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企業損失的稅務認證與會計處理
時間:2022-04-22 10:36:37
導語:淺議企業損失的稅務認證與會計處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當前我國現行的企業所得稅法之規定,對允許企業計算應納稅額過程中可以扣除的資產凈損失構成內容上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其主要包括現金、壞賬、存款、貸款以及股權投資等方面的經濟損失,同時還包括企業固定資產與存貨盈虧、報廢、毀損以及盜搶等方面的經濟損失,甚至還包括各種自然災害造成的企業資產損失。固定資產盤虧、報廢、毀損以及盜搶方面的經濟損失:對于企業而言,出現盤虧的固定資產主要是指該固定資產賬面上的凈值減去責任人應當賠償的數額,然后剩余的資產額,即是企業的固定資產盤虧經濟損失;而企業報廢與毀損方面的固定資產損失,主要是指以該企業的固定資產賬面上的凈值減去剩余的資產數值、保險賠付以及相關責任人的賠償之后,所得的剩余金額,即為企業的固定資產報廢與毀損經濟損失;對于企業的盜搶固定資產而言,其主要是指該企業的固定資產賬面上的凈值,減去保險賠付、責任人的賠償之后,剩余的資產金額,即為企業固定資產的盜搶損失。由以上分析可知,企業存貨盤虧、報廢、毀損以及盜搶損失的形成基本相似,都是以存貨成本減去責任人的賠償所得的剩余數額。此外,允許扣除的資產經濟損失還包括企業因存貨盤虧、報廢、毀損以及盜搶等原因自增值稅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
企業資產損失的稅務認定與會計處置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的立法精神及其相關規定之要求,當前企業擁有和控制的用于生產經營管理活動并且可以取得應稅收入相關各項資產經濟損失,均準許其進行稅務確認,同時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過程中將其扣除掉。具體資產損失稅務認定與會計處置方法分析如下: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之規定,允許扣除的企業資產損失主要是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凈資產損失,即由資產損失總額除去責任人的賠償、保險賠付,剩下的那部分資產額。根據規定,資產經濟損失堅決不能進行重復扣減,而且企業當前已經作為資產損失處理部分,以后納稅年度再次將其全部收回、部分收回的,應當將其計入當期收入之中,并嚴格依法繳納相關的企業所得稅。實踐中,企業的資產損失應當在實際發生或確認的當年進行申報和扣除,決不允許提前、延后進行扣除操作。因某種客觀的原因而導致不能于發生資產損失的當年予以準確計算和按期扣除的,在稅務機關嚴格審批以后,方可追補確認,并將其于損失發生年度進行稅前扣除,同時還要調整該資產損失發生年度的應納所得稅額。一般而言,企業中存在的上述各種資產損失可以分成自行計算并扣除的那部分資產損失與須稅務機關批準后方可扣除的那部分資產損失。自行計算扣除的那部分資產損失表現為:企業正常生產經營與管理過程中因銷售、變賣或轉讓固定資產或者存貨而造成的資產損失;企業固定資產到達、超過實際可使用年限,造成的正常報廢損失;企業生產性生物資產達到、超過了實際使用年限以后,正常死亡的資產經濟損失;企業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經證券交易場所和銀行買賣的有價債券、基金、股票以及其他的各種金融衍生產品等造成的資產損失。除以上資產損失外,其他的損失基本上都是要經過稅務機關嚴格審批后方可扣除的資產損失。
企業資產損失稅務確定與會計處理關系著企業的經濟效益的實現,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應當加強思想重視和會計處理活動的創新與嚴格落實。
本文作者:盧向東工作單位:洛陽煉化宏達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 上一篇:芻議怎樣做好新聞宣傳工作
- 下一篇:統計信用企業建設的實踐及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