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游經濟發展創新方向分析

時間:2022-07-14 11:09:55

導語:鄉村旅游經濟發展創新方向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村旅游經濟發展創新方向分析

摘要:“一帶一路”為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新方向,鄉村旅游在旅游市場上的比重越來越大。鄉村旅游經濟可以帶動旅游經濟的發展,有利于實現鄉村振興。雖然鄉村旅游在資源方面有優越性,但是也存在產品單一、創新不足、配套資源匱乏等問題。要想實現鄉村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積極創新產品、引進人才,打造優質的鄉村旅游產業體系。

關鍵詞:“一帶一路”;鄉村旅游經濟;創新方向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我國城鎮化與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全新可能。優化鄉村旅游經濟是鄉村振興戰略踐行的重要路徑。新農村建設與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相輔相成,旅游產業可以加快新農村建設的建成,新農村建設可以實現鄉村經濟結構的可持續發展。對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資源進行開發,可以拉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實現社會、生態以及經濟等方面的均衡發展。

一、“一帶一路”引導下鄉村旅游經濟發展的內涵

鄉村旅游與當前返璞歸真的娛樂理念相契合。鄉村蘊含著濃厚的歷史底蘊,其鄉土氣息與自然風情的結合產生了全新的休閑生活理念。發展鄉村旅游經濟主要是以鄉村景觀為載體,主要是為城市居民所服務[1]。旅游者到鄉村享受“農家樂”,再加上豐富的民俗文化以及田野風光,可以為旅游者帶來別樣的旅游體驗,比如鄉村建筑、民間藝術、特色村落形態等。“鄉村旅游”是農村地區的實踐產物,其旅游特色內容以及形式的多樣化是其他景區不可替代的。發展旅游經濟為鄉村經濟振興提供了重要機遇,鄉村旅游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彰顯了鄉村旅游經濟發展的彈性[2]。

二、“一帶一路”引導下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現狀及優越性

(一)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現狀。鄉村旅游資源的景觀是長期實踐中形成的文化景觀,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對自然環境不斷改造,逐漸探究出自然界變化發展的規律。在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其發展規律,打造人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的鄉村旅游資源。我國鄉村旅游經濟由于地域的影響在發展方式上有很大不同[3]。發展鄉村旅游經濟,要以當地自然資源、特色資源以及人文景觀作為重要依托。例如,少數民族蘊含著其特有的旅游資源,但是農村經濟發展存在顯著局限性。民間特色是旅游的熱點,但是因為自主創新理念比較落后,造成旅游經濟發展遇到瓶頸。所以,如何推廣旅游資源,培養相關人才,成為鄉村旅游經濟發展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就目前我國鄉村旅游經濟發展現狀而言,“一帶一路”沿線鄉村旅游經濟發展呈不斷上升趨勢,但是由于地域不同鄉村旅游經濟存在很大差異性[4]。(二)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優越性。“一帶一路”的沿線地區蘊含著豐富的民間旅游資源,可以以當地的農業、牧業為重要支撐,積極挖掘多元化的鄉村資源。從空間分布來看,鄉村旅游資源的分布比較寬泛,包括自然因素以及非自然因素,其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從鄉村旅游資源的層面來看,其與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有比較密切的關系[5]。在不同環境下衍生出不同的景觀類型。即便是同種景觀,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展現出差異化的特點,會形成不同的資源特色。鄉村旅游資源的形成受到宗教、文化等情況的影響,會形成不同的風俗習慣,彰顯濃厚的地域特色。鄉村旅游經濟發展的優越性主要體現在物產政策、歷史、地理等方面,蘊含地域特色的鄉土建筑,具有豐富的特色旅游資源[6]。鄉村民俗文化在某種意義上可以吸引游客前去旅游,由此可見,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有利于實現當地民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近幾年來,國家提出鄉村振興的發展戰略,各地為實現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頒布了相關政策,有利于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對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影響。

三、“一帶一路”引導下鄉村旅游經濟發展遇到的瓶頸

(一)農村旅游經濟開發意識較差。“一帶一路”倡議的西北部地區地廣人稀,為其旅游資源開發提供了先天的地理優勢,不斷出現新的農家樂等旅游景點。但是由于受到經營管理意識的局限性,在旅游項目開發方面相對匱乏,不利于鄉村旅游經濟的創新發展[7]。(二)基礎設施匱乏。基礎設施是限制鄉村旅游經濟創新發展的關鍵因素。有些鄉村旅游景區基礎設施破壞現象比較嚴重,沒有得到有效修復,造成比較大的安全隱患,不利于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比,鄉村公路發展情況不容樂觀,不利于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8]。(三)鄉村旅游項目結構單一。大多鄉村旅游沿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對旅游項目的管理理念比較落后。旅游項目結構比較單一,造成旅游旅游資源的浪費,難以對游客形成吸引力。(四)旅游開發人力資源不足。鄉村旅游經濟開發在人力資源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大部分從業者都是農民,其專門化素養不高,沒有形成對旅游產業發展的科學認識,造成經營管理中出現許多紕漏,對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四、“一帶一路”引導下鄉村旅游經濟發展的創新方向

(一)全面統籌鄉村旅游與新農村建設發展。新農村建設與鄉村旅游的目標高度契合,相輔相成,全面實現鄉村經濟的振興發展。政府要強化宣傳教育,加大對鄉村旅游的開發力度,讓村民意識到鄉村旅游開發的重要價值,調動公眾旅游的積極性,實現鄉村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一帶一路”加強了沿線各國的經濟交流,為沿線地區旅游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全新方向。在鄉村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在“一帶一路”引導下,其沿線生態環境相對脆弱,人與自然的發展存在不協調的情況。所以,在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中,要將保護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提升工作人員的保護意識,實現其綠色化發展[9]。(二)重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一帶一路”背景下為我國西北地區農新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要想實現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要不斷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在鄉村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要統籌考慮鄉村的整體環境,將鄉村資源作為其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實現當地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旅游基礎設施在旅游產業發展中占據重要位置,為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旅游景區基礎設施、信息服務等的完善,成為吸引游客的重要優勢。信息化背景下高質量的信息服務,有利于提升游客滿意度,可以以網絡信息平臺為支撐提供更便捷的景區信息服務,實現景區旅游服務的全面提升。(三)協調旅游產業一體化發展。鄉村旅游項目開發者要按照自身需求,彰顯鄉村旅游的特色,以此吸引更多游客。要適當開發新的旅游產品,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以便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這就需要旅游產業與鄉村建設的協調發展,積極打造本土化的旅游品牌,提升其社會影響力。大多鄉村旅游項目的產品相對分散,不能形成完整的旅游產業鏈,難以在社會發展中立足。通過開發住宿、餐飲、購物以及娛樂為一體的多元化旅游,以此吸引游客并留住游客。鄉村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以當地的漁業、林業為重要依托,建構本土化的旅游經濟產業鏈,打造穩定的生態經濟體[10]。鄉村旅游項目可以通過農家菜、特色民宿、特色紀念品等吸引游客,拓展其旅游覆蓋范圍。(四)重視創新,加強專業人才培養。針對不同地區的鄉村旅游業,要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科學安排經營重點。比如生態資源比較好的地區可以發展生態旅游;有峽谷等特殊景觀的區域可以發展探險旅游;礦藏資源豐富的地區可以以這個優勢開發旅游。在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中,要實施綠色化發展,積極創新經濟發展理念,實現旅游經濟的順利轉型。

綜上所述,市場經濟背景下,旅游產業迅速發展,為農村地區的旅游發展提供了全新可能,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為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創新方向,拉動了沿線地區鄉村經濟的發展。廣大農村地區要抓住這個契機,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建構城鄉統籌發展的經濟體系,積極打造多元化的旅游產品,拓展其社會影響力,以此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實現鄉村旅游經濟的創新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煒.“一帶一路”倡議下鄉村旅游經濟一體化發展策略[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124-126.

[2]張武康,寧彧瑋.“一帶一路”背景下西安佛教旅游資源開發策略研究[J].當代經濟,2019,(2):110-114.

[3]譚杰.“一帶一路”倡議下赫哲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效路徑[J].知與行,2018,(6):128-131.

[4]閻麗.“一帶一路”視角下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與保護[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2):143-144.

[5]譚杰.“一帶一路”倡議下赫哲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效路徑[J].知與行,2018,(6).

[6]布仁門德,張薩日娜.“一帶一路”視角下內蒙古外向型經濟發展對策研究[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4):108-114

.[7]董迎春,覃才.民族地區特色旅游開發的產業化綜合與鄉村振興的價值探究[J].百色學院學報,2019,(6):97-103.

[8]李亞娟.漢長安城遺址保護視角下的鄉村旅游開發[J].遼寧農業科學,2019,(1):60-61.

[9]黨福玲.基于“草原絲路”文物資源的內蒙古鄉村旅游產業開發因素探究[J].北方經濟,2019,(1):48-50.

[10]戰麗梅.山地鄉村旅游產品策劃與交通規劃耦合性研究———以武隆縣土地鄉鄉村旅游規劃為例[C]//中國科協,中國水利學會,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第四屆山地城鎮可持續發展專家論壇論文集,2015.

作者:趙承其 單位:武漢輕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