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專業實踐教學建設探索
時間:2022-09-07 08:17:00
導語:機械專業實踐教學建設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強化工程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工科院校機械專業教學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工科院校機械專業借助實踐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深入理解課堂所學知識,而且能夠有效培養學生探索與創新精神。工科院校機械專業借助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設計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關鍵詞】創新能力;機械專業;實踐教學
國家實施工程教育的目的,不僅是要培養具備工程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及應用能力的人才,而且所培養的人才應具有科研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同時,強化工程創新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工科院校機械專業教學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在此背景下,工科院校機械專業教學不僅要夯實原有實踐性教學基礎,而且更應該實施具有開拓與創新性的教學改革與建設,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思維及能力。
1工程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分析
工科院校機械專業借助實踐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深入理解課堂所學知識,而且能夠有效培養學生探索與創新精神。同時,實踐教學不僅要具有系統性與邏輯性,而且也應符合人的心理認知發展規律。1.1實踐教學的功能。首先,借助實踐教學對學到的理論知識中的現象及規律予以驗證;掌握相關實驗設備的操作方法及技巧。其次,借助實踐教學,讓學生對相關專業知識的概念及應用有更深刻的理解與認識。第三,借助課程設計及畢業設計等教學環節,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實踐教學不僅要體現其輔助課堂教學的基本功能,而且也應培養學生的工程創新能力。同時,實踐教學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對學生的創新意識、思維及能力予以科學激發、培養及鍛煉。1.2實踐教學的頂層設計分析。工科院校機械專業借助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設計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相關工科院校已經將創新培養,作為其實踐教學改革的主導思想,并且已經對如何強化工程創新能力培養做了準備:不僅將知識學習、工程應用以及創新實踐三者予以有機結合,而且將實踐教學與科研項目及科技競賽有機聯系起來,進而對學生工程創新能力予以合理培養。同時,工科院校機械專業又從下列幾個方面進行教學建設與改革。首先,課程建設。工科院校依據學生在不同階段應具備相應的知識為原則,對創新實踐課程進行了科學設置。在大學一年級與二年級階段,學校有意識的對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思維予以培養。在大學三年級、四年級階段,對學生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予以培養,進而使學生養成創新思維的習慣。院校合理的將教師科研成果轉化為選修課程,并科學的將學生選修成績作為一項畢業考核內容。這樣,學生可以依據自身實際情況,對相關創新課程進行合理選擇,那么學生解決工程問題的創新思維就能夠得到有效培養。同時,學生在大學二年級學習結束后,就基本具備了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學校借助綜合實驗課程的開設,不僅能夠最大限度為學生提供創意空間,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研究與分析的能力,進而使學生工程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完善。其次,教學方法改革。如何借助有效的教學方式與方法,使學生能在最短時間內掌握相關教學內容,并使其形成一定技能,是工科院校的最終教學目的。然而,工科院校教師應依據自身特長,對相關教學方法予以分析,才能夠在實際教學設計中應用科學的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方法的科學實施。相關學者通過研究與實踐認為,機械設計類專業課程應借助情景、實踐類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能夠有效培養學生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借助創意式實踐教學設計,對限定式“手把手”教學模式予以改變,讓學生對實現學習目標的各種方案進行有機選擇。院校還可以借助學生資助設計實驗目標,讓學生能夠有足夠的創意設計機會與空間,能夠最大程度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以及創新設計能力。第三,教學平臺建設。工科院校只有為學生提供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環境條件,學生創新設計以及科研開發等能力,才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創建的機械加工準現場,精選相關制造企業完整、典型的實際產品,然后結合課程具體內容進行合理分析與整理,進而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實用性的教學內容。同時,教師對準現場內容予以科學合理的設計,有機融入工程的錯誤或失敗設計,使其能夠最大程度培養學生的判斷與分析能力,培養學生探究與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借助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發揮專業教師科研與工程能力。院校依據學生學習的不同層次及學習階段特點,運用與其能力發展相適應的實驗設備進行教學,進而激發學生的探索和學習興趣。相關院校機械專業對創業教育實踐中心予以創新,進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思維以及創新設計能力。
2教學應用過程與效果分析
在我國,機械設計專業的相關院校經過對教學過程的不斷完善,在提高學生創新意識、思維以及能力等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學生在課程設計過程中,不再對已有圖冊過分依賴,已經能夠主動進行創新設計,從根本上提高了自身創新設計能力,設計質量與效率也得到顯著提升。相關院校通過一系列的創新教育,有效激發了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同時,相關教學資源的推廣與使用,也有效提高了學生結構設計與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3結語
工科院校在強化工程創新能力培養過程中,只有在教學實踐中有機融入科技創新活動,將學生專業學習與工程實踐予以合理結合,才能夠最大程度提高學生創新意識、思維及能力。將“準現場”教學模式科學引進實踐教學之中,能夠有效培養學生洞察問題、敢于質疑的能力。同時,工科院校借助開展科技創新活動,也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創新設計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麗娟,劉勇健,吳炎海,朱江,郭永昌,劉鋒,鐘根全.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土木工程實踐教學體系[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34(04):169-173.
[2]郭亞利,馮輝宗,穆仁龍,張鵬.以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07):337-339+346.
[3]劉永平,李濤,吳愛梅,戴寶林,王發虎,王德.機械類專業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方式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05):86-87.
作者:蘆丹 單位:湖北工程職業學院
- 上一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排查報告
- 下一篇: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現狀與對策