服飾、飲食、生活資源,三國民俗等等。此外,許昌市的三國文化資源還存在著“封閉獨立”的情況,零散不成系統,也沒有形成較大的旅游規模。第二、管理理念不夠先進、資金短缺。目前,許昌市對于三國旅游景區的管理是事業型管理,政府管得過多過死,缺乏市場競爭,此外,資金缺乏問題,也大大地限制了景區的發展。此外,許昌三國文化旅游還存在著客源市場狹小、吸引力不強、營銷手段落后、宣傳不足等問題亟待解決。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許昌市三國旅游開發應該采取以下策略。第一、改革管理機制。改變政府介入過多的狀況,引入競爭機制,將市場完全交游旅游企業來經營管理,虧盈自負,政府不再參與具體的管理流程,迫使旅游企業尋找一切可能性來創新旅游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第二、提高旅游者內在需求。隨著人們知識的快速增強,旅游者對于旅游的文化體驗需求日益多樣化。旅游產業應該緊緊抓住這一機遇,開發旅游創新產品、提高旅游服務水平等,滿足人們日益多樣化的文化體驗需求。第三、創建旅游產業鏈機制。傳統的單一性的旅游產業化已經不能夠滿足市場的需要了,市場激烈的競爭要求構建橫向型的產業鏈,要求各個部門、行業共同生產一件“產品”,旅游產業的上游和下游要保持高度配合,景點、餐飲、交通、住宿、購物等通力合作,為旅游者提供多樣化的、豐富的旅游體驗,只有如此,才能有形成良性反應,保持產業的競爭優勢。此外,政府的資金、政策支持也是許昌市三國文化旅游產業必須利用的隱形資源。

作者:黃杰單位:許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