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規劃設計之流程

時間:2022-01-14 02:50:04

導語:智慧城市規劃設計之流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智慧城市規劃設計之流程

【摘要】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之下,諸多城市開始依托智慧城市的理念規劃建設現代化的智慧城市,該種城市屬于現階段一種新型的城市發展模式,建設期間采用了物聯網以及云計算等多種先進技術,以此對城市內的各類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更好地為人們提供氣象、交通出行和醫療服務等方面的信息,所以智慧城市在現階段的城市發展中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要求規劃設計人員把握好規劃流程,做好規劃設計工作,保證智慧城市能夠高效率、高質量的規劃設計,能夠為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以及人們的安居樂業提供助益。基于此,論文從智慧城市的規劃設計出發,對其具體的規劃流程進行了詳細探索,以此為更多城市的智慧城市規劃建設提供參考經驗。

【關鍵詞】智慧城市;規劃設計;流程

1引言

通過智慧城市的建設,城市的經濟發展現狀和規劃格局均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優化改善,給人們日常生活中開展的各項生產和生活活動提供了諸多的便利條件,城市也將借助于諸多先進技術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進而進行良好有序的發展。本文選取某市的智慧城市設計建設工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設計分析,該座城市歷史底蘊豐厚,風景秀麗,有著較多的旅游資源,但是該城市的旅游資源處于分散設置狀態,而且旅游產業發展落后,城市發展中的信息化程度低,因此,進行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設可以對當地的旅游資源進行整合,構建智慧旅游資源信息系統,將分散的資源統一起來,制定系統化的旅游方案,以便為來此旅游的游客提供科學合理的旅游指南,節省游客的旅游時間和經濟成本,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來此旅游,促使當地經濟實現產業化發展,提升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水平。為實現以上目的,當地的旅游局針對旅游業發展基本情況對導致該市旅游業不發達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學習構建智慧城市的相關內容,以此制定了構建智慧旅游城市的立項書。

2該市智慧旅游城市規劃設計流程

2.1提出智慧城市設計概念。智慧城市規劃設計的目標為建設現代化的先進信息基礎設施,即實現信息網絡的安全和高速化、政務網絡的互通化以及云計算平臺的統一化,提升政府等職能部門城市管理的質量和效率,為人們提供優質的服務,實現充分的共享與整合,使地區經濟實現產業化的可持續發展。規劃設計的要求是應用網絡技術、信息技術以及物聯網的發展優勢對城市發展中的全部信息進行整合開發與優化利用,城市規劃建設區域不可出現重復,以此滿足城市政務、民生以及產業發展的具體要求,進而實現城市的智慧化發展。規劃設計期間,需要規劃設計人員先對智慧城市涉及的理念、背景、發展現狀、理論內容、社會影響以及評價等進行充分的熟悉和了解,學結國外成功案例的應用經驗,然后結合本次需要建設智慧城市地區的基本情況,提出智慧城市規劃設計的基本設計概念,據此形成立項書,并且組建規劃設計智慧城市的人事組織結構,要求所有參與此種城市規劃設計的工作人員具有智慧城市設計經驗和能力,并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在全體設計人員的互相配合下完成城市的規劃設計工作[1]。2.2收集相關資料。在確定初步的智慧城市規劃設計立項書和規劃人員之后,需要設計人員從兩個方面出發做好資料的查找與收集工作,以此為智慧城市規劃設計提供理論依據。首先,收集基礎資料,該種資料主要包括不同階段的城市地圖、近幾年的城市規劃、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城市經濟區與工業區的發展規劃等,將這些資料全部收集起來后,設計人員就可以大致了解城市建設發展與規劃的基本情況[2]。其次,收集訪談資料,此類材料主要是指與城市規劃建設工作開展有密切關系的重要方的訪談資料,例如,政府相關部門、發展與改革委員、城市交通管理局以及衛生局等職能部門相關人員的發言資料,通訊公司以及從事智慧城市等工程項目規劃建設的非政府組織在近段時間的發言情況。設計人員將上述所有資料全部收集整理之后需要在資料上標注序號,并制作資料檔案,分門別類地放置并妥善保存。2.3分析資料。智慧城市在規劃建設時需要對城市內部的所有內容和個體進行規劃,以此通過現代化的先進技術確保城市各方面的信息可以在系統作用下實現有效的運轉。在資料分析期間,由于收集的資料范圍廣且數量多,因此,參與資料分析的工作人員需要來自于社會不同的層面,不僅要有專業的城市規劃設計資料分析人員,還需要有來自于政府部門、研究所和企業等的工作人員,以此從專業化角度分析全部資料。具體的資料分析需要注意以下問題:1)智慧城市規劃設計需要先進行初步的定位,在對當前城市現階段的環境質量、資源、地理地質條件、氣候條件以及產業與信息化發展等情況做出準確的分析之后,便可以明確其總體定位;2)分析智慧城市需要具備的功能,結合智慧城市理念規劃設計的現代化新型城市要求具備多種功能,尤其需要具有信息化功能;3)分析系統架構,分析人員在資料分析過程中要形成智慧城市規劃的基本框架,從智能化和信息化兩方面做好結構內容規劃,在確定信息應用系統需要使用哪些基礎設施之后,考量系統與相關信息基礎設施之間的關系,以此使基礎設施在符合信息系統建設標準的情況下更好地發揮作用。2.4功能設計。現階段,智慧城市設計期間,需要將提高城市管理與運營質量作為重要的發展戰略,從而在城市建設發展中塑造新型的生態社會,吸引眾多投資商到智慧城市開展形式多樣的商業活動,并且在此期間構建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較高的信息管理系統,借助于先進的運行機制促進該系統的良好運行。目前,智慧城市要求進行功能設計的內容有:①城市交通管理系統的功能設計,包括公共區域安全監控系統、道路交通管理系統和市容衛生管理系統等;②通信設施的功能設計,包括移動通信基站和地下敷設的線路等;③公共服務的設計,包括醫療服務信息系統和公共信息系統等;④電子政府和產業發展類的功能設計,包括城市管理系統和企業信用評價平臺等。2.5系統架構設計。系統架構設計在總體的智慧城市規劃設計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其設計要求較高,需要設計人員以較高的標準設計系統架構,其中,智慧城市的主要建設者承擔確定系統結構和具備功能的工作;城市發展期間的各項業務需求則需要由業務主管來進行運營和管理;智慧城市具體使用的運營和管理模式,則需要由相關的運營人員和業務主管人員來確定。整體框架主要包括三部分,即運營、保障和技術架構。在智慧城市發展中,通過運營架構實現城市各方面的協調管理,整合所有信息,再通過保障架構對信息進行合理分析,準確找出運營管理的缺陷和不足,之后再依托技術架構連接物聯網進行整個城市運行過程的科學管理。在設計系統架構時要注意以下內容:1)設計運營架構,即從政府、企業以及行業三方著手,調查其涉及的相關業務,在構建運營架構之后協調三方的關系,在確保其具有良好的交互關系后,便可以按照相互協作、管理和投資等關系進行城市運營活動;2)設計保障架構,即充分利用信息共享技術、相關智能化與信息化系統保障規章制度以及安裝的信息化設施來做好設計工作,保證智慧城市將運營和管理風險降至最低,各領域的運營業務均可以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以此實現不同職能部門、企業和個人在智慧城市的平衡穩定發展;3)設計技術架構,智慧城市具有的所有功能均需要通過技術架構實現,因此,設計期間需要分析物聯網技術應用的條件,探討物聯網在連接各個具有不同功能的系統時,是否具有符合物聯連接要求的物理接口,采取的工作步驟和數據交換技術是否符合技術應用的規范要求,以此在條件完全滿足系統架構設計的前提下,便可以將所有系統進行高質量的系統對接,通過技術方法完成系統架構工作。

3結語

智慧城市規劃設計包含的內容較多,如果某一環節的設計工作存在問題,將會對整體的設計工作造成極大的不利影響,因此,該市智慧旅游城市的規劃設計人員在開展設計工作時需要結合本文分析的五個方面的流程來設計,以此協調和優化城市發展期間各方面的資源,構建信息應用系統,推動智慧城市的有效建設。

參考文獻

[1]甄峰.基于地理視角的智慧城市規劃與建設的理論思考[J].地理科學進展,2015,34(4):402-409.

[2]王鵬.智慧城市與城市規劃——基于各種空間尺度的實踐分析[J].城市規劃,2014,38(11):37-44.

作者:杜憲政 單位:泰安市城市建設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