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報表的編制與分析
時間:2022-10-22 02:50:37
導語:企業會計報表的編制與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會計報表的概念與意義
會計報表是財務人員將日常的財務信息進行匯總、轉換成會計語言的綜合結果,是對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的記錄和反映,旨在為企業管理者與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有關企業某一特定時點財務狀況、某一時段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信息,以更好地幫助利益相關者進行決策。常見的會計報表按照編制時間可以分為年度報表、半年度、季度報表,其中月報表在企業內部管理中使用較多,對外公開提供的主要為年度、半年度和季度報表。由于會計報表可以提供企業過去的財務信息,因而可以幫助信息使用者對企業當下的狀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判斷,如企業的管理者可以根據財務報表來進行財務、經營決策,包括籌資、投資、利潤分配決策以及戰略規劃等;債權人通過會計報表了解企業的資本機構、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從而進行更為合理、明智的決策;投資者通過對會計報表了解企業盈利狀況、資產質量等,決定是否投資以及具體的投資策略。可見,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利益相關者都要依靠財務報表為決策提供依據,尤其是身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利用財務信息做出正確的決策是企業以及利益相關者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利用會計報表進行決策,就必須對會計報表進行分析,而有效的分析又是建立在會計報表準確編制的基礎上,但是目前我國企業“重業務、輕財務”并非個別現象,報表編制和分析形式化的情況十分普遍,為了更好地發揮會計報表的作用,對會計報表的編制和分析問題進行探討十分必要。
二、企業會計報表編制的關注點
(一)報表編制依據前后統一,滿足可比性要求
根據財務信息的可比性原則,企業不同期間的會計報表要具有可比性,同一期間的會計報表要與同行業的企業可比,這也是企業進行財務分析的重要基礎,如果會計報表沒有按照統一的原則進行編制,那么計算的財務比率就失去了意義,決策者難以通過對比全面了解必要的決策信息。報表編制依據統一主要體現在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兩個方面,在實際情況中,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會計政策、進行會計估計,這種自主性就為企業操縱利潤、粉飾報表留下了空間,如為了滿足利潤的要求或出于其他考慮,變更資產的折舊方式、存貨的計價方式,使得某些項目前后的核算口徑不一致,這使得報表的財務數據失去了可比性,因而在進行會計報表編制時,企業要注意對相同或類似的會計事項進行一致的賬務處理,沒有充足的理由、未經嚴格審批不得隨意變更,如為了提供更準確的財務信息或者為滿足相關法規的要求而不得不進行調整,企業需要說明變更的理由,并按照現在的賬務處理規定對相關的會計事項進行調整,更好地滿足可比性的要求。
(二)重視賬務處理的準確性、加強日常監督
所謂功夫在平時,會計報表作為對日常財務數據處理的最終結果,其質量取決于日常賬務處理的準確度,所以,要想保證會計報表的質量,就必須重視日常賬務處理的真實、準確、可靠,加強日常監督。一方面,企業應當重視財務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聘任專業知識過硬的財務人員進行賬務處理,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另一方面,企業應該向全體員工傳達保證會計信息準確的重要性,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財務流程,說明每一環節所必須的財務信息,明確每個員工在環節中的職責,共同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準確。此外,企業還可以考慮建立起日常監督機制,加強對賬務處理的審核,對于復雜、重要的會計事項,可以由會計主管進行檢查監督,避免財務報表出現重大錯報。
(三)加強各部門間的協調統一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的經營業務規模逐漸擴大,內容也日趨復雜,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準確地編制會計報表,各部門間進行及時、準確的信息傳遞十分重要,例如對于一些復雜的交易或者借貸情況,相關的部門對具體的內容更為清楚,加強部門間的溝通有助于財務人員更好地理解相關信息,從而進行正確的職業判斷,與此同時,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不少企業都開始著手建設信息化環境以提高經營效率,在這樣的環境中,企業的每個部門、每個員工都成為了重要的財務信息傳遞者,財務數據的同源化便顯得十分重要,很多企業也紛紛選擇構建財務信息系統,于是,經營環節中的各個部門共同對財務數據的準確性進行維護,部門間的溝通便顯得更為重要,如果沒有其他部門提供的說明信息,會計報表的編制可能難以全面反映經濟事項。
(四)重視會計報表附注內容的編制
作為對會計報表重要事項的說明,報表附注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視的,但在編制會計報表時,企業往往將過多的精力投入到會計報表主表的編制,而對報表附注的重視程度不高。相較于主表中單一的財務數據,附注可以提供更多的非財務信息,對信息使用者來說也是進行判斷的重要依據,傳統的報表涉及包括企業的一般情況(有時還涉及資產改制、剝離重組等)、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和變更、利潤分配政策、存貨的計價基礎、對主要報表項目的說明(如應收賬款賬齡、報表項目的異常變化及其產生的原因)、或有事項、關聯方交易情況等,隨著報表內容的復雜化,用文字進行輔助說明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財務報表的信息,所以,企業要重視會計報表附注內容的編制,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披露重要信息以及異常信息。
三、企業會計報表分析要素
(一)確定分析目的和分析內容
會計報表提供的數據涵蓋了企業經營的方方面面,一個明確的目的有助于決策者有的放矢地選擇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而在進行報表分析時,首先要明確報表分析的目的是什么,需要哪些數據才能達到分析的目標。例如,企業的管理者要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那么就分析的內容就包括了資產的分布與構成、各個產品的盈利情況、應收賬款周轉情況、營業現金流量等;股東一般較為關心企業的盈利水平,從此目的出發,報表分析主要涉及利潤率、權益凈利率、股利分配情況等;債權人較為關心企業的償債能力,那么分析內容就涉及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利息保障倍數、盈利能力以及是否涉及擔保事項(從報表附注獲得信息)等,不同的分析目的決定了分析的側重點,這是進行報表分析的重要基礎。
(二)建立分析框架、建立分析反饋機制
確定了分析目標和分析內容之后,為了更好地達到目的,還需要構建起相應的分析框架,通常說來,單一的財務指標或者相關信息難以為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撐,那么只有圍繞一個分析目從不同的側面選擇財務指標進行分析才能得出有說服力的結論,更好地協助決策;其次,還需要選取恰當的分析方法,增加分析的可靠性,例如絕對數比較不合理時使用比率比較,使用因素替代法分析各個因素對經濟指標的影響;最后,還需要根據各經濟指標對分析目標的反映情況來賦予指標不同的權重,以計算出一個綜合的數值進行比較,協助決策。此外,構建完美的分析框架并非一蹴而就的,所以為了更好地滿足分析要求,進行分析之后還需要將實際情況與分析的過程、結果進行對比,找出差異,根據實際情況的反饋對分析框架進行修正,如剔除反映狀況不佳的經濟指標或者降低權重,選擇更為合適的經濟數據進行分析,不斷地修正、完善分析框架,這樣在進行下一次的分析時可以更好地協助決策。
作者:王曉玨 單位:南通東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上一篇:營改增對建筑企業會計的影響
- 下一篇:馬克思主義視角下經濟危機理論綜述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