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國有資產管理分析

時間:2022-06-07 10:17:24

導語:醫院國有資產管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院國有資產管理分析

一、新醫改后醫院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國家財政投入不足,以藥養醫、過度檢查、過度醫療有客觀原因醫療機構履行職能必須有財政投入或運營收入支撐,二者是彼消我長的關系。如果國家財政投入不足,醫院還要維持正常運行,除增強資產運營效率外,只能靠增加醫療收入解決,增加醫療收入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以藥養醫、過度檢查、過度醫療,會造成看病貴問題。由于我國的國情,醫院屬事業單位編制,醫院的人員配備并不是單由醫院說了算,很難實現減員增效。相比世界其他國家,我國在醫療衛生方面的投入還很不足,醫院要負擔龐大人口的醫療服務,一定程度脫離公共服務方向追求經濟利益有客觀原因。另外,國家在公共衛生資產投入布局不均衡,傾向于大醫院,醫保報銷體系決定人們就醫選擇,造成一些醫院病人減少,醫療服務難以為繼,走上以藥養醫、過度檢查、過度醫療的道路。另一方面,高干病房、特殊護理等事實上影響著醫院國有資產的配置使用,影響了資產管理效果。(二)醫院內審機構作用不強,外部審計監督缺乏針對性醫院內審機構的作用是根據國家有關制度和法律規定,對醫院的各項活動進行檢查和監督,發現和糾正錯誤,避免損失。根據現行制度規定,醫院內審機構歸院長領導,對院長直接負責,確實醫院內審機構在一定程度糾正了很多資產管理方面問題,但在醫務人員管理、藥品采購、固定資產投入和資產處置方面監管乏力。其一,醫務人員管理是醫院和衛生系統雙重管理,藥品使用采購涉及醫生和科室利益,內審機構只能在院長劃定的框架內審計監管,對藥品回扣、不合理檢查用藥、損害醫院聲譽等行為制止乏力,固定資產投入和資產處置審計由于涉及財政部門和上級監管單位掣肘,受到一定限制。這里可以認可醫院法人代表有多大權限醫院內審機構就能實現多大功能,不能按照國有企業單位的內審標準要求醫院的內審機構。醫院在國有資產運營過程中存在很多潛規則,醫院內部管理制度可能存在明暗兩個版本,需要外部審計強勢介入才能監督糾正,而我國醫院的外部審計多傾向于國有資產預算執行情況審計,即政府投入的使用審計,重投入審計,輕管理審計,對資產運行效益審計粗放,停留在統計層面,對醫院往往審計的是資產投資完成情況或職務犯罪審計。財政部門綜合監管往往是財政審批,缺乏醫院國有資產的運營審計。醫院國有資產三個層次監管審計沒能形成合力互補,監管效果不理想。(三)資產管理信息披露機制不全醫院的國有資產管理信息涉密內容不多,應該得到詳盡披露。公開醫院國有資產管理信息一方面可以防止職務犯罪,對醫院內部人員形成有效的信息威懾,使不法行為無處隱藏,對單位內部管理來說,可以得到信息反饋,得到更多合理化建議,尤其是來自醫院內部職工的建議。另一方面,醫院國有資產管理信息披露有利于改善醫院形象,消弭公眾對醫院的偏激認識,同時也是接受社會監督的善舉,可以促進醫療機構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還有利于醫院國有資產管理績效的評價。我國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的各種信息都掌握在政府內部,對國有資產管理信息披露的一般都是籠統的統計信息供代表開會審議通過,公民很難監督國有資產的使用情況,政務公開范圍狹窄,既使是醫院內部職工也難以獲得單位資產管理情況,對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只是監管機關的事情。對信息化高度發展的今天,不涉密信息的披露其實非常容易,可以細化到每一個項目或每一項單據,而現行信息披露制度缺失了很多應該公開的披露項目,難以發揮公民的監督作用,不利于國有資產的安全高效管理。

二、醫院國有資產管理建議

(一)加大政府性投入,改革人事制度欲使醫院國有資產管理完全的脫離盈利目的,回歸其服務大眾的公益本性,必須加大政府性投入,根據人口布局、群眾就醫需要合理資源分配,繼續醫保改革促使病人不因醫保政策而選擇醫院,做到資產配置公平,病人就醫公平,取消特權階層醫療特權,把收回的資源投放大眾醫療服務,一定程度上等于加大了醫院政府性投入,逐漸的縮小和國外醫院的投入差距,向全民免費醫療方向邁進。改革醫院人事制度,合理配置醫院人力資源,優化醫院資產管理內部結構,把醫院人力資源作為國有資產進行管理,通過醫生技術高超、醫德高尚的品牌效應,帶動醫院發展。(二)高效運行醫院國有資產,加強醫院國有資產的審計和監督對醫院國有資產的審計和監督,醫院內部審計重點應放在資產的高效使用上,主要是醫療設備采購預算管理、藥物存儲使用管理、閑置資產利用處置方面。醫院應當運行和醫療機構相適應的ERP管理系統,通過系統強大信息處理功能優化各項資產管理,使資產管理簡潔高效,避免人為的不確定性。財政部門和主管單位應當加強醫院各項管理制度的審計監督,注意醫院內部制度的合法合規和執行真實性審計,防止醫院內部舞弊的發生。(三)建立國有醫院資產管理信息披露機制,接受公民問政監督隨著我國社會制度的進步,普通公民或大眾群體開始關愛國有資產,開始希望參與國有資產公共資源的管理,所以建立國有資產管理信息披露機制,暢通問政對話通道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必須舉措。國有資產管理信息披露機制健全后,醫療單位內部職工可以提供準確信息幫助發現醫院國有資產領域的腐敗行為,提高反腐敗效果,保證國有資產安全。通過公眾對醫院國有資產的關注,可以促使醫療單位轉變工作作風,更加合理合規的管理運作醫院國有資產。

參考文獻

[1]本刊記者.財政部.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指導意見[J].預算管理與會計,2016,03:42-45.

作者:王艷美 單位:曲周縣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