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新聞記者如何實現角色轉變

時間:2022-12-03 08:33:18

導語:廣播電視新聞記者如何實現角色轉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播電視新聞記者如何實現角色轉變

摘要:在融媒體時代的今天,新聞資訊與人們的生活更加密切相關了。基層廣播電視新聞記者新聞現場第一見證人,肩負著新聞線索挖掘、現場采訪和整理報道等重要任務。因此新聞記者及時轉變角色對于提高新聞真實性和社會效應具有很大的作用。為此本文通過深入研究分析提出了基層新聞記者實現角色轉變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媒體;新聞;記者;角色

融媒體時代基層廣播電視新聞記者,需要在第一時間內到達現場與新聞當事人面對面地溝通。并且在新聞采訪中需要提前進入現場角色,尤其在融媒體時代,更需要迅速轉變角色關注采訪目標,圍繞既定目標展開體現個性思維和價值觀念的有效交流。在現場采訪中,廣播電視記者要根據采訪目標需求,主動進入角色狀態,深入現場精準獲取想要的信息內容,為新聞現場材料的搜集整理提供關鍵材料。

一、融媒體時代下在新聞現場采訪中存在的問題

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現場往往會出現很多不確定性,采訪對象的心理特征和價值取向又存在明顯差異,因此都會對現場采訪效果產生很多不確定因素。新聞現場采訪對象通常都是不熟悉的當事人,對當事人的知識結構和生活習慣性格特點都缺乏深入了解,只能憑借主管性的心理判斷來推測受采訪者的內心想法,從而由于語言溝通不暢產生一些難以預料的尷尬現象,因此很難獲得真實有價值的新聞材料。因此基層廣播電視新聞記者要充分依托融媒體時代背景特點,善于轉變自身角色,積極融入新聞現場的調控和引導之中。從而促進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和社會影響的提高。

二、提高面對突發事件時的融入能力

融媒體時代,新聞信息的傳播速度更快,傳播渠道也變得更加多元。近年來新聞媒體事業快速發展,對于社會上突發事件的報道速度越來越快,方式也越來越多。因此對新聞記者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確保突發事件報道具有真實性和準確性,需要采訪者具有良好的現場事態角色協調和應變能力。新聞記者是新聞突發事件現場的第一經歷者和見證人,要在第一時間到達突發事件現場,向外界傳遞現場信息,引導正確輿論。因此新聞記者在突發事件現場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維護現場群眾情緒,確保救援物資順利運達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突發新聞事件與普通新聞事件相比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一般是在毫無預料中發生的,因此對新聞記者的現場應對能力帶來很大挑戰。新聞記者要想把整個突發新聞事件報道得順利圓滿,就必須努力提高新聞現場的融入能力。因此新聞記者在現場采訪中,要做好角色定位,并時刻關注當事人的情緒變化,避免被采訪者因為問題敏感而產生焦慮,不配合現象發生。如果記者采訪現場不能控制好自己情緒,很容易出現泄漏個人隱私或者政策信息誤導嚴重問題。從而使雙方形成感情溝通障礙,難以實現理想采訪效果。因此基層廣播電視記者加強自身技能錘煉,善于處理好自身角色,提高與新聞當事人現場溝通技巧,增強場面的融入能力。并及時地轉變自身角色,通過有效現場控制和語言溝通,真正實現坦誠交流、和諧融洽,從而實現良好采訪的效果。

三、提高現場觀察及語言傳遞能力

在突發事件降臨時,人們通常會表現驚慌失措、情緒失控,從而造成現場混亂。為確保新聞事件報道的真實性和及時性,新聞記者需要第一時間到達突發事件現場,占據最佳觀察采訪角度,迅速及時地展開調查采訪工作。尤其在突發事件現場混亂甚至失控情況下,更需要新聞記者具備良好心理素質,充分運用各種感官迅速進入角色,全面及時掌握事件現場細節特點,并進行有效控制,避免事態向不好方向發展。這就需要新聞記者具有極強的現場觀察判斷能力,及時有效處理好群眾對現場局面的干擾。如果現象局面控制不好,就會對調查采訪的語言交流帶來不利影響。新聞記者只有迅速準確捕捉現場真實瞬間,才能形成具有真實性、生動性和形象性的新聞素材。此外,新聞記者往往會遇到突發事件采訪中,器材準備不充分問題。這時就需要記者運用口語進行現場的溝通交流,同時也對記者新聞現場語言的生動性、準確性和自然性提出更高要求。在突發的事件現場,新聞記者不但要用語言生動形象地描述事件現場,還要設法緩和現場的緊張氣氛,使突發事件現場既具有一定緊張感,還要有效避免出現群眾緊張慌亂的局面。因此,新聞記者熟練掌握流利普通話,并具備良好知識文化素養,對于突發事件的新聞采訪報道更具促進意義。通常突發新聞事件具有一定不可預測性,特別是一些大的災難性事件的時間、地點以及破損程度更是難以估測。通常災難性突發事件的指揮系統的保密性都非常強,特別是在災難事件發生原因沒有調查清楚之前,當事方對現場采訪調查往往存在很強的抵觸心理。有的事故現場為了保證救援效果甚至出現禁止新聞記者現場采訪的現象,這就為新聞記者現場采訪增加了難度。由于新聞記者擔負著把真實事件新聞現場信息,第一時間傳遞給社會的職責,因此面對采訪中出現的現實困難,就要堅定信心和勇氣充分施展溝通協調能力設法進入事件第一現場,與事故救援人員和事故處理職責部門進行溝通,及時掌握事件的真實進展和救援過程。因此需要新聞記者在平時多次新聞報道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提高事件現場協調能力。特別在特定區域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時,就會出現公安、消防、急救多家部門聯合現場救援現象。此時為占據最佳采訪報道位置,新聞記者就要與上述救援機構保持順暢良好溝通,使新聞報道更具有真實性和全面性。正因為突發事件具有不可預測特點,更容易受到社會的強烈關注。所以需要新聞記者在具體工作中要從實際角度出發,不斷積累總結實戰經驗,提高專業技能和現場角色轉變能力,從確保新聞事件報道的真實性和全面性。

四、做好新聞采訪前的心理準備工作

新聞采訪過程必然會遇到難以預料的問題,要想獲取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就需要與當事人展開藝術性的溝通,從不同渠道獲取到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因此記者在進行相關問題采訪前就要做充足的查詢和了解。對涉及的知識內容做好提前了解,對于容易出現的現場溝通障礙做好預判,并要設法提高新聞的質量和引發社會深層次的思考。不斷提高在突發事件新聞現場采訪中能第一時間捕捉到關鍵當事人,并迅速展開對話交流的技能。只有這樣才能牢牢掌握采訪過程的主動權,達到理想采訪效果。

五、調整角色,把握采訪過程的情感傾向

新聞記者要明確現場采訪其實就是與被采訪當事人平等對話溝通的過程。因此在采訪中不能出現因為受個人情感色彩傾向,而影響現象問題客觀公正評論的問題。新聞記者要最大限度地對本采訪人保持理解和尊重,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采訪過程深入實效。新聞記者在現場與當事人交流時要保持親切友好的態度,盡量營造出和諧自然的溝通氛圍。尤其要注意提問方式的分寸把握,現場提問要避免主觀化,要留心觀察被采訪人的情緒變化,采取容易接受的提問形式進行溝通交流,從而使當事人很自然地融入設計的對話程序中,進而實現良好采訪效果。尤其在涉及敏感話題交流過程中,要注意提問語氣的委婉和表情的自然保持。通過循序漸進方式設法觸動被采訪者內心,挖掘到事件的深刻背景,從而形成有價值、有深度的新聞素材。

六、結語

融媒體時代下基層廣播電視新聞記者工作更具特殊性,因此會出現很多難以預測現實問題。基層記者只有在工作實踐中,及時轉變角色,不斷錘煉業務技能,提升現場與人溝通技巧才能更好地提高新聞質量,高效圓滿完成采訪任務。

參考文獻:

[1]吳俊鋒.電視新聞專題采訪技巧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8.

[2]江小靜.新聞性周刊如何在新媒體環境下轉型——《新民周刊》“整合工程”的探索與實踐[J].新聞記者,2013.

[3]張茂.基于媒體融合的電視新聞記者角色轉變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9(2).

[4]吳萬紅.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面臨的困境與突破[J].新聞研究導刊,2017(14):157+222.

[5]楊震華.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記者面臨的挑戰與突破[J].新聞傳播,2018(19).

作者:滿都爾娃 單位:額濟納旗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