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體育教師的初心和使命
時間:2022-08-07 02:46:14
導語:淺談高校體育教師的初心和使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闡述了紅色民族地區高校體育教師的初心和使命,提出了踐行路徑。其初心是在黨的政策方針指導下以學生身心健康為核心,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培養身體素質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其使命就是通過體育運動傳承紅色基因、服務全民健身、傳承民族體育精神、共筑體育強國夢。其堅守初心擔當使命的路徑是:言傳身教,弘揚地區優秀體育文化;立師德鑄師魂,培養學生社會情懷;創新體育形式,傳承紅色基因。
【關鍵詞】紅色民族地區;高校體育教師;初心使命;踐行路徑
強調:“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方向要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盵1]建設一支政治素養高、業務水平高的師資隊伍,是實現紅色民族地區民族團結、政治穩定、經濟振興、社會和諧的重要保障。紅色民族地區的教師不僅是教育事業主力軍,同時也是紅色革命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傳播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宣傳者、治國理政方針的遵循者。而體育在育人中具有獨特價值,在凝聚民族精神,鑄就民族靈魂,構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社會文明進步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2]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人民對體育健身的訴求越來越強烈,同時國家不斷出臺的關于體育健身運動的各項政策,對體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值此歷史時期,探討高校體育教師的初心、初衷和初志,對體育教師牢記初心使命、為發展紅色民族地區的體育事業擔當盡責具有重大現實指導意義。
一、紅色民族地區高校體育教師的初心
(一)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指出,教育領域的任務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在黨的95周年慶祝大會講話中再次強調,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要求大學始終牢記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守立德樹人崇高使命。高校體育教師既是黨領導下培養出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也是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的繼承者、傳播者,應該時刻跟黨走,貫徹好黨的教育方針和各項政策。作為紅色民族地區的高校體育教師,任務更艱巨,使命更偉大,也更應擔當盡責為民族地區的體育事業作出更大貢獻。(二)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同志1952年6月10日在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第二屆代表大會上題詞:“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這一題詞高度概括了開展體育運動的初衷目的,為體育人的奮斗找到了根據和前進動力。高校體育教師在高校體育事業中的作用至關重要,首先,為大學生開設完善的體育教學課程,組織各種項目比賽,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增強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這是在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其次,是在為國家培養合格的體育教師,為社會培養體育運動的指導者和管理者,是在以體育帶動全民健身、實現體育運動惠及千家萬戶的宗旨和目標。尤其今天,人民對增強體質又有了更高的要求,從越來越火爆的馬拉松比賽等活動項目,充分證明群眾的體育健身意識在增強,對體育健身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如何促進群眾性體育運動遍地開花,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延長人民平均壽命,是時代賦予體育人的偉大使命。(三)以體育助力公平和諧社會發展。通過體育運動立德樹人,立自身之德,塑學生之德,為國家培養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是大學體育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同時也是“生命線”。體育教師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的同時,還需具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勇于擔當的精神,樹立“功成不必有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堅定信念和志向。在教學中,通過體育運動向學生傳播公平公正的社會道德觀,通過體育比賽教導學生敢于競爭又友好互助的倫理道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體育運動培養學生自強不息、勇于拼搏的頑強意志和精神品格,綻放自己,奉獻祖國,爭做時代弄潮兒。(四)以培養全面發展的接班人為初衷。強調,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神圣的使命。貫徹的思想就是,高校體育教師要把培養學生成為身心健康的合格接班人作為職責使命,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愛國教育融入體育教學及比賽中,把立德樹人貫徹整個體育教育過程之中,把爭先創優相互幫助的品質落到課堂內外,從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接班人。體育育人中堅持“四統一”,即:育體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示范相統一、培養終生體育觀和培養終生體育技能相統一、培育身體合格和精神合格相統一,努力為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最終實現人民幸福、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紅色民族地區高校體育教師的使命
(一)為傳承紅色基因擔使命。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思想路線、精神風范、先進本質、優秀傳統的集中體現,也是紅色民族地區珍貴的教學資源。教師需要具備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時時刻刻為學生著想,把學生的幸福作為人生的追求。發揚體育人的艱苦奮斗精神不走樣不變形,傳承紅色基因落腳到課堂內外的方方面面,把紅色基因通過思想和身體鍛煉逐漸刻入基因內,不斷增強紅色基因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吸引力。傳承紅色基因是一個動態升華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需要教師不斷學習提升紅色思想覺悟,通過行動展現紅色基因內涵。傳承好嚴謹治學、嚴格要求的傳統,樹立新時代人才培養理念,牢牢扎根中國大地辦具有紅色精神的大學,切實落實好“四個服務”。(二)為服務全民健身盡義務。體育教師的初心就是全心全意為全民健身做奉獻,運用體育文化與技能知識、體育管理與運營知識、體育健康與保健知識等指導全民進行健康的體育鍛煉,充分發揮體育的社會教育功能,幫助全民落實“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的口號,幫助學生掌握扎實的終生體育技能,樹立終身體育鍛煉的價值觀。全民健身計劃指引全民投入體育健身,促進身體健康。全民健身的熱潮越來越熱,全運會群眾體育取得良好效果,各地馬拉松賽事接連不斷,各種廣場體育鍛煉異彩紛呈,各類群眾體育俱樂部應運而生,各類體育項目如火如荼地開展,這都離不開體育人的努力。(三)為推進民族體育運動盡職責。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少數民族日常生產生活勞動的一種凝練,反映少數民族的價值觀,承載著少數民族的人文情懷。開展少數民族體育不僅有利于人們鍛煉身心體魄,弘揚各族人民的優秀體育文化,而且能夠增進交流,規范社會行為,對促進民族繁榮和團結有著積極的作用。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少數民族體育項目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對學生的身體健康、各民族情懷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對傳播黨的思想、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民族地區高校體育教師肩負著傳承少數民族體育項目、促進民族繁榮發展的光榮使命和職責。(四)腳踏實地弘揚艱苦奮斗精神。革命不是喊口號,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體育教師肩負時代賦予的使命,需要對中華民族的體質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在工作中用行動弘揚艱苦奮斗精神。紅色民族地區體育教師不僅需要加強科研能力,以此構建體育教育的理論高樓大廈。體育教師自身還需要具備很強的自律性,做到自身熱愛體育鍛煉,保持好的身體形態,不斷鞏固體育技能,為學生做好榜樣。體育教師只有對自身不妥協,才能贏得社會的尊重,才能具有長遠的發展空間。體育教師同樣還需要為學生制定中長期的體能發展規劃,不僅著眼于現在,而且要放眼于未來,培養學生樹立終生鍛煉的體育觀。通過體育運動培養學生的自律性,增強敢于面對困難的勇氣,能夠解決困難的自信心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從而擔當起時代賦予的各種使命。(五)為筑體育強國夢竭忠盡智。體育強國夢是中國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體育強國夢寄托著中華兒女在身體素質上蛻變飛躍的夢想,證明華夏兒女不僅是有聰慧的種族,而且是體能超強、驚艷世界體壇的人種。體育興則國運興,體育強則中國強,必須落實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號召。體育教師的使命就是立足體育事業,弘揚體育精神,促進全民健身,推動體育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大學生體質測試是學生身體是否合格的最后關口,直接決定著培養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是否合格。而高校體育教師同其他文化專業課的老師一樣,是為學生由校園走向社會搭橋鋪路,承擔著為社會培養合格接班人的神圣使命,這就是實現體育育人,促進人們大健康,實現體育強國。
三、高校體育教師堅守初心擔當使命的路徑
(一)潛心問道、言傳身教,弘揚地區優秀體育文化。身處紅色民族地區的體育教師,潛心鉆研紅色邊疆地區的傳統體育文化,把紅色精神與體育運動結合起來,對弘揚區域性優秀體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在日常體育教學中充分滲透民族團結情結,自覺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地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傳承紅色精神講實干興邦,講艱苦奮斗,這與體育精神不謀而合,二者相互滲透,相互提升。體育精神通過身體鍛煉塑造良好身體形態、體驗突破身體極限的過程,從而不斷塑造精神力量。通過傳承民族傳統體育,積極發展群眾體育,傳播體育精神,傳承紅色精神,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開展好大眾體育項目等弘揚優秀體育文化,營造濃厚的體育健身氛圍,進而促進全民健身事業發展。(二)立師德鑄師魂,培養學生社會情懷。目前高等教育中教育方式親和力不足的問題,引起了高校體育教師思考如何在體育教育中增加具有溫度的教學創新。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亞太命運共同體,作為體育教師也應學習這樣的胸懷,把對社會擔當的情懷傳播給每一位學生,以擔當人類命運、建設人民美好生活為己任,懷揣初心在三尺講臺教書育人,在教學、比賽和生活中處處滲透人文情懷,把對運動的堅持和擔當轉換為對社會的擔當。認認真真上好每一堂課,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中傳播,在課堂外升華,在生活中實踐。德之大為,即是擔當人類命運的社會情懷;德之小為,即是踏踏實實為人師表。高校體育教師立德樹人是出發點也是落腳點,培養學生社會情懷是遠大理想也是最終目標,培訓學生成為既有遠大抱負和社會情懷,又能在重要崗位擔當盡責的合格人才。(三)創新體育形式,傳承紅色基因。紅色基因是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鐫刻在中華兒女心中的無與倫比的優良基因,是中華兒女戰勝一切敵對勢力的精神支柱。紅色基因伴隨時展而不斷創新,而體育競技活動是從身體和心理上同時育人,在傳承紅色基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體育活動能夠豐富教育效果的實現,把紅色基因內容融入體育活動,能夠多角度傳承紅色基因。如,籃球比賽中穿印有革命歷史意義的隊服進行比賽、以革命歷史事件為主題舉辦比賽;在田徑比賽中設定軍事項目、革命事跡項目,感受革命先輩的艱苦與舍身取義;在定向越野中設定紅軍革命線路,定點打卡中學習革命知識;在課堂上講授革命先烈故事,激發學生投入訓練比賽的激情和熱情。在多種體育教學和比賽中,幫助學生體會革命先輩舍身忘我的犧牲精神,感受在對敵斗爭中的慷慨悲壯歷程,從而珍惜當今美好時代,發揚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隨著民族體育的不斷挖掘和群眾體育的日益普及,全民健身運動遍地開展,人民的身體素質有了很大改善,而紅色民族地區體育的這種既豐富多彩,又有健康、朝氣、活力等的文化特點,對全民健身和民族文化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四、結語
在以習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體育教師貫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為出發點,以增強學生體能為國家培養合格人才為核心,以服務全面健身、共圓體育強國夢為使命,通過立德樹人、創新比賽形式等促進體育內涵式發展,推動紅色民族地區體育事業發展,讓紅色民族地區純潔、熱烈、美好的體育特質綻放出新的時代風彩。
【參考文獻】
[1]趙坤,郭鳳志.“不忘初心”勇于擔當高校思政課的育人使命[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12)98-100.
[2]李鴻江.堅守體育教育事業的初心[J].體育教學,2016.36(12)1.
作者:汪明海 單位:百色學院體育學院
- 上一篇:中小學體育教師校本教研能力研究
- 下一篇:民辦高校體育教師職業發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