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旅游城市建設研究
時間:2022-06-18 08:43:13
導語:國際化旅游城市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據秦皇島市旅游和文化廣電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清明小長假期間,秦皇島市共接待游客53.62萬人次,同比增長15.37%;實現旅游社會總收入1.6億元,同比增長17.32%。成績固然斐然,但如何擺脫門票經濟的影響,加快推進秦皇島市國際化旅游城市建設進程迫在眉睫。門票價格居高不下,制約秦皇島旅游產業的整體國際化發展。門票虛高,影響其他諸如交通、住宿、餐飲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數據顯示,旅游產業鏈效益約為門票價值的七倍,包括食宿、交通、購物及間接創造的社會財富。面對旅游市場的井噴式發展,降低門票價格、提升其他配套服務、吸引流量才是第一要務。門票要體現大眾化,為廣大民眾提供分享公共資源,接受教育、傳承歷史文化的機會。門票降價是秦皇島大旅游的開始,從而拉動全社會的協調發展。門票淡季價格常態化,降低旅游門檻。對于居民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城市公園、紀念館、博物館和展覽館等,其門票價格應按照充分體現公益性的原則核定,提倡推行免費門票或象征性門票。目前國內外學者對“門票經濟”研究有很多觀點。覃文樂(2004)認為,門票定價需考慮居民消費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1]。王永治,溫桂芳(2005)認為,景區價格的制定必須反映資源價值與價值構成及游客(參觀者)的需求[2]。時慧來,趙改書(2006)認為,票價制定既考慮其實際投入,更要注重其無形資產的價值,還要兼顧旅游景區在國內外的知名度或影響程度[3]。
那么,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加快推進秦皇島市國際化旅游城市建設進程?首先,探尋秦皇島景區門票淡季價格常態化,回歸公益性,更加親民,體現民生,讓廣大游客進的來,留得住,樂享文化旅游。通過門票價格的“親民性”,提升游客幸福感。培養市民的主人翁意識。讓市民“想講秦皇島的故事,能講秦皇島的故事,會講秦皇島的故事”。促進對外文化交流、促進本土文化復興。其次,本土文化現代化。秦皇島市作為歷史文化古城和現代濱海城市,要擯棄粗放式的門票經濟,充分了解考慮旅游者的個性需求,為旅游顧客創造出一種良好的心理感受和獨特的體驗,使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產生更多更好的愉快體驗,從而促進整個旅游業的發展。我市景區應該為群眾的休閑娛樂提供更為優惠的條件,以提高群眾休閑娛樂消費的參與度。當前大眾對于公共福利以及旅游功能的重視程度正不斷提高,原本單純觀光的景區被賦予了更多的教育、科普等公益屬性。由大自然和歷史形成的風景資源是公共資源,屬于全民所有,其經營服務要有“公益含量”,而降低門票價格,正是“公益屬性”的體現。人民群眾對旅游出行更加滿意,旅游交通更為便捷,旅游公共服務更加健全。而降低景區價格將能讓景區更具吸引力,人們可以多跑幾個景區,延長行程,從而帶動景區及周邊的交通、餐飲、購物、住宿等消費。讓更多群眾愿意走進其中,從中感受我市景區所特有的獨特文化內涵、歷史沉淀,在品味祖國山川秀麗之美的同時,也進一步了解我國厚重的歷史文化,更加激發愛國情懷;另一方面,撬動旅游市場深化改革,改善當前眾多景區對門票經濟的依賴,真正推動全域旅游發展“提速”,是多贏之舉。在減輕對門票經濟的依賴之后,景區能夠打開更廣闊的發展之路。以杭州西湖為例,自2002年實行大部分景點免費,少部分景點收費相結合的模式,一方面未完全免費以保證西湖風景區日常管理的開支需求,另一方面大部分景點免費又保證了西湖風景區的公共屬性。杭州市審計局在早前的報告中也指出,自西湖實行免費開放與綜合保護工程以來,杭州旅游產品的需求量得到擴大,旅游產業帶來的經濟效益更是以百億計。同時,周邊產業的經營在彌補門票收入缺失的同時還貼補了景區養護與管理費用。接下來,文化產業及景區周邊衍生產品或將成為各景區新的經營重點。
景區門票降價,服務卻不能降質,景區的發展建設,是社會共同推動、扶持的過程,希望我市景區能盡快跟緊國家改革的步伐,找準景區公益屬性定位,把門票降價作為回饋社會、回饋游客的一種方式,在挖掘自身優勢上努力,在做好服務配套上發力,更好地刺激公眾旅游熱情,能更快擺脫“門票經濟”的制約。
【參考文獻】
[1]覃文樂.淺論游覽參觀點門票價格的制定[J].中國物價,2004(8):39-40.
[2]王永治,溫桂芳.游覽參觀點門票價格若干問題研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5(11):8-9.
[3]時慧來,趙改書.準公共物品語旅游參觀點門票價格研究[D].北京:首都經貿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06.
作者:王偉 姜藍 邊丹丹 高潔 王義倩 馮清愛 單位: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 上一篇:優質護理干預在婦產科護理的效果觀察
- 下一篇:智慧城市建設與跨文化教育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