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層黨支部組織建設探析
時間:2022-12-03 08:31:29
導語:高?;鶎狱h支部組織建設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是培養優秀黨員的重要基地。高校基層黨委是高校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改革創新高?;鶎?a href="http://www.uv63h8.cn/lunwen/jsztlw/gxjslw/201912/711849.html" target="_blank">黨支部組織建設是高校黨務工作者的首要工作任務。新時代下,高?;鶎狱h支部組織建設存在黨支部凝聚力和戰斗力不強,黨支部組織建設教育管理監督有待完善,黨支部組織建設新技術運用技巧有待豐富等問題。針對存在的這些問題,提出積極構建黨建工作組織建設測評體系,創新方式加強高?;鶎狱h組織活動內涵,多渠道豐富基層黨支部組織活動方式的改革創新途徑。
[關鍵詞]黨支部組織建設;量化測評;協同發展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辦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這確立了高?;鶎狱h建工作的根本宗旨,高校作為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基地,也是培養優秀黨員的重要基地。高?;鶎狱h委是高校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改革創新高?;鶎狱h支部組織建設成為高校黨務工作者的首要工作任務。高?;鶎狱h委應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強化組織管理,創新方式方法,不斷務實高?;鶎狱h支部的凝聚力和活力。目前,各高?;鶎狱h建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如組織渙散、凝聚力不強等。
一、新時代下高?;鶎狱h支部組織建設的瓶頸
(一)高?;鶎狱h支部凝聚力和戰斗力有待加強。一方面,教師黨支部中存在以下幾種情況導致基層黨支部凝聚力和戰斗力薄弱:1.由于不需長期坐班,教師不能保證按期按量開展組織生活;2.教師研究方向受到國際化影響越來越大,思潮波動較為頻繁;3.“雙高”人才過度重視科研成果,理想信念模糊,受其他思潮影響巨大,信念容易產生動搖;4.教師黨支部委員多數是由年輕教師黨員或者資歷較淺的教師黨員擔任,不能有效激發“雙高”人才參與組織生活的積極性;5.黨支部委員更多是定位于服務層面,而非在統籌規劃層面來加強教師黨支部建設。另一方面,學生黨支部也存在如下幾個問題:1.黨員隊伍主要成員是95后,這是一群個性鮮明,崇尚自由,自我意識強的群體;2.學生黨員對于活動要求較高,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模式;3.學生黨支部委員換屆頻繁,不利于統籌規劃支部工作;4.學生黨支部發展黨員任務較重,在推優上不能保證公平公正,支部凝聚力和戰斗力較為薄弱。(二)高?;鶎狱h支部組織建設教育管理監督有待完善。目前,高?;鶎狱h支部組織建設中教育管理監督存在很大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黨員的理想信念模糊,非常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入黨動機不純,黨性修養不夠,根本不能夠起到模范帶頭作用。2.學生黨員不重視黨性修養,自身理論水平低下,重視業務而輕黨建,身在黨心不在黨。同時,學生黨員非常缺乏奉獻和服務意識,參加“”的時候總是以客人的身份參與,不能夠主動承擔責任;在生活和學習中,也不因自己是黨員而嚴格要求自己,甚至還帶頭違紀違規,更不要說起到先鋒模范作用。這些都反映出高?;鶎狱h支部對黨員的監督和教育是欠缺的,沒有形成系統的監督考察機制,而且培訓的概率也不高,外界干預比較少??梢?,高校對黨員的教育管理體系不健全,對黨員干部的監督也不夠規范和嚴格。(三)高校基層黨支部組織建設新技術運用技巧有待豐富。新時代下,高校基層黨支部建設逐漸從線下轉戰到線上,利用新媒體開展組織活動是新時代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因為一方面,高校學生黨員群體主要是95后,他們習慣用新媒體來進行溝通和交流,并且習慣使用新媒體特別是自媒體來獲取信息和知識;另一方面,新媒體在時間、空間上有無限的延展性,可以更好地解決黨支部活動因時間、空間的局限而導致的組織機構渙散等問題。但是在利用新技術開展高?;鶎狱h支部建設的過程當中,由于新媒體技術的不成熟或者是使用新媒體的黨務工作者對新媒體的知識儲備不足,導致新媒體在基層黨支部建設中有形而無神,其主要功能便是傳達文件精神和會議內容,缺少互動性、創新性,吸引力還遠遠不夠。同時,由于網絡信息的快速傳播和碎片化,信息傳播無法進行實時動態管控,每個黨員對于信息的處理方式各不相同,有些不良信息可能會影響黨員的價值觀。
二、新時代下高?;鶎狱h支部組織建設欠缺原因分析
(一)黨支部組織力度有待提高。高校基層黨支部組織力度不強,高校黨務工作者和黨支部委員的積極性不高。與行政部門不同,黨支部組織工作基本上都是由黨務工作者或者委員開展,他們更多的是服務于支部建設,例如統計黨員信息、組織召開“”等,未能高屋建瓴地統籌好黨支部,團體意識也較為薄弱。加上教工黨支部中以青年教師為主要工作人員,學生黨支部也基本上是教師黨員起主導作用,部分學生黨員干部起輔助作用,在開展黨支部活動時往往沒有發揮好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受到外在力量如行政職務、科研職稱等的影響較大。而且在開展基層黨組織生活的過程中,形式單一、內容枯燥等讓委員或黨務工作者疲于應付,有時候由于自身理論修養不強,委員或者黨務工作者不知如何更好地開展組織活動,這導致黨員不愿參加組織生活的情況時有發生。(二)黨支部組織活動內容單調。高校基層黨支部開展的組織生活活動形式單調,往往以會議、分享等形式進行,沒有能夠將創新納入其中,導致組織生活毫無吸引力。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往往過度重視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教學科研,許多教職工,特別是“雙高”人才對于黨建工作的開展并不是很積極主動,甚至存在一種抗拒的心理。在專業教師的帶領下,高校學生對于黨組織建設的認識也存在很多誤區,他們認為只要學習科研好,其他都不需要理會,就算是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也存在入黨動機不純的問題。(三)黨支部組織發展問題突出。入黨動機一直都是基層黨支部建設發展黨員的重要考察點,但是在考察發展對象的政治信仰和入黨動機時,黨務工作者往往會受到其學習和綜合能力的影響而認為發展對象較為符合條件,從而忽略其入黨動機。而且現在的黨務工作者由于自身素質能力的欠缺,也不能夠很好地評價他人的入黨動機。一旦成為預備黨員之后,黨支部在開展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發現考察對象入黨動機不純,也沒有任何懲戒措施。除了入黨動機不純之外,現在更多的非黨員教師和大學生對于入黨的積極性也降低了很多。特別是一些“雙高”人才,他們不愿意向黨組織靠攏,而學生因盲目崇拜專業教師以及對自身定位的不準確,其入黨的積極性也不是很高。這樣黨支部發展工作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方面,要提高發展黨員要求,不斷優中選優;另一方面,積極入黨的人員逐漸減少,只能在矮個子中挑選好的。(四)黨支部組織評價體系不全。高校基層黨建工作評價體系一直以來都不是很健全,特別是在新時代下,信息更加多元化,各種思潮席卷而來,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的沖突也越發凸顯。在這種情況下,高校黨員的政治信仰和行為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有的評價方式更多體現在個人自評、黨員互評、民主測評、組織測評等層面,沒有一個量化的測評體系,主要還是依靠主觀判斷,不具備科學性和真實性。而且在主觀評價過程中往往摻雜了其他影響因素,這使得評價更加不具備可參考性。召開民主生活會往往也是進行主觀上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未能夠量化評分,沒有具體的數據作為支撐材料,這樣的評價結果顯得非常沒有成效;而且由于不是量化標準,僅僅有不合格、合格、優秀等大類型等次,這不能有效拉開黨員彼此之間的距離。
三、高?;鶎狱h支部組織建設改革創新途徑
(一)積極構建黨建工作組織建設測評體系。2017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要求要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評價體系,研究制定內容全面、指標合理、方法科學的評價體系,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因此,在進行構建黨建工作測評體系中要考慮以下幾點:1.將高?;鶎狱h支部的特殊性和所有基層黨支部的統一性結合,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測評體系;2.注重過程和結果,而不能僅僅考慮結果而不注重過程,更不能重過程而輕結果;3.測評體系盡量以量化的形式展現出來,在一個總指標下面設立眾多分指標,同時盡量不要將分指標重疊,可以就組織保障、制度保障、經費保障、黨組織作用發揮、黨員作用發揮、發展黨員、黨員管理、教育培養等方面進行細化分解,然后進行量化打分;4.測評體系應該成為一個系統化、量化的過程和結果呈現,具有連續性和可操作性,如形成測評網站,每自然年度進行考評,讓每個黨員能夠通過量化的測評體系全面了解自身的優勢和不足。(二)創新方式加強高?;鶎狱h組織活動內涵。以往高校黨建工作與育人工作往往走的是兩條平行線,一部分管理人員從事黨建工作的開展,一部分教學人員從事人才培養和科研管理等。高校經常會存在“重科研,輕黨建”的情況,應創新方式采用“導師制”教育模式,科學地融合黨建工作和育人工作?!皩熤啤辈粌H僅是一種教育制度,更是一種人文關懷的體現,目的是讓在校生步入大學之后有專門的導師為他們的學習和工作做一個全方位的規劃和指導。導師不僅僅要關心他們的學習,更應該關注他們的思想和信仰。“導師制”教育模式能有效加強教育和黨建工作之間的磨合,更好地開展黨建工作。如:1.開展以教學研討、主題交流、育人成果展示等形式的黨日活動,將黨建工作和專業學習有效連接起來,在科研工作中體現出黨建活動,讓黨建活動因科研的加入更加貼近實際,一舉兩得。2.不斷加強導師的政治素養和科研水平,通過學生情況折射出該導師的黨員模范作用,形成良好的黨員模范作用,讓更多的大學生、知識分子對于黨組織的認識更加全面。同時,可以將導師模范作用作為測評體系中的一個量化指標,讓黨員模范作用在測評體系中有所體現。3.形成導師團隊,這樣不僅可以進行專業研討,同時還能將黨員團隊建設更加緊密地與高級人才聚集在一起,將黨建工作融入學習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樣可以按照要求如期完成“”的工作要求,同時創新地將黨員模范作用發揮到極致,讓更多的群眾了解到黨員模范在身邊的良性互動效應。(三)多渠道豐富基層黨支部組織活動方式。黨支部建設過程中常會面臨組織生活過于單調,凝聚力和戰斗力不足的問題,可多渠道豐富基層黨支部活動,同時創新工作方式方法。1.邀請一些德高望重、德才兼備的師生黨員組建一個宣講團,這樣不僅可以宣傳最新文件精神和理念,以專題形式學習黨史、革命傳統和黨章,同時還可以將專業融入其中,從而進行思想理論和實踐學習的有效融合,讓組織活動更具吸引力。2.以實踐的方式開展基層黨支部活動,以往“”都定義為會議形式,偶爾會有一些討論,但是因為內容的固定性和嚴肅性,討論的程度不會太激烈。若將“”以實踐教學的方式展現,如“重走紅軍路”“細品革命情”等實踐教學,在實踐過程中重溫革命歷史,堅定理想信仰,這比單純地說教更加有效果。而且在實踐過程中,場所的不固定性和開放性能夠激發參會人員的積極性和表達欲望,讓他們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3.采取線上線下同步開展組織生活會?;ヂ摼W時代,不僅僅是95后的大學生,高校教師在科研授課等方面也離不開互聯網,采取線上形式開展組織生活會是必然的趨勢。但是考慮到目前線上形式較為單一的特點,在設計線上平臺的時候應該考慮內容的豐富性和時效性(如圖1),每一個黨員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了解,并搭建QQ、微信群,將所學所思進行溝通交流,這能有效地解決教師或學生黨員時間、空間很難集中的問題。四、結語總之,黨建改革創新需要立行立改,在不斷完善細化評價體系的基礎上,創新方式豐富基層黨組織活動內涵,特別是采用多媒體技術,多渠道擴展基層黨組織生活方式,進而反哺到評價體系當中,形成一個循環系統,理論加實踐不斷完善高?;鶎狱h支部組織建設改革創新。
作者:黃燕 單位:南寧師范大學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
- 上一篇:民辦高?;鶎狱h務工作建設與創新研究
- 下一篇:廣播電視新聞記者如何實現角色轉變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