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控制資產市場放縱論文
時間:2022-05-13 09:20:00
導語:貨幣政策控制資產市場放縱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金融危機對通貨膨脹目標制提出的挑戰;通貨膨脹目標制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有具體以數據點或者區間表示的通貨膨脹目標、決策過程可以被稱為“釘住通貨膨脹預期”、貨幣政策具有較高的透明度和可信度、CPI的波動對通貨膨脹目標制提出的挑戰、CPI的波動對通貨膨脹目標的可控性提出挑戰、CPI的波動對通貨膨脹目標的目標區間提出挑戰、資產價格波動對通貨膨脹目標制提出挑戰、資產價格波動影響通貨膨脹目標制的最終目標、資產價格波動使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傳導機制更為復雜、貨幣政策應否考慮資產價格因素的爭論、通貨膨脹目標制的未來、通貨膨脹目標制仍然有很大的實用性與影響力、資產的收益占人們收入的比重越來越大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本文主要指出了金融危機對通貨膨脹目標制提出的挑戰,并對其未來發展方向提出建議。實行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國家很少關注資產價格變動,但恰恰是資產價格泡沫的破裂導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并在全球范圍內蔓延,人們開始對通貨膨脹目標制提出質疑。
關鍵詞:通貨膨脹目標制,資產價格,貨幣政策
通貨膨脹目標制有三個主要特征:(1)有具體以數據點或者區間表示的通貨膨脹目標。該數字表示的通貨膨脹目標是一個具體的價格指數。盡管貨幣政策還要考慮其他目標,但達到該通貨膨脹目標是貨幣政策的主要目標。沒有諸如匯率或者貨幣供應量增長率這一類的名義目標;(2)決策過程可以被稱為“釘住通貨膨脹預期”,也就是說,通貨膨脹預期具有顯著的作用,貨幣政策工具就是根據能使通貨膨脹預期與目標一致的方式設定的;(3)貨幣政策具有較高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中央銀行對實現通貨膨脹目標承擔責任,并且提供關于通貨膨脹預測的報告。
一、金融危機對通貨膨脹目標制提出的挑戰
自1990年新西蘭率先引入通貨膨脹目標制以來,經過近20年的發展,通貨膨脹目標制已經成為許多國家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操作的基準模式。然而,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通貨膨脹率的大幅波動以及消費價格與資產價格的不一致對實行通貨膨脹目標制的中央銀行提出了重大挑戰,下面就從兩個方面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
(一)CPI的波動對通貨膨脹目標制提出的挑戰
實行通貨膨脹目標制的貨幣政策盯住通貨膨脹率的最基本方式是釘住消費價格指數(CPI),因為消費價格指數是進行經濟預測的核心指數,更新的最快,為公眾所熟悉,數據的可信度高,并且不容易受中央銀行的控制。但是在實際經濟運行中,通貨膨脹的形成機理非常復雜,CPI的波動會受到來自貨幣政策以外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從而對通貨膨脹目標的可控性和通貨膨脹目標區間提出挑戰。
1.CPI的波動對通貨膨脹目標的可控性提出挑戰。由于貨幣當局制定的貨幣政策只能影響未來的通貨膨脹,且貨幣當局制定貨幣政策開始到物價水平作出反應中間存在著時滯,在滯后期內,經濟系統會受到來自系統外部的各種沖擊,預期的貨幣政策效果可能會因各種隨機性干擾呈現出很大的不確定性,這樣CPI的變化與實體經濟和經濟周期的變化就會出現偏離。在這種變化的影響下貨幣政策的可控性和有效性受到質疑。
2.CPI的波動對通貨膨脹目標的目標區間提出挑戰。為了明確地引導通貨膨脹預期,多數中央銀行制定了點目標或2個百分點以內的窄幅目標區間。由于連續實現單一的點通脹率目標幾乎是不可能的,許多國家選擇以區間形式來確定通貨膨脹目標。通貨膨脹率目標區間的引入給央行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帶來了一定的靈活性,同時可以更好地起到穩定公眾預期的作用。
此外,從實行通貨膨脹目標制的經濟體來看,包括新西蘭、加拿大、英國等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將通貨膨脹目標值由最初的核心CPI轉變為標題CPI。雖然各經濟體己經將通貨膨脹目標值的范圍擴大到標題CPI,但是在經濟全球化程度日益深化的背景下,由于CPI指標本身存在的問題和CPI指標已經偏離實體經濟在物質層面的反映,因此通貨膨脹目標制的通脹指標應該關注比標題CPI范圍更加廣泛的物價水平。
(二)資產價格波動對通貨膨脹目標制提出挑戰
縱觀1920年以來的歷次金融危機,我們可以看出,每次金融危機的爆發都經歷了資產價格急劇膨脹,隨后資產價格急劇收縮,從而導致金融體系脆弱性增強,穩定性減弱,最后引發經濟金融危機。這次危機也不例外,次貸危機爆發以后,美聯儲受到很多批評,輿論認為美聯儲應提前對股市及房市的大幅上漲做出反應并制定出相應的對策,避免資產泡沫。隨著資產價格對貨幣政策的影響不斷增強,傳統的通貨膨脹目標制不斷受到挑戰。資產價格波動對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資產價格波動影響通貨膨脹目標制的最終目標。在各國中央銀行將穩定通貨膨脹作為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的背景下,資產價格的波動會擾亂貨幣與物價及產出之間原本存在的穩定關系。如近幾年來通貨膨脹呈現出的特點是資產價格及初級產品價格對整體物價變動的影響越來越大。這是因為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工業生產和供給能力增強,抑制了一般性商品價格上漲;同時全球化也增加了對金融資產和初級產品的需求,在金融投機和需求膨脹的共同推動下,供給彈性較小的資產價格和初級產品價格就會出現大幅上漲。所以資產價格波動導致通貨膨脹目標偏離整體的物價水平。
2.資產價格波動使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傳導機制更為復雜。傳統的貨幣政策是建立在以銀行作為中介的金融結構基礎之上的一系列政策組合,銀行是貨幣政策傳導最主要的渠道,而資本市場對于實體經濟的影響有限。但是,隨著經濟結構的變化,企業越來越多地通過股權進行融資,從而使其對信貸的依賴性相對下降。資產價格的波動在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從而導致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更加復雜。資產價格的波動除了能通過財富效應、托賓Q,更重要的是通過信號效應和資產負債表效應改變資金配置的渠道和方式,影響居民、企業的消費投資,進而影響實體經濟和通貨膨脹率。二、通貨膨脹目標制未來的發展方向
此次由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給我們的啟示之一就是貨幣政策工具應該作為控制資產市場過度放縱的手段,以降低它導致的系統性風險。這次危機的慘痛教訓也激起了如下討論:是否應該放棄以通貨膨脹為目標的貨幣政策而對資產價格作出反應?
(一)貨幣政策應否考慮資產價格因素的爭論
一直以來,國內外眾多著名的學者圍繞資產價格是否應該作為貨幣政策考慮的因素這一問題進行了大量的理論探討。一種觀點認為貨幣政策應該對資產價格的膨脹作出直接反應,把資產價格納入廣義價格指數中。早在1911年,Fisher就認為在一個廣泛的交易價格指數中,資產價格(股票、債券和房地產)應占據重要的地位,否則無法準確預測通貨膨脹水平。Alchain&Klein(1973)通過研究發現,貨幣當局應該關注資產價格,價格指數不僅要包括當前的消費品價格,還應該包括未來商品價格的變動,考慮到資產價格是對未來收益的貼現,他們認為資產價格應包括在一個廣義的價格指數中,因此提出了跨期物價指數的概念。Smets(1997),Detken&smets(2003),Cecchetti(2003)等提出當資產價格的變化和經濟的基礎條件不一致時,如由“非理性繁榮”而產生資產價格泡沫時,貨幣政策就要干預,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
(二)通貨膨脹目標制的未來
1.通貨膨脹目標制仍然有很大的實用性與影響力。盡管此次金融危機使通貨膨脹目標制遭遇了很多挑戰。但是理論和實踐都表明它仍然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仍然是央行選擇貨幣政策的重要因素。首先,通貨膨脹目標制下,政策的透明度比較高。中央銀行頻繁地與政府交流同時致力于向公眾公布和解釋政策意圖。這樣能很好地引導公眾的預期并且使公眾能夠監督中央銀行做出的保持價格穩定的承諾,約束中央銀行的行為。其次,通貨膨脹目標制還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在實踐中,中央銀行除了關注通貨膨脹目標的實現之外,還關注產出、匯率的波動對經濟的影響,目的就是在實現通貨膨脹目標時,不至于使產出損失太大,匯率波動太頻繁而對經濟造成不必要的沖擊。此外,通貨膨脹目標制還具有使貨幣政策更加有責任感等優點。
2.結論。20世紀90年代以來陸續實行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國家都成功降低了通貨膨脹率,實現了價格的長期穩定與經濟的平穩發展。因此,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而更為明顯的事實是,在未來的經濟中,資產的收益占人們收入的比重越來越大,對經濟的影響范圍和深度也不斷加強。從歷史上數次泡沫危機來看,央行若采取被動的貨幣政策其成本非常高,而考慮將資產價格納入貨幣政策的控制范圍是一個明智合理的選擇,這就要求理論與實務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難。一個全面而科學的包含資產價格的貨幣政策的“名義錨”的推出必定是個緩慢而漸進的過程。
- 上一篇:人大黨員代表會議開幕式講話
- 下一篇:電信客服人員自我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