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直覺思維培養路徑
時間:2022-10-07 11:29:38
導語:幼兒園教師直覺思維培養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直覺思維是人類思維的重要方式,個體通過直覺思維可以直接抽象地把握事物的本質。良好的直覺思維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情境與幼兒發展狀態,創造性地引導幼兒的學習進程,不斷提升教師的思維品質和專業素養,從而有助于教師生成教學智慧。主題教研活動是培養教師直覺思維的重要途徑。幼兒園應著眼于教師直覺思維發展的整體性選擇教研主題,以強化教師主體性為原則制定主題教研方案,以分層遞進的方式設置主題教研活動步驟,著重考察和發展教師的內省意識,在復雜的教育情境中提升教師的直覺思維能力。
[關鍵詞]直覺思維;教學智慧;主題教研活動
直覺思維是人類的一種高級意識活動,它以感覺、頓悟、靈感等方式出現且廣泛存在于人們的生活與工作當中,決定了人與人之間思維方式的差異,[1]是一種更為高級的心理表征過程。[2]由于直覺思維對人的認知方式具有重要影響,研究者愈來愈關注直覺思維的本質及其發生的機制和條件,意圖通過發展個體的直覺思維來提升他們的思維品質。布魯納將直覺與直覺思維視為個體在知識掌握與運用基礎上的一種智力加工過程并將其引入教育過程,指出這一加工過程是基于個體所熟悉的知識及其內在邏輯,而不是依靠正式的分析和證明。[3]作為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和認知工具,直覺思維對于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和提升教師的工作質量具有重要作用。[4][5]幼兒園教師的直覺思維不是一種無意識思維,而是教師在對教學對象和教育內容有了深入了解和深刻洞察的基礎上對幼兒學習實踐活動的整體把握和個別化滿足。因此,幼兒園教師有必要通過相應的專業發展手段來促進自身直覺思維的發展,而主題教研活動是一種目的性與情境性相結合的專業實踐活動,它可以提升教師直覺思維發展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一、直覺思維的內涵、特點與價值
由直覺而發生的直覺思維是人類思維的重要表現形式,是個體進行認知加工活動的重要手段。直覺思維有特定的發生機制和作用過程,是人腦對于新事物、新現象、新問題及其相互關系的一種迅速的識別、敏銳而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質理解和綜合的整體判斷,[6]它具有非邏輯性、內隱性、整體性等特點,有助于個體直接抽象地把握事物的本質,甚至是創造性地發現新的事物。直覺思維的非邏輯性是指個體在直覺思維的作用下不經過嚴密的邏輯推理過程而直接得出對事物的認知結果,個體是通過頓悟或者某種啟發而直接推斷出結論。直覺思維的內隱性是指個體在思維活動過程中應用自身的潛意識去認識和把握問題的本質,表現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特征,它不借助語言、書寫、圖畫等形式來展示思維活動的過程,是一個主體內省的過程。[7]直覺思維的整體性是指個體在思維活動過程中對認識對象的把握是基于整體情境的,表現為對事物或者問題的整體把握,思維主體也是作為一個整體而進入思維過程的。也正是因為具有上述特征,直覺思維往往被視為一種創造性思維,它所帶來的靈感和頓悟被視為眾多科學發現的思想源泉。直覺思維不是一種隨機的無意識活動,而是一種建立在邏輯思維基礎之上且具有內在結構的思維表現形式,[8]它與個體的知識經驗、感知覺發展水平、思維特點以及個性特點等有著密切的關聯,[9]對于人類社會及個體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價值。第一,直覺思維具有選擇、整合和解釋功能,能夠提升人類個體的認知水平。斯賓諾莎、萊布尼茨等人將直覺視為一種高于推理的理智能力,認為直覺是一種綜合運用各種方法的過程,是理解事物本質最可靠和最重要的認識能力。[10]而直覺作用的過程就表現為直覺思維,是人類認識事物的基本方式和基本手段。第二,直覺思維對于科學發明和發展人類個體的創造力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直覺思維具有直覺判斷、直覺想象、直覺啟示等表現形式,它為人類提供了一種整體的、迅捷的認知方式,可以幫助個體在某個瞬間發現和把握事物的本質。[11]第三,直覺思維的發展有利于優化個體的思維方式和提升個體的問題解決能力。直覺思維是人類一種有意識的高級心理活動,它的發生依賴于豐富的經驗與知識儲備以及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直覺思維的發展可以幫助個體在邏輯思維的基礎上從更為宏觀的角度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從而更有效地發展自身的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
二、幼兒園教師直覺思維的特征及其實踐價值
優秀的幼兒園教師必然具有高度的教學智慧,而生成性的教學智慧又是促進幼兒深度學習和發展幼兒高階思維的基本前提。[12]幼兒園教師的教學智慧具有實踐性、創造性、生成性、反思性、緘默性與可傳遞性等特征,[13]它的發展與教師的直覺思維有著密切的關聯。教學實踐智慧的生成要求教師具備良好的直覺思維,良好的直覺思維則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情境以及幼兒的內在發展狀態,可以更富創造性地引導幼兒的學習進程和滿足幼兒的學習需要,以及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的思維品質和專業素養。由于幼兒的發展具有經驗性、可塑性、易感性、潛在性和主體性的特點,教育活動現場中的教師往往需要借助豐富的經驗和良好的知識儲備來快速地覺察幼兒的活動狀態和滿足幼兒的學習需要,此時就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直覺思維能力。幼兒園教師的直覺思維是一種教師在對教學環境和教學過程各要素的整體感知上,運用自身的知識與經驗來快速地對問題進行分析并做出判斷和選擇的思維形態,它的發展受到教師個體知識經驗、認知結構、動機強度、分析思維水平以及教學情境等因素的影響。[14]首先,幼兒園教師的直覺思維具有情境感知的整體性。直覺思維是教師建立在教學情境的整體印象感知基礎之上的,這種對整體情境信息的感知為教師對問題的發現以及快速判斷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輸入。其次,幼兒園教師的直覺思維具有判斷的迅捷性。直覺思維是一種非邏輯思維,它具有跳躍性,在對教學情境和教學過程的信息輸入進行整體加工后,幼兒園教師就會在強烈的活動動機下聯系自身已有的經驗進行豐富的聯想而對某一問題做出即時的判斷,這種判斷可能在教師的潛意識中存在相應的認識基礎,也可能是教師基于新的情境而形成的新的認知。再次,幼兒園教師的直覺思維在表現方式上具有非語言性。直覺思維的非邏輯性也就意味著教師的思維加工過程是內隱的,它借助對圖像、色彩、聲音等的感知而對事物做出整體的判斷,教師可以通過直覺思維得出對問題的判斷,但這一過程可能并非經由語言邏輯加工而得來的。最后,幼兒園教師的直覺思維是建立在良好的認知結構、豐富的知識經驗和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基礎之上。直覺思維基于感知覺但又不限于此,它必須基于良好的知識經驗和邏輯思維能力才能實現對問題的深入認識。作為幼兒園教師教學智慧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支撐條件,直覺思維對于提升幼兒園教師的教學質量和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第一,良好的直覺思維可以幫助幼兒園教師更為敏銳地把握教育教學情境,以及更好地滿足幼兒的個性發展需求。幼兒的學習過程因其自身發展具有經驗性、可塑性、個體差異性和不成熟性而表現出很大的不穩定性和內隱性,幼兒學習的意向會隨著其內在心理狀態和外部情境的變化而不斷發生改變,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通過不斷的觀察和傾聽來了解幼兒真實的活動狀態和發展需求。[15]由直覺思維產生的聯想、啟發、頓悟和靈感等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在把握教學現場和教學過程的基礎上去發現有意義的教學事件和幼兒行為,直覺思維對它的有效把握即是滿足了幼兒發展的可能性、可塑性和個體差異性。第二,良好的直覺思維可以更好地發展教師的專業素養,增強教師的思維意識和思維品質。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個體、群體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而要實現內生性的專業發展,幼兒園教師就必須發展起自身的專業立場、專業意識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直覺思維對于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價值在于可以強化教師的自主思維意識,讓教師能夠以辯證和發展的思維看待幼兒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目標。此外,直覺思維包含邏輯思維的屬性與成分,邏輯思維與反思意識的結合可以更好地增強教師思維的敏銳性和發散性,從而讓他們能夠依據自身的專業發展需要和教學情境去提升自身的專業品質。
三、以主題教研活動促進幼兒園教師直覺思維發展的基本方式
作為一種有目的性的專業實踐活動,直覺思維的培養是幼兒園教師基于對幼兒園教育工作實質與規律的把握以及自身專業發展內在需求的反思。主題教研活動可以很好地喚醒教師的專業發展意識和強化教師的專業發展體驗,是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主題教研活動有明確的目標、具體的情境和明晰的內容構架,具有很強的主體性、實踐性和開放性,可以為幼兒園教師直覺思維的培養提供很好的平臺。首先,著眼于幼兒園教師直覺思維發展的整體性來選擇教研主題。由于直覺思維具有整體性,幼兒園在選擇教研主題和設置教研活動目標時應該關注目標的上位性和概括性,即教研活動的目標不能拘泥于教育教學活動的某一細節,而是應該通過一個綱領性的目標來引導教師對教研的主題進行多方面的切入。教研活動的主題可以通過逐步聚焦的方式來確定,即教研活動的組織者要廣泛征集幼兒園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典型問題,要求他們對遇到的問題進行全面反思并形成完整的活動案例。在此基礎上,通過教師的交流與專家的診斷來將典型案例中的關鍵問題轉化為與直覺思維培養相關的教研主題。直覺思維主題教研活動的目標要定位于強化教師的反思意識和幫助教師掌握直覺思維的具體表現、發生條件、發生機制,要促使他們能夠通過直覺思維主題教研活動不斷提升自身的思維水平和思維品質。其次,以強化教師主體性為原則來制定直覺思維培養的主題教研活動方案。幼兒園教師直覺思維的培養需要以其自身的主體性參與為前提,只有教師自身有了強烈的主體意識,才能推動他們對直覺思維主題教研活動的深度參與。在教研活動中,教師的經驗線是沿著經驗呈現、經驗沖突、經驗活動和經驗提升的過程開展的,體現的是教師經由反思而實現經驗發展的過程,而反思的過程也是教師直覺思維發展的重要表現。在直覺思維培養主題教研活動方案的制定中,活動組織者必須以真實的活動情境為前提,以幼兒經驗的發展變化為基礎來推動教師對整個教學活動過程的反思,要著眼于教師對幼兒學習過程影響的整體性、差異性、適宜性和創造性程度來提出直覺思維的培養方法和步驟。最后,以分層遞進的方式來設置直覺思維培養主題教研活動的步驟。直覺思維培養主題教研活動可以依據分層遞進的思路分為觀察、互動、改革和重塑四個不同的階段,且這一過程并不局限于某一單獨的教研活動,而是與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相伴發生的。在觀察階段,教研現場被還原為教育活動現場,教研人員身處真實的教育情境當中。在這一階段,教師不斷對教育活動進行反思,通過呈現問題、梳理問題、分析問題來明晰教研的主題,將直覺思維引入教研活動。在互動階段,教研人員圍繞關鍵問題進行深入的交流和對話,使參與教研的老師在互動過程中產生認知沖突,激發教師的反思意識,促進教師進入直覺思維過程。在改革階段,要引導教師突破思維慣性而大膽地將問題解決方案應用于教育實踐,此時教師應具有明確的思維意識,能夠結合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目標和過程特性來應用直覺思維以及有目的、有步驟地發展直覺思維。在重塑階段,幼兒園要針對前面三個階段的實踐結果進行全面的總結和評價,要著重考察教師的內省意識,要將直覺思維培養過程中的無意識狀態發展成為具有明確的目標指向和主動的行為表現,在復雜的教育情境中提升教師的直覺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林崇德.思維心理學研究的幾點回顧[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5):35-42.
[2]鄧鑄.思維的本質與定義新論[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4):139-144.
[3]布魯納.教育過程[M].邵瑞珍,譯.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67-68.
[4]王小英,劉思源.幼兒深度學習的基本特質與邏輯架構[J].學前教育研究,2020(01):3-10.
[5]程璐璐,馮德煜,尚曉明.兒童繪本中的多模態轉喻形式與類型[J].學前教育研究,2020(10):63-76.
[6]周振華.思維的認知哲學研究:基于隱喻、情感與模擬的探討[D].太原:山西大學,2012:15.
[7]羊萍.從中國傳統文化哲學管窺直覺思維方式[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04):67-74.
[8]孫偉平.論邏輯思維與直覺思維的互補關系[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06):92-99.
[9]金泉.直覺思維與推理思維[J].心理學探新,1985(02):61-67.
[10]曹振華.當代科學創造中的直覺思維[D].南昌:東華大學,2007:5.
[11]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79:284.
[12]張娜,蔡迎旗.卓越幼兒園教師的教學行為特征[J].學前教育研究,2019(09):24-36.
[13]何葉.幼兒教師教學實踐智慧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2:1.
[14]姜冬玲,馬夢曉.借助教研活動培養幼兒園教師的直覺思維[J].學前教育研究,2018(11):67-69.
[15]黃婉圣,何敏.教育戲劇中幼兒的“身體敘事”及其影響因素[J].學前教育研究,2019(09):58-67.
作者:馬夢曉 姜冬玲 張玲玲 單位: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省焦作市實驗幼兒園
- 上一篇:商業銀行如何強化經濟管理
- 下一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對農業經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