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期權約束健全論文

時間:2022-06-14 04:17:00

導語:股票期權約束健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股票期權約束健全論文

【摘要】股票期權約束機制不健全導致很多高科技企業在實施股票期權激勵的過程中宣布放棄。本文在分析現狀的基礎上,總結出股票期權約束機制不健全具體包括:相關法規不健全、資盿剔除系統風險的股票價格作為行權價的基準、完善科技人才市場運行機制、建立科技人才個人績效評價綜合體系、明確股票期權約束機制中的風險責任。

【關鍵詞】高科技企業科技人才股票期權約束機制

1引言

高科技企業為使科技人才潛在創造力得到最大發揮,通常對其實施股票期權激勵。股票期權是指上市公司授予激勵對象在未來一定期限內以預先確定的價格和條件購買本公司一定數量股份的權利。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在證券市場得到真實反映是實施股票期權激勵的前提,有效市場中股票價格是公司長期盈利能力的表現,而股票期權至少要在一年后才能行權,所以被授予者為使股票升值獲得價差收入,會盡力保持公司業績長期穩定增長,使公司股票價值不斷上升,這樣就使股票期權具有長期激勵功能[1]。

在高科技企業科技人才股票期權激勵和約束方面,我國部分學者從股權激勵模式方面進行研究,提出股票期權適合上市高科技公司;部分學者從股權激勵模式效果方面進行研究,提出各種機制環境、持股比例對激勵效果都有很大影響;鮮有學者從股權約束機制的角度進行研究。本文力爭在分析股票期權激勵關鍵環節的基礎上,找出約束機制不健全的主要影響因素,以提出解決的方法。股票期權約束機制是指在股票期權激勵實施過程中設定的一系列約束條件,包括國家法律規定的限制條件、公司章程制定的授權條件、考核標準、行權條件、行權價格、有效期、禁售期等。同時,在制定股票期權約束機制時,科技人才市場、資本市場等各種環境機制也是重要影響因素。

2高科技企業科技人才股票期權激勵與約束機制的現狀

2.1高科技企業實施科技人才股票期權激勵的基本情況

據滬深兩市的相關數據,其上市公司中有六十多家企業實施股權激勵,86.67%的公司采用股票期權方案,15%的公司采用限制性股票方案,有極個別公司采用股票增值權方案或同時采用股票期權和限制性股票方案。眾多企業中,高科技企業占絕大多數,并以采用股票期權激勵方案為主。高科技企業股票期權機制的有效年限一般為三到十年,行權期為2006年和2007年的一些高科技企業進行了首期行權,但有效行權期定于2008年的企業大多宣布放棄行權。因前期擬定的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與中國證監會2008年出臺的股權激勵有關事項備忘錄有沖突之處,且受到金融危機、大小非解禁等一系列問題影響,很多公司的股票市價都低于行權價格,致使行權失去意義,所以2008年多家公司宣布放棄股票期權激勵計劃。

2.2高科技企業股票期權激勵與約束機制主要內容

在我國,2006年首次披露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的高科技企業以中國證監會審批通過為主,但2007年和2008年首次披露的企業大多尚未通過審批。股票期權約束機制的主要內容包括:

2.2.1激勵對象范圍

根據員工對公司經營業績的貢獻并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確定激勵對象,通常包括高管、核心營銷骨干和核心技術骨干。相對于高管而言,核心技術人才所授激勵份額相對偏低。

2.2.2行權價格的確定

行權價格一般以下列兩個價格中的較高者或較高者浮動一定比率來確定。第一,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摘要公布前一個交易日的公司股票收盤價;第二,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摘要公布前30個交易日內公司股票平均收盤價。

2.2.3行權條件的確定

財務指標是激勵對象行權的主要參照標準,絕大多數高科技企業采用環比凈利潤指標和凈資產收益率指標,如金發科技,其行權條件包括:第一,激勵對象行權的前一年度,績效考核合格;第二,本年度凈利潤年增長率較上年達到一定比例;第三,激勵對象行權的前一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一定百分比。少數公司確定行權條件時采用財務指標和市場指標相結合的方法,如鵬博士的行權條件是在財務指標的基礎上強化市場指標,要求公司市值的增長率不低于上證綜指的增長率或公司市值的降低率不高于上證綜指的降低率。

股票期權約束機制是為更好的發揮激勵作用而服務,與科技人才主觀努力相關的約束條件涉及授權條件、考核標準、行權條件、行權價格等,禁售期和限售期是約束機制中較客觀的一部分。只有在授權條件、考核標準、行權條件和行權價格全面科學合理、具有實際可行性的前提下,股票期權激勵才有意義。

3高科技企業科技人才股票期權約束機制存在的問題

3.1股票期權約束的相關法規不健全

國家立法對推動和規范企業制度具有重要作用,它直接影響企業制度改革的進程。我國股市有其自身的特點,在企業股權分置改革中,涉及非流通股減持、國有和集體資產權益保護等問題,且經濟全球化后世界經濟危機對我國股市影響也相當巨大。這些系統性風險因素對股價有致命影響,如果最終致使股價低于行權價,股票期權激勵將失去意義,但這種結果不受科技人才個人主觀努力影響制約,也與其個人績效不相關,所以科技人才的積極性會受到嚴重挫傷,進而會影響公司快速發展。但現在國家法律法規并未在應對措施方面提出指導意見。

3.2資本市場弱有效性導致股價失真

隨著股價不確定性影響因素的增加,我國資本市場遠未達到完全競爭市場的程度,并呈現出運作效率和配置效率偏低的特征,這是資本市場的弱有效性。首先,我國資本市場合理競爭化程度較低。其次,我國各類中介服務結構獨立性較差,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資本市場的違規操作。資本市場上股票價格影響因素錯綜復雜,政策就是行情,導致市場中股價與企業實際業績脫節,經常會出現股價和企業實際績效走勢背離的現象

3.3股票期權約束機制中對科技人才個人績效評價不全面

科技人才價值具有潛伏性、不易量化性、時期分布不均勻等特點,股票期權激勵是一種長期激勵機制,所以對企業長期留住科技人才具有積極意義。我國上市公司對科技人才實施股權激勵計劃以股票期權和限制性股票為主,其中股票期權占據主流地位。公司進行股權激勵時,行權條件中更多是強調凈利潤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等綜合性財務指標,這說明股票期權約束機制中對科技人才的績效評價以會計利潤為主導,會計利潤是會計期間指標,該評價標準與科技人才自身的特點不相適應,無法發揮應有的激勵作用,而且會計利潤未考慮企業權益資本的機會成本,難以正確反映企業經營業績[2]。即使評價科技人才個人年度績效時,公司更多采用定性指標,劃分優、良、差區間等,這就不可避免的會摻雜很多主觀成分,導致業績評價結果不客觀,合理性受限。

3.4股票期權約束機制中風險責任不明確

風險責任可提高科技人才積極性和創造性,所以風險責任應是股票期權約束機制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但股權激勵計劃中股票期權是一種看漲期權,更多是授予科技人才一種權利,沒有強調其風險歸屬。很多上市公司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中對激勵對象責任都沒有明確的規定條文,僅在股票期權的“變更、喪失、終止”條文中規定如激勵對象因不能勝任工作崗位、考核不合格、觸犯法律等,經公司董事會批準,可以取消激勵對象尚未行權的股票期權。激勵對象失職的最大代價僅僅是被取消尚未行權的股票期權,與其權利不對等,最終會削弱激勵對象的風險責任,進而弱化其積極性和創造性。

4完善高科技企業科技人才股票期權約束機制的對策思路

4.1剔除系統風險的股票價格作為行權價基準

股權分置改革和我國資本市場的特點和缺陷影響的是整個市場,是系統風險,這些因素會導致股價異常波動,使資本市場股票價格的波動與公司業績非正相關,進一步與科技人才個人貢獻非正相關,影響股票期權激勵實施效果,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采用剔除系統風險的措施。約束機制中行權價不以市價為唯一標準,僅作為一個參照,以剔除系統風險后的價格為基準,即引進β。β的經濟意義在于相對于充分的市場組合而言,特定資產的系統風險是多少。因為系統風險影響整個市場,人為不可控制,所以系統風險損益由全體股東承擔,股票期權激勵對象只承擔非系統風險損益。

4.2完善科技人才市場運行機制

為保證股票期權激勵科學合理運行,最重要的是約束機制中要公平合理評估科技人才價值,這需要依靠完善的科技人才市場運行機制。客觀的市場評價是科學評價科技人才價值的重要外部因素。科技人才市場運行機制就是依靠市場要素相互作用,自動調節科技人才的流動。完善科技人才市場運行機制,首先需要政府相關政策的合理引導規范;其次要暢通科技人才的合理流動渠道,遏制非正常的流動。

4.3建立科技人才個人績效評價綜合體系

股票期權激勵需要嚴格規范的績效考核制度來制約,只有保證剩余收益權分配與激勵對象貢獻相一致,其激勵功能才能得到最大發揮。一個合理的科技人才績效評估體系,可激發廣大科技人員的科研熱情和創造力,促進科技成果數量和質量的提高[3]。在評價科技人才個人績效時應在財務指標的基礎上,結合同行業專業評價方法進行綜合評價,考慮其特殊性。在設置科技人才個人績效評價指標時,首先要將投入和產出要素相結合,側重相對數指標;其次要考慮潛在和已產出成果的實際應用性。只有在綜合評價科技人才個人績效的基礎上,才能全面合理評價其價值,使股票期權約束機制中授予份數標準和行權條件更加合理。

4.4明確股票期權約束機制中的風險責任

現階段,風險管理理念只是在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中受到重視,只有強化股票期權約束機制中科技人才個人的風險意識,激發其創造潛能為企業做出最大貢獻。明確股票期權約束機制中風險責任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激勵對象在行權后離職,應當在幾年內不得從事相同或類似工作;第二,激勵對象違反企業基本制度,應當將其因行權所得全部收益返還公司;第三,若激勵對象給公司造成損失,還應同時向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只有在股票期權約束機制中明確激勵對象的義務和風險責任,激勵對象才會具有強烈的責任感,股票期權激勵機制才能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范艷婷.股權激勵的種類與方式[EB].2007-8-24.

[2]宋加樂.淺析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機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07,(14):38-39.

[3]劉振華,于曉方.科技人才績效評估方法研究[J].科研管理,2007,(28):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