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稅務籌劃探討
時間:2022-09-20 04:48:11
導語: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稅務籌劃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會計準則下,企業要注重收入的確認計量,費用的分攤估計,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最有利的會計政策,以實現籌劃節稅的目標。
新會計準則是規范企業會計工作的,并且也給企業提供了很多可供選擇的會計政策。國家制定的稅法必須遵守。會計政策不同,造成抵稅成本、納稅時間、稅率的最終結果完全不同,需要高度重視。
一、會計政策選擇的稅收影響
財政部2006年了一個基本準則38個具體準則,整個準則體系反映了向國際財務報告標準接近的趨勢。2014年,又做了八項修訂,以保持與國際財務報告標準繼續同步。會計政策是為實現企業經營目標,在會計核算和編制財務報表時采用的原則、程序和方法的總稱,是企業會計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政策的選擇是一個具體而又實際的問題,在可選擇范圍內進行。稅務籌劃是指納稅人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事先進行的關于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籌資投資等方面的理財行為,目標是合理節約稅款、達到收益最大化的效果。會計政策的選擇貫穿整個會計核算過程,從確認、計量到報告。舊準則下利用會計政策的選擇,對利潤進行操縱的事件屢屢發生,新會計準則對此做了制約,以減少會計尋租現象。但同時又對利潤管理規定了更多的政策選擇空間,總體而言,是更規范,更合理,更符合經濟發展現狀,因此要重視會計政策選擇對企業納稅的影響,選擇有利于企業節稅的會計政策。稅收的本質是公共契約的一種,稅收政策是征納雙方之間的契約,當契約存在空白或漏洞時,或國家為調控宏觀經濟,而設置了選擇空間,企業就可以選定能使稅后利益最大的會計政策,這就是稅務籌劃的機會和規則。有多種會計政策可供選擇時,以降低稅負為標準選擇采用會計政策,就是稅務籌劃的空間所在。
二、稅務籌劃的關注點
新會計準則對會計政策選擇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利潤上,利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收入和成本費用,因而收入的確認計量,以及相關費用的合理分攤和估計是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關注點。
(一)收入
稅法的收入范圍比新會計準則規定的要廣,包括視同銷售、營業外收入等,在收入實現的時間、結算方式等方面可以進行籌劃。銷售收入實現時間與收入的結算方式緊緊關聯,目前我國制定的稅法在有關銷售收入完成時間方面的規定和銷售收入實際流入時間上是有一定的差異的,會計的確認依據是所有權轉移和結款時間,稅法的確認依據是開票和結款時間。預收貨款可以補充經營資金又可以延遲納稅。委托代銷方式,稅法以收到代銷清單為確認收入的標準,不論是否收妥貨款,對于不能馬上回款的,應充分利用,既可以推遲確認收入,又將納稅義務延后。分期收款發出商品,新會計準則啟用公允價值的概念,有融資性質時,要求采用實際利率法對合同價款和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進行分攤確認損益,實際操作中,融資性質的定義和折現率的確定企業有很大自主確認權,有利潤調節空間。在銷售收入實現時間上總的籌劃原則是,實際收入時間先于法定收入時間或同時,以便獲得資金時間價值,避免預付稅款。不同的銷售方式,稅收政策往往不同。折扣銷售要特別注意稅法的規定,折扣額與銷售額不能分開,必須在同一張發票上注明。銷售折扣,作為一種回款獎勵,無論會計如何處理,稅法不準扣除。銷售折讓稅法規定可以扣除。對于生產型企業,設立銷售公司,利用企業之間稅率差異或者減免稅優惠,通過關聯方交易價格,實現關聯定價籌劃,有利于企業整體減少稅負,愛爾蘭荷蘭三明治合理避稅結構就是稅收籌劃的經典。其他收入如視同銷售、投資收益等都需要籌劃。企業在股權轉讓時,直接股權轉讓和按撤回投資操作在納稅上是有差別的,撤回投資允許確認股息所得,并且符合條件時權益性投資收入可以享受免稅待遇。
(二)成本費用
成本費用的稅務籌劃,主要針對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新會計準則規定了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減值準備一經計提是不允許轉回的,舊準則可以,是調節利潤的常用手段。因而籌劃的宗旨是符合稅法規定的前提下,充分預估可能的損失,及時列支成本費用,有限額的費用盡量不超過限額,以減小稅基,達到節稅目的。存貨是重要的資產項目,發出存貨計價方法的不同會導致利潤有很大差異,直接影響稅額。新會計準則取消了后進先出法,壓縮了利潤操縱空間,目前可選:先進先出法、個別計價法、加權平均法。企業要結合自己的實際,選擇最優的存貨計價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是影響利潤的重要項目,使用年限、折舊方法、殘值額等是主要因素,縮短使用年限可以使成本費用往前,利潤向后,從而延緩納稅。目前可供選擇的方法有:平均年限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工作量法、年數總和法。通常情況下,雙倍余額遞減法前期應稅額最低,平均年限法最高。稅法規定采用平均年限法,其他折舊方法須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批準。稅法允許加速折舊時,企業應當盡量適用。新會計準則允許符合條件的開發費用資本化,對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攤銷,只定期測試減值,這些都是調節利潤的因素。可以采用視同銷售的辦法將無形資產減值轉化為銷售成本,抵減應稅所得,進行籌劃。
三、結束語
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稅務籌劃應以企業的總體利益為基礎,科學判斷稅務籌劃的影響因素,認真分析會計政策選擇的內容,盡可能的將企業稅負降至最小,以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作者:喬莉萍 單位:杭州普華天驥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蔡昌.財稅名家蔡博士精解稅收籌劃[M].中國市場出版社,2010.10.
[2]施金龍.新會計準則下企業固定資產會計政策選擇的稅務籌劃[J].商場現代化,2009.(7).
[3]陳本永.企業稅收籌劃—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會計政策選擇對稅收籌劃的影響[J].新財經(理論版),2009(11).稅務籌劃
- 上一篇:預算會計與企業會計差異分析
- 下一篇:中小企業會計電算化問題探討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