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文化重構路徑分析

時間:2022-09-14 09:53:23

導語:企業會計文化重構路徑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會計文化重構路徑分析

作為企業文化的關鍵構成部分,企業會計文化的先進程度直接關系企業后期發展的好壞,所以,企業管理工作人員必須給予會計文化建設相關問題充分重視,加大力度建設好自身的會計文化,力求與國外企業先進會計文化對接,應用更好的管理理念推動會計文化的提高;與此同時要注意應用自身華夏民族傳統文化,創建具有自身民族特色、企業特色的會計文化體系,進而提高自身在市場的競爭能力,促進我們國家市場經濟的發展。

一、企業會計文化概述

(一)企業會計文化的含義

企業會計文化是企業從事會計相關工作的工作人員在實踐工作過程中慢慢形成與創造的一種管理文化,實際上也是一種精神文化,它的載體是企業。狹義上說企業會計文化指的是工作過程中逐漸形成又或者是已經形成的為會計行業內大部分或所有會計從業工作人員所認同的,約定俗成的相關措施、規則、制度與意識形態,其中會計價值理念及在此價值理念引導下所形成的業內工作人員的工作道德觀、知識觀、行為觀等就是會計意識形態的核心所在;從廣義上講,會計文化指的是企業從事會計相關工作的工作人員通過長時間實踐和累積,建設出的和會計有關的各類精神與物質財富,這里說的精神財富指的是會計相關科學及理論、會計社會觀、會計道德觀、會計教育觀、會計價值觀等意識形態方面的東西;而物質財富則是指從事會計相關工作的人員以及有關措施與制度。綜上所述,會計文化有著十分廣泛的內容。

(二)企業會計文化的功能

1.企業會計文化具有激勵功能。為什么說企業會計文化具有激勵功能呢?是因為利用相關的激勵機制手段,企業會計文化可以通過對工作人員的關心、理解、尊重,來啟發、鼓勵相關工作人員的智慧與潛在工作能力,所以可以更好得將相關工作人員的創造性、積極性、主動性發揮出來,讓他們為企業目標、自身工作目標而努力工作。

2.企業會計文化具有凝聚功能。作為精神文化的一種,在會計文化的引導下,會計相關工作人員會不由自主心生歸屬感、使命感、責任感、行為規則的認同感、工作目標、價值觀念,在此前提下,一種強烈的向心力與凝聚力會將會計管理者與相關工作人員緊緊聯系起來,為共同的奮斗目標而努力,進而讓企業會計這條線將其整體效應充分發揮出來。

3.企業會計文化具有導向功能。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企業會計文化是會計相關從業人員在長期實踐工作過程中共同形成的信念追求、行為準則、價值理念等方面的具體體現,會計文化對企業會計相關工作的目標具有質方面的界定性。在企業會計文化的指導下,會計相關從業人員會潛移默化的為此份工作的短期與長期工作目標而積極進取。

二、企業文化重構策略分析

(一)融合滲透的重構策略

第一,社會文化、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應當是企業會計文化要吸取的第一個養分,融合優良的傳統民族文化,在企業會計相關知識與長時間工作實踐過程中慢慢提升會計文化;第二,優秀企業文化則是企業會計文化要吸取的第二種養分,繼承國內外企業文化與民族文化的精華,且在建設企業會計文化的過程中慢慢吸收與融合,構成多層次多樣化相得益彰的互補型會計文化;第三,企業從事會計工作的相關工作人員要進一步深化自身的知識結構,敢于將系統學的、政治的、科技的相關最新成果創新性地應用于會計工作之中,進而推動企業會計文化持續健康有序的發展。

(二)動態優化的重構策略

我們要知道企業會計文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更新、沉淀、發展的,它由始至終都處于動態發生發展的循環過程。第一,促進企業進一步發展的思考必然是企業發展規劃的基礎,一般來說,擬定企業近期或遠期發展規劃的目標是有一定階段性的,我們從企業的視角來說,一定階段性的企業會計目標是和企業長期發展目標的相關要求相配合的。所以,在企業發展規劃目標具有階段性的前提下,企業會計目標同樣也會體現出動態發生發展的特點。第二,企業會計相關機構中每個從事會計工作的工作人員從年齡、實踐經驗、學歷等方面來看是呈現不均衡特征的,然而,當前企業會計部門相關體制的建設與企業會計相關工作的持續發展,會計工作人員之間的不均衡必然會出現改變并始終處在動態性的變化之中。

(三)剛中帶柔的重構策略

企業會計相關制度可以有效規范與約束會計相關工作,可以驅動并鼓勵會計相關工作,可以讓會計從業工作人員清清楚楚明白自己做工作的方式與具體要求,它也是維護會計相關工作穩定的基礎,有著硬性的預設性。要想把會計相關工作都做好,需要擬定有效的會計制度體系與規章體系。然而無論是什么規章制度都不可以完完全全提高行動標準,隨著規章制度鼓勵性作用的降低,規章制度的激勵驅動作用也會慢慢縮減且持續性較低。所以,企業在擬定會計規章制度的時候,要堅持剛中帶柔的原則。不僅要應用健全的規章制度規范約束會計從業工作人員的實踐工作,同時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給予會計從業工作人員充分的理解、關愛、信任、尊重,讓企業會計從業工作人員在良好的工作氛圍中努力鉆研,積極向上。

(四)主體生成的重構策略

在我們建設企業會計文化的進程中,企業所有會計從業人員作為會計文化的主體,通過一次次的選擇,一步步的認知,在自身領會與反思會計文化、企業文化、社會文化、民族文化、世界文化,并和傳統企業會計文化發生碰撞、沖突,積極主動,慢慢走向相互融合,構成新時代的個人或企業的會計行為,最終提升工作成效,實現提升企業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終極目標。

(五)多元化互動的重構策略

在重構企業會計文化的過程中,需要做到多元化的互動。首先,為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企業會計相關工作必須努力獲得財經大學院校會計學者、會計科研部門、會計行政管理部門等方面的幫助與支持。應當認真落實會計科研學者與會計實踐專家的指導,讓這些專家學者尋找出會計實踐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這些難題的策略與方法,并深入探究這些瓶頸,然后又應用到實踐工作之中。其次,邀請相同行業實務行家到企業開展專題講座,又或者讓企業會計從業工作人員走出企業,到其他企業,到高等學府等學習參觀,又或是利用網絡信息技術,自助交流、思考實踐工作中具有普遍性的會計案例或會計問題,慢慢積累知識與經驗,進而提高自身的會計工作能力。

三、企業會計文化重構的路徑

(一)要做好會計文化重構方案的規劃

作為企業文化的主要構成部分之一,會計文化的重構是一個系統性的項目。企業務必主動在企業文化發展的總體規劃中納入會計文化,構成企業文化和會計文化高度的匹配性與一致性。建設會計文化必須圍繞會計工作能力、會計職業道德、會計意識形態、會計精神等方面著手,要科學合理地融入傳統會計文化與企業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規劃出有著企業自身特色與企業文化特征的會計文化重構方案,讓會計文化可以更好地展現企業文化的多樣性、特征、整體性,進而在重構會計文化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結合各類因素,讓會計文化與每一位會計從業工作人員的實踐工作緊密聯系在一起,并慢慢成為企業會計整體一同努力的日常工作。

(二)保證會計文化價值取向的正確性

在重構會計文化的過程中要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也就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鍛造為會計從業工作人員自身發展、企業與社會進步的會計文化。具體要做到下面幾個轉變:第一,轉變核算型為管理型。以往大部分企業都是采取核算型的會計模式,也就是按照特定時間向上報送相關會計信息或報表,如今我們應當轉變成為國家政府相關部門宏觀調控與管理企業提供有效的會計信息,也就是管理型的會計模式;第二,轉變事后為事前型。以往我們都是采取事后檢查評價與核算的工作方式,如今我們應當將工作方式轉變為全階段事前控制的事前型;第三,轉變被動型為主動型。傳統會計工作方式都是嚴格按照相關程序或方法開展工作,如今我們應當在開展會計監督的工作實踐過程中,要用責任心、事業心來開展工作,應用相關法律法規來約束與規范企業經濟活動的主動型工作方式。

(三)為企業會計文化重構提供物質保障

企業會計的人文環境與物質條件是企業會計文化重構的物質文化。其中人文環境包括和諧的社會關系、同事關系、干群關系等方面。企業人文環境保持和諧統一,可以讓會計從業人員感覺愉悅,進而保證其內心維持在平衡的狀態,也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提高其工作質量。而身處和諧的企業會計人文環境之中,可以充分調動會計從業工作人員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有利于會計從業工作人員智慧與能力的發揮,有助于企業會計目標的實現。而企業會計文化重構的物質條件包括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的生活福利、科研設備、辦公用品、會計辦公室的裝飾等物資設備設施。如今科技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會計文化重構已經傾向于指新會計手段、新會計工具、新會計技術的應用。如此,就需要企業提供適應自身實際情況的電算化設施設備與實現會計信息網絡化的相關設施。與此同時,加大企業會計物質文化對會計制度文化建設與精神文化建設兩方面的支持力度,充分關注企業會計從業工作人員的正常物質需求,提高其福利待遇,豐富其業余文化生活。

作者:徐愛菲 單位: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