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財源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時間:2022-03-10 03:23:15

導語:淺談財源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財源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摘要:經濟決定稅收,稅收反映經濟。財源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財政之基、發展之源,財源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財力快速增長良性互動的基本途徑和重要環節,抓好財源建設工作,有利于拓寬生財聚財渠道,做大財政規模,壯大財政實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

關鍵詞:財源建設;新興財源;招商引資;經濟質量

1加強財源建設工作的意義

財政部門作為政府經濟管理工作的職能機構之一,承擔著貫徹黨中央國務院財經工作方針政策,以及收入分配、資源配置、促進社會穩定和發展等重要職責。大力開展財源建設工作,挖掘增長潛力,有利于克服國內外經濟下行壓力,實施對經濟建設更加有利的財政政策,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對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1壯大財政實力。財政實力對于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社會的發展離不開財政的支持,各地大力實施項目建設,以項目為主,不斷加大財源建設工作力度,千方百計擴大財政規模,優化財源結構,提高財政收入質量,以達到壯大財政實力的目標。做好財源建設工作,就是從源頭上解決財政困難的重要途徑,鞏固財政改革成果,促進財政收入持續穩定增長,擴大財政規模,穩步提升財政實力[1]。1.2拓寬增收渠道。財政投入對地方建設有著重要影響。要實現財政收入的持續增長,必須挖掘增收潛力,拓寬財源增收渠道,加強財政收入的組織與調度,為社會發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帶動社會資本擴大投資,開創財源增收新局面。堅持建立財源建設的長效機制,想方設法培育、拓展新興財源,這是財政收入增長的源頭活水,也是促進地方財富增長的根本途徑,不斷開辟新的增收渠道,更好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2]。1.3助推經濟發展。財源建設對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為經濟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經濟的發展也有利于推動財源建設工作,為財源建設注入新的活力,增強財政發展后勁。做好財源建設工作,有利于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配置要素,調整經濟結構,擴大經濟規模,提高經濟增長質量,也為地方政府項目建設、債務償還等提供資金保障,促進經濟社會良性發展。

2財源建設工作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社會發展迅速,經濟建設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財源規模不斷壯大,財政收入快速增長。但在財源建設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財源結構不合理、持續性長效財源少、項目建設財源見效慢、收入質量下降、過度依賴土地財政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利于財源建設工作,對財政事業的發展也產生了消極影響。2.1財源結構不優。我國很多地方,都存在著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欠佳的問題,財源結構不理想,產業發展不平衡,尤其是二、三產業發展速度不夠快,對財稅收入的增長作用較小。在產業結構中,傳統產業所占比重偏高,在宏觀形勢不樂觀時,缺乏轉型升級動力,高新技術產業相對滯后,產業發展層次不夠高,科技含量低,使得企業競爭力偏弱、創新能力不足,轉型發展更是困難重重。國內整體制造業水平還有待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也較緩慢,且企業發展相對獨立,暫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或產業集群,使得財源結構單一,不能形成持續穩定的財政收入來源。2.2新增財源增速不快。為了促進經濟較快發展,很多地方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對項目建設更加重視。但部分招商引資項目簽約時間早,開工建設周期漫長,投產達效慢,實現稅收收入則需要更長的時間。同時受減稅降費政策的影響,短期內對財政增收的貢獻十分有限。有些項目簽約投資額大,但由于種種原因,實際有效投資小,總體要素配置不佳,項目利潤率偏低,投資對稅收的拉動效應不夠顯著。在固定資產投資結構中,很多地方突出了房地產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而對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的重視程度不夠,有些項目雖然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但由于項目性質問題,財源增速較慢,且難以形成持續性的長效財源,從長遠來看,對財稅收入增長貢獻并不大。2.3土地財政依賴度較高。近年來,我國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基礎設施配套及重大項目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大部分縣區一級政府都沒有足夠資金支撐,基本是圍繞保運轉、保重點、保民生開展相關工作。在稅收收入、非稅收入有限的情況下,很多地方政府想方設法增加財政收入,而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出讓土地使用權,導致土地出讓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較大,土地財政依賴度過高的問題仍然未得到緩解。在城市化建設進程中,土地出讓收入是地方經濟建設與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是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渠道,尤其是國內部分城市,城鎮開發建設力度逐年加大,基礎設施投入不斷增加,重大項目投資增長迅速,土地財政依賴度普遍較高。

3加強財源建設工作的舉措

目前,國家大力部署減稅降費政策,作為財政工作人員,要嚴格貫徹執行上級文件精神,認真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讓企業和個人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同時要以財源建設為抓手,加強精準招商,千方百計培育新興財源,優化財稅收入結構,狠抓財稅征管,堵塞收入漏洞,強化稅源監控,嚴防稅收“跑冒滴漏”,提高稅收收入,做大財政規模,促進經濟快速發展。3.1大力招商引資,加快項目建設。經濟總量大小決定財源的廣度,招商引資工作是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動力源。一是大力招商引資,增強招財引稅意識,擴大財源總量。在精準招商、大力引資的過程中,樹立“引資”與“引稅”并重的理念,要把財稅貢獻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參考標準,對投資規模、強度、財稅貢獻設定門檻,對擬引進項目的財稅貢獻、單位投入產出及經濟效益進行研究論證,把地方政府給予企業的扶持政策緊密銜接起來,以促使企業全面履行納稅合同,以此為基礎招大商、招優商,大力引進對地方財政貢獻大的項目。二是加快項目建設,做大經濟總量,千方百計積聚財源。通過實施項目抓財源建設,堅持扶持大財源,全力培植小財源,增加群體財源。在平時工作中,既要集中優勢力量,抓大項目、抓好項目,進行重點引進、重點扶持,使之成為財源的支柱。同時也要抓好中小項目的引進、扶植、壯大,對每個項目常抓不懈,精心培植特色產業,涵養水源,長期積累,積少成多,積小成大[3]。3.2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經濟質量。經濟質量高低決定財政收入的厚度,在大力減稅降費、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背景下,進一步激發企業的活力,大力扶持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聚焦優勢產業鏈,增強制造業發展輻射力。產業鏈是產業興、實體旺的關鍵抓手,在每條產業鏈上,重點骨干企業是少數幾家,要重點主抓核心骨干企業的引進與幫扶,對產業鏈條上的眾多中小微企業,也要加大引導和支持力度。尤其是對符合市場發展趨勢、科技化程度高的行業,要優化產業結構,引導產業升級,加強產業鏈建設,實行重點關注和扶持,推進現場辦公,切實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二是加快創新驅動發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要擴大研發經費投入,支持創新,對企業、科研機構的技術難題,設立重點攻關專項,對研發機構要給予重點支持,并鼓勵科研人員開展研發工作。促進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用新技術推動新興產業,新產品引導市場需求,有效提高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的比重,通過不斷創新,推動傳統產業更新換代。我們要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激發有關機構、企業及相關工作人員的創新活力,引導各方加強交流,鼓勵校企合作,推動產學研協同發展,提升經濟質量[4]。3.3加強分析研究,培育新興財源。城市發展應因地制宜,對地方經濟的基礎研究和分析要不斷深入,逐步提高原始性創新能力,全方位積累智力資本,為創新型發展提供動力和源泉。一是堅持實事求是,加強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分析研究。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設等技術手段,全面收集基礎資料,通過大數據管理平臺整合處理,并認真進行統計分析。定期召開經濟形勢分析會議,挖掘優勢產業的同時,堅持補短板、強弱項,進一步掃清經濟發展障礙,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全力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促進經濟轉型,增強發展后勁,走出依賴土地財政的困境。二是推動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培育新型財源。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及我國改革開放的力度不斷加大,《中國制造2025》逐步推進,產業變革向縱深發展,新興產業和新興業態越來越多,推動社會經濟沿著多元化方向發展。我們要搶抓機遇,拓寬新型財源渠道,以新思路助推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扶持一批優質的企業集團,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在鞏固基礎財源、提升支撐財源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培育新興財源的力度。

參考文獻

[1]劉香三.關于加強財源建設增加財政收入的思考[J].中外企業家,2018,35(11):107-108.

[2]李艷華.新時期經濟發展與財源建設路徑的探析[J].中國金屬通報,2018,26(1):133.

[3]甘雨.新常態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問題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8.

[4]呂軍,陳寶華,姜子玉,等.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評價及障礙因素分析[J/OL].資源開發與市場:1-10(2019-10-21)[2019-11-06].

作者:劉擁軍  單位:湖南湘江新區管理委員會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