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村鎮規劃研究
時間:2022-02-27 09:01:03
導語:新農村建設村鎮規劃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對于新農村建設而言,如何做好村鎮規劃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村鎮規劃為農村空間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可行路徑,同時也使得農村環境更加干凈整潔,因此,本文村鎮規劃的重要意義進行了說明,同時分析了該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并提出了可行策略。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村鎮規劃;問題分析;對策研究
近年來,因為村鎮規劃不斷得到穩步推進,農村景觀逐漸發生變化。一些地區,特別是東南沿海發達省份,新農村建設形勢良好,城鄉差距基本消失。然而,我們也需要看到,中西部部分地區在該方面的建設上仍然存在許多問題,特別是在村鎮規劃方面,這些問題不僅制約著新農村建設,而且影響著建設目標的落實以及國家戰略的實現。農村依然是我國發展的重中之重[1],因此,有必要從宏觀建設層面對相關問題進行研究,理清問題產生的根源,從理論基礎上展開深入的分析工作,使有關部門和各方加深對這些問題的理解,并采取具體措施解決這些問題,從而有效完成整個村鎮規劃過程,推進我國的新農村建設,使廣大農村得到更好的發展。
1新農村村鎮規劃的重要意義
首先,隨著相關建設決策的實施,我們深刻認識到村鎮規劃的起點相對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與新農村建設進程不相適應。此外,由于一些經濟歷史條件的限制,許多村鎮的建設設計方案已經制定。即使是得到了實施,但為了省時省力很多時候都是保留了很多原有的基礎,大部分村鎮并沒有太大變化。從規劃水平來看,我國的村鎮規劃水平并不是很高,其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我國大部分地區尚未建立完備的村鎮規劃體系,城鎮化進程受到嚴重制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當深刻認識到,村鎮規劃既能適應當前的實際發展需要,又能合理配置和利用農村地區的豐富資源,具有一定的戰略意義。從這個角度來看,村鎮規劃有利于資源特別是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能夠大大減少資源的浪費,同時也有利于相關資源的大規模整合。從環境角度來看,合理的村鎮規劃能夠引導農民更好地生活和生產,減少相關地區的污染面積,改進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在進行規劃的時候,應該考慮當地的實際情況,不能盲目進行規劃。其次,為了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取得較好的效果,必須做好村鎮規劃工作。對相關內容加以了解,在實際過程中合理進行規劃,為其他方面的建設工作提供幫助。因此,在規劃工作進行之前,合理的指導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此項工作離不開正確的指導。通過運用自己的宏觀調控手段,政府可以對村鎮規劃和建設做出指導。由此,村鎮規劃才能夠有效維護公共利益,協調個人和社會利益之間的關系,優化現有的資源配置,促進新農村的發展。村鎮規劃為中國各方面的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對促進當前的實際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新農村建設中村鎮規劃內容解析
2.1生態建設與環境改善。農村地區的生態建設與城市不同,需要利用居住地以及周邊的土地環境,綜合進行考慮,多種植生態植物,減輕水土流失;利用太陽能、沼氣等新能源替代木材和煤炭等原有的燃燒方式,幫助減輕污染;農作物秸稈也可以加以利用,應用于沼氣設備上,或作為家畜的飼料,減少處理麻煩。在農村的環境建設過程中,要注意村鎮環境的整體性以及文化性。我們不應刻意建立大規模的集中式公共綠地,可以利用周邊的地形地貌進行綠化,利用村鎮周圍的河流、森林等等,形成與自然環境緊密結合的農村風光。2.2農村公路。首先,為了進一步加強路面的寬度,道路系統應明顯地設置主干道和次干道;道路兩側應設置排水溝,根據當地降雨計算確定寬度和深度;村內道路應當低于院落住宅基地的標準高度,道路兩側應當保證暢通;在擁擠的地區,應該設置限速標志和速度障礙以確保行人的安全。其次,村鎮的主干道和次干道交叉區域內的建筑物等障礙物不應被阻塞,交叉口應盡可能正交。當需要斜交時,銳角應大于四十五度。最后,過境公路應避免穿越村鎮,如果避免不了,周邊建筑物必須按照有關規定,符合安全要求,并設置相應的安全設施標志。2.3農村排水。中國大多數村鎮沒有下水道或村級污水處理系統,通過農村排水工程的改造,可以實現雨水引污排水系統的建造。污水處理達標后,可通過引水通道進行排水或灌溉到農田之中。有條件的村鎮可以用管道收集生活污水,而雨水和輕微污染的一般污水可根據當地情況采用明渠或地下溝的形式進行排放。同時,在設置排水溝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地形因素,才能使排水溝的作用得到發揮。還應采用村鎮設置工程,通過統一的規劃考慮和設計,限制任意抬高宅基地的行為。
3新農村建設中村鎮規劃問題分析
3.1理論體系不健全,與環境保護觀念脫節。理論指導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保證,村鎮規劃需要村鎮建設理論、生態平衡理論等相關理論的支撐。從當前的村鎮規劃工作來看,部分規劃工作缺乏明確的指導理念,也沒有相對合理的指導體系,影響到了實際工作的進行[2]。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如、缺乏專業規劃人員、上級的行政命令阻礙、缺乏相應的資金等等,實際的村鎮規劃工作在許多時候只能處于從屬地位,隨機命令或者是條件的不成熟可能會造成規劃建設的失敗。有些地區甚至存在規劃觀念落后、規劃不合理等問題,不僅達不到規劃目標,甚至會引發群眾矛盾加劇、環境衛生狀況堪憂、安全缺失等等問題。在一些實際的建設過程中,由于農村建設的速度快于村鎮規劃理論的發展速度,還未能形成理論聯系實際的正常規劃體系。在當前的村鎮規劃過程中,我們主要采用總體規劃的形式來整體推進,但在實際建設中,由于各區域的條件不同,只進行總體規劃,不考慮各區域自身的實際情況,實則是不可行的。在進行規劃工作之前,調查結構是否真實很難說清,在規劃工作期間不僅沒有發揮環保作用,反而帶來了污染。因此,不同的規劃區域需要不同的理論指導,村鎮規劃建設還需要考慮環保需求。3.2管理不完善,管理意識淡薄。不少地方的村鎮規劃管理意識淡薄,非法建造、侵占土地等等問題在村鎮規劃中長期存在,如果這些問題沒有得到改善,就會引發巨大的沖突。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村級規劃建設管理部門沒有按照規定進行操作和協調,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規劃管理實施效果差,難以實現有效的監督管理工作。近年來,政府雖然頒布了相對統一的管理政策,但在實際的村鎮規劃工作中,管理人員、管理條例等方面沒有實質性的調整,不能保證村鎮規劃管理工作的整體性和規范性。3.3資源浪費嚴重,與土地規劃脫節。目前,資源浪費嚴重的問題極為突出,其主要現象之一就是非法占用問題。特別是在農村地區,由于各種經濟因素的影響,土地閑置越來越普遍,大片土地資源得不到利用,在村鎮規劃工作中,針對這部分土地進行再開發是提升其利用效率的關鍵[3]。該問題的存在阻礙了城鎮化進程,對新農村建設形成了不利形勢。村鎮規劃建設屬于行政主管部門帶頭引導的重要工作,土地規劃管理需要國土資源部門的參與。但是村級土地處于大量閑置的狀態下,不能有效地銜接村級規劃建設,也不能通過規劃管理部門實現節約土地的目標。由于規劃工作不到位,對土地的管理有所缺失,農村地區的合理用地越來越難以實現。此外,住房建設不能與村鎮的發展相結合,勢必會增加成本和規劃難度。
4新農村建設中解決村鎮規劃問題的相關對策
4.1加強管理,提高村鎮規劃效果。1)建立健全各級村鎮規劃管理機構。在增加村鎮規劃管理職能后,應增加相應的村鎮規劃與管理專業人員,因此也必須進一步加強規劃管理機構的建設。村鎮要逐步做好規劃和建設管理工作,鼓勵專業人員參與村鎮基層管理。鼓勵基層單位進行特殊管理,在職務晉升等人事政策上給予村鎮基層管理人員優惠待遇。2)要改進村鎮規劃收費基礎。村鎮收費標準通常由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為了提高收費標準的準確性和合理性,有必要實施詳細的市場調查和公眾調查,在遵照有關規定的基礎上根據實際調查情況制定相應的收費標準。不同地區、不同條件下的鄉鎮可以設定不同的收費標準,但要取得人們的認可,得到各方的一致贊同。同時,要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才能確保收費標準的實施和村民基本權益的實現。3)加強村級規劃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規劃管理水平。目前,我國大部分基層地區的規劃培訓尚未規范,對提高現有的規劃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制約作用。要盡快制定培訓計劃,定期、定量地將培訓制度化,分階段對實施村鎮規劃的鄉鎮干部以及助理人員進行培訓,通過加強培訓,進一步嚴格程序,提高他們的服務意識,提高村鎮規劃工作的效率。四是加強對違法工程的查處工作。各個規劃建設部門應該聯合起來,打擊違法占用農村土地進行工程建設的問題,可以依據工作職能劃分一定的工作重點,加強對農村土地的調查工作,關注土地再利用的狀況,加大查處違法工程的力度,并及時依法依規進行后續處理。4.2加強鄉鎮基礎設施建設。在村鎮規劃的過程中,基礎設施建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做好該方面的工作,才能吸引農村居民參與到村鎮規劃中來。村鎮規劃應針對當前亟待解決的基礎設施問題進行問卷調查,征求規劃區域居民的意見,實施更為合理的基礎設施規劃程序。因此,要提高道路建設等級,使其適于村鎮的發展,避免道路過寬和土地浪費,減少過境公路對村民生活的干擾。要抓好道路、住宅以及公共活動空間的綠化工作,為村民創造更加健康的居住和活動空間,提供相對完備的基礎設施和公共建筑服務,不斷改進村鎮設施建設。4.3遵循生態優先的規劃原則。在村鎮規劃工作中,可以對農民進行節能節電的相關宣傳,引導農民積極參與到節水節電的過程中,不斷改進農村的整體生活環境。因此,需要將農村的可持續發展作為村鎮規劃的總體目標,強調協調發展的理念,針對經濟發展與環境發展的協調問題做出規劃。村鎮規劃中需要堅持相關的環境保護理念,在實際的規劃工作中,要堅持生態優先規劃的原則,該方面的建設問題不容忽視。要突出生態思想,不斷促進村鎮生態環境的改善。此外,要重視農民宅基地的規劃與管理,在必要情況下可以對相關的建設用地進行控制,促進該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同時,可以利用已有的建筑物和基礎設施,合理安排鄉鎮現有的居住和公共服務設施,形成更加合理的環境利用布局。村鎮規劃應考慮環境的破壞問題,盡量減少該方面的影響,并在保證現有生態資源供給能力范圍內進行適當控制,在開展村鎮經濟活動的同時形成良性循環。4.4根據當地需要,進行分類指導。在規劃過程中要根據實際發展情況及時進行調整,任何超脫實際環境狀況進行規劃工作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依托地方環境特色和優越的資源優勢,可以擴大村鎮規劃建設的優勢,促進規劃過程中形成多模式多樣化的發展趨勢。根據當地需要,村鎮重點區域可以建設減弱項目,特別是加大扶貧力度,提高當地的發展能力。對于邊緣地區,也要加強經濟建設,確保整體水平得到統一的提高。在村鎮規劃過程中,政府要適當分散權力,地方發展必須立足本地實際,不斷增強自身的實力,在不改變大背景的前提下,可以鼓勵村鎮不斷快速發展。
5結束語
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村鎮規劃是建設先導,關系到新農村建設的全局。當前,村鎮發展建設規劃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現象[4]。必須采取相關的措施,處理好規劃問題,發揮規劃在整體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促進村鎮建設的不斷發展。作者簡介:盧沛昭,1987年生,男,助理工程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村鎮規劃與土地整治。
參考文獻
[1]王粟,鄭瀟蓉,劉賀,周熙,褚天驕.《村莊規劃用地分類指南》解讀[J].規劃師,2016,32(3):42-46.
[2]董巧平.加快村鎮建設的路徑探索[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8(1):67-69.
[3]鄭榮寶,鄭沃林,呂思敏.廣州市村鎮建設用地再開發的新思路與新途徑[J].規劃師,2016,32(5):87-90.
[4]戴爾阜,楊帆,汪曉帆等.村鎮建設用地再開發景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探討[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8(1):84-90.
作者:盧沛昭 單位: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
- 上一篇:電網調度主配網一體化建設研究
- 下一篇:城市配電網規劃設計與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